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充分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在富民强省中的带动作用
充分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在富民强省中的带动作用
凡是没有进行产权制度改革的大而盈、大而亏企业,要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的要求,坚持从实际出发,因企制宜,加快改革进度。
经济效益好、有发展前景的企业,要着力进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造,改成股份有限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通过法人参股、职工购股、外资嫁接、公开出售、上市融资等方式实施整体改制,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
既要运用农业高新技术和资金投入深度开发农业资源,又要运用先进的经营管理方式改造传统农产品的生产经营,培育新兴产业,促进农业产业升级。
现有的龙头企业也要加快产品开发力度,努力向产前、产后延伸。
加大外向开拓力度,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也是延伸产业链的一个重要方面。
龙头企业要进一步树立市场化和全球化的观念,以加入世贸组织为契机,在外向化上有新的拓展。
对资产优质、经营良好的企业,应积极组建规范的股份有限公司,规范改制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使改制过程变为创造上市条件的过程,争取早日上市。
二进一步转换企业内部经营机制。
一是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法人治理结构。
股东大会或股东会、董事会、总经理和监事会要各司其职,规范运作。
二是加快形成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经营机制。
充分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在富民强省中的带动作用
充分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在富民强省中的带动作用
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扶持农业产业化就是扶持农业,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
指明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及龙头企业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近几年来,我省以农业产业升级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重点围绕优势产业,着力扶持和培育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取得了明显成效。
大力发展农业产前、产后服务,延伸农业产业链,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重要任务。
龙头企业要成为农业主导产业的积极引导者和培育者。
兴办龙头企业要与培育农业主导产业有机地结合起来。
今后,兴办龙头企业时,要克服过去那种仅以资源状况作为决策依据的做法,而是要综合考虑市场、人才、技术、资金、资源等各方面的因素来确定主导产业。
对债务沉重的企业,可以在落实好金融债务的前提下进行分块改制,采取联大靠强、引外靠优、由大变小、建新租旧以及破产、拍卖、兼并等多种方式,盘活存量资产。
列入省考核的家龙头企业必须在今年内基本完成股份制改造。
要调整龙头企业的股权结构,鼓励企业经营者持大股和企业法人持大股。
要处理好集体、经营者和职工的利益,调动投资者、经营者和劳动者等多方面的积极性。
龙头企业规模逐步壮大,与基地和农户的联结日趋紧密,带动能力不断提高。
年,全省家省级龙头企业中,销售收入超过亿元的有家,亿元以上的有家,亿元以上的有家,亿元以上的有家。
有自营进出口权的龙头企业达到了家。
龙头企业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延长了农业产业链,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我省的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虽然取得了较快发展,但是,与先进省份相比,与农业进入新阶段后的形势要求相比,与加入世பைடு நூலகம்组织后的激烈竞争相比,都还有较大差距。
二、以壮大规模和增强带动力为重点,做强做大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
今后一个时期,我省要以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主线,以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根本出发点,通过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科技创新,重点培育一批有市场竞争优势和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
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力求取得新的工作成效
一加大产业开发力度,在农业产业链上有新的延伸。
三放手发展私营个体龙头企业。
要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私营个体经济的意见》精神,按照放心、放胆、放手、放开、放宽、放活的方针,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把发展私营个体龙头企业作为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工作来抓。
已经转制的各类企业,要广开门路、创新办法,大力吸纳民间资本。
三要加快推进资本经营。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因地制宜,宜大则大,宜专则专,加强资产重组与资本经营。
我省近年来龙头企业的上市工作进展缓慢,到目前为止龙头企业上市的只有家。
经过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我省目前已形成了一批具有上市实力和潜力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省有关部门要尽快制定全省龙头企业的上市规划,分阶段、分层次推进龙头企业上市。
二要深化中小企业改革。
加快对产权不规范的股份合作制企业进行二次改革,鼓励和引导其向规范的公司制企业或合伙、独资企业转化。
资本结构过于分散的企业,要通过合法程序推进股权流动,提高企业经营者和经营层持股比例。
龙头企业一般不要求国有、集体资本占控股地位。
已经改制但国有、集体资产仍占绝对控股地位的,要进一步调整股权结构,把国有、集体股的比重降下来。
要大力引进国外资本、优良品种、先进技术、管理方法和人才,转变生产经营方式,建立健全国际市场营销体系和网络,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营销活动,积极开拓多元化国际市场,扩大产品出口。
帮助龙头企业搞好招商引资工作,改善招商环境和方式,多种形式扩大招商。
按照产权清晰、权责分明、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转换企业经营机制。
三是深化劳动用工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
建立和完善劳动合同制度,结合改制,全面实行以岗定薪、岗变薪变的职工工资分配形式。
四是加快企业管理创新的步伐。
小企业要按照先进、准确、齐全、配套、接轨的原则,对照标准,提高基础管理水平。
大中型企业要建立和健全质量、营销、财务、现场、安全等专项管理体系,不断提高专项管理水平。
尚未转制的企业要把转制与吸纳民间和社会资本结合起来。
要积极鼓励民间资本兴办新的私营龙头企业。
现在,地区性生产要素转移呈现出加快的趋势,广东、浙江一些地区的民间资本正在向北部市场腹地转移。
苏中、苏北要抓住这一机遇,更加重视引进外地私人资本兴办或联办私营企业。
降低农村私营个体企业准入门槛,取消一切歧视和不合理的限制,创造公平竞争的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
必须加大引导和扶持力度,促进龙头企业不断壮大。
一、加大改革力度,在体制、机制创新上有新的突破
从近几年我省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发展实践来看,凡是注重体制创新、机制创新的龙头企业,活力都很大,后劲也很足,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反之,企业发展就不会快,甚至陷入困境。
一加快推进产权制度改革。
一要加快大中型龙头企业的改革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