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医用电子仪器分析与维护_第3章_心电图机
医用电子仪器分析与维护_第3章_心电图机
需要的时间,正常人最高不超过0.10s。
15
5. T波
形态:圆钝,升支缓慢、较长,降支陡而短。
方向:与QRS波群的主波方向一致。
电压:R波为主的导联中,不低于同导联R波的1/10。
代表心室激动后复原时所产生的电位影响
16
6. QT间期
从Q波开始到T波结束的时间,代表心室去极化
aVL
aVF
35
36
5.单极胸导联
探查电极安放在前胸壁上的六个固定位置将心 电信号送入放大器正输入端,参考电极(威尔 逊中心端)接放大器负输入端的导联方式称为 胸导联。
37
V1:胸骨右缘第4肋间
V2:胸骨左缘第4肋间
V3:V2与V4连线的中点 V4:左锁骨中线与第5肋间相交处 V5:左腋前线V4水平处 V6:左腋中线V4水平处
和复极化总共经历的时间。
QT间期与心率有关,心率越慢则越长。 心率为60~100次/min时, QT间期的正常范围
为0.32s~0.44s。
17
7. U波
在心前区导联易见,尤其V3导联。 方向与T波基本一致,振幅很小。
可能是反映心肌激动后电位与时间的变化,人们对它的认识 仍在探讨之中
要求:
高输入阻抗
高共模抑制比
低零点漂移 低噪声 宽的线性范围
54
1、心电图机的结构 ---放大部分 B)、中间放大器:直流放大器
由多级直流电压放大器组成; 采用差分式放大电路; 包含隔离电路,辅助电路(如增益调节、闭锁
电路、50Hz干扰和肌电干扰抑制电路等)。
55
1、心电图机的结构 ---放大部分
心肌细胞的电激动过程:极化、除极和复极
5
第一节 心电图基础
6
第一节 心电图基础
一、心电图产生的机理
窦房结 结间束 房室结 希氏束 左、右束支 浦氏纤维 心室肌细胞
7
第一节 心电图基础
心 电 图:
心电图反映的就是兴奋由心房到心室的传导的时 间先后顺序及相应的兴奋强度。
8
第一节 心电图基础
什么是心电图?
波信号,记录纸上就应该描记出10mm的矩形波。
57
1、心电图机的结构 ---放大部分
辅助电路
E)、时间常数电路
RC滤波网络,消除了极化电压对后级电路的影响。
“隔直”,将极化电压在前置放大器输出端滤除;
截止频率取决于充放电的时间常数.
58
第二节 心电图机基础
1、心电图机的结构 ---记录部分 记录部分
65
三、心电图机的主要性能参数
灵敏度检测方法:
导联选择开关置于“TEST”
灵敏度开关置于“1”
工作开关置于“CHECK” 利用1mV的定标电压打出矩形波。 幅度为10mm
66
பைடு நூலகம்
三、心电图机的主要性能参数
C)过压保护
过压保护电路分:
高压保护电路;
中压保护电路;
低压保护电路 。
50
1、心电图机的结构 ---输入部分 D)高频滤波器 用RC低通滤波电路组成高频滤波器,截止频率选 为10kHZ左右, 滤去不需要的高频信号(如电器、电焊的火花发出
的电磁波)。
51
1、心电图机的结构 ---输入部分 E)缓冲放大器
PR段是从P波终点至QRS波起点之间的线段。
反映心房复极过程及房室结、希氏束、束支的
电活动。
13
3. PR间期(PR interval )
PR间期包括P波和PR段。 反映从心房开始除极至心室开始除极的时间。
14
4、QRS波群
反映左、右心室的电激动过程,称QRS波群的 宽度为QRS时限,代表全部心室肌激动过程所
C)功率放大器:驱动放大器
放大功率;
有足够的电流去推动记录器工作。
56
1、心电图机的结构 ---放大部分
辅助电路
D)、1mV定标信号发生器
定标
为了衡量描记的心电图波形幅度,校准心电图机的灵 敏度,通常需要给前置放大器的输入端输入1mV的矩形 波信号。校准机器灵敏度的过程称为定标。
如,心电图机的灵敏度为10mm/mV时,输入1mV矩形
电源部分
45
第二节 心电图机基础
1).输入部分
电极、 导联线
滤波、保护电路
导联选择器
输入缓冲放大
47
第二节 心电图机基础
1、心电图机的结构 ---输入部分 A)、导联线
10根导联线,用于获取心电信号; 屏蔽线,屏蔽层接地; 芯线与屏蔽线存在100pF/m分布电容; 导联线颜色有统一标准
48
提高电路的输入阻抗, 减少心电信号衰减和匹配失真。 电压跟随器
52
第二节 心电图机基础
1、心电图机的结构 ---放大部分
前置放大器 中间放大器 功率放大器 辅助电路 1mV定标信号发生器 起搏脉冲抑制器 时间常数电路
放 大 部 分
高频滤波电路
50Hz滤波电路
53
第二节 心电图机基础
1、心电图机的结构 ---放大部分 A)前置放大器:有限度放大。
21
第一节 心电图基础
2、导联 标准导联的理论基础—Einthoven(爱因霍文)原理:
1)人体的左肩、右肩及臀部三点与心脏距离相等,构成 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心脏产生的电流均匀地传播于体 腔,四肢仅作为导体,肢体上任何一点的电位等于该肢体 与体腔连接处的电位。 2)等边三角形的中心为心脏,并与三角形在同一平面上。 3)体腔是一个均匀导电的、较大的球形容积导体。心脏 的电活动过程为一对电偶,位于容积导体中央,其偶极矩 的方向斜向。
第三章 心电图机
心电图基础
心电图机基础 典型心电图机分析
心电图机定期检查与维护
1
第一节 心电图基础
1.静息状态
静息电位就是k+离子的平衡电位
扩散力
电场力
2
第一节 心电图基础
2、动作电位 1)除极化过程
3
第一节 心电图基础
2).复极化
恢复至极化状态
4
第一节 心电图基础
细胞动作电位过程
1、心电图机的结构 ---走纸部分
走纸部分
带动记录纸并使它沿着一个方向做匀速运动的
机构称为走纸传动装置,它包括电机与减速装
置及齿轮传动机构。
走纸速度规定为25mm/s和50mm/s两种。
61
第二节 心电图机基础
1、心电图机的结构 ---控制部分 用微处理器负责整机各部分电路的控制,如信
号采集、放大、A/D变换、存储、分析、显示、
探测心脏某一局部区域电位变化时,用一个电极安放在靠 近心脏的胸壁上(叫作探查电极),另一个电极放置在远 离心脏的肢体上(称为参考电极),探查电极所在部位电 位的变化即为心脏局部电位的变化。 使参考电极在测量中始终保持为零电位。
29
单极理论 ------威尔逊中心端
首先由威尔逊(Wilson)提出在三个肢体上各 串联一只5kΩ的电阻(可在5~300kΩ之间选, 称为平衡电阻),使三个肢端与心脏间的电阻 数值互相接近,因而把它们连接起来获得一个 接近零值的电极电位端,称它为Wilson中心电 端.
30
单极理论 ------威尔逊中心端
31
单极肢体导联
中心端
32
33
4.加压单极肢体导联
在单极导联基础上,当记录某一肢体单极导联心
电波形时,将该肢体与中心电端之间所接的平衡 电阻断开,改进成增加电压幅度的导联形式,称
为单极皮肤加压导联,简称加压导联。
34
加压单极肢体导联的连接方式
aVR
22
第一节 心电图基础
2、导联
理论基础
23
爱因霍文三角形示意图
第一节 心电图基础
导联(lead)
将记录心电图时电极在体表的放置位置及电 极与放大器的连接方式称为心电图导联。
24
国际标准十二导联体系
目前国际上广泛采用:
六个肢体导联:
I、II、III(1903年,Einthoven发明)
1、心电图机的结构 ---输入部分 B)、导联选择器
单导心电图机同时只能记录一个导联的心电信号, 因此需要有一个装置对人体上放置的10个电极进行组 合,构成需要的国际标准十二导联,这个装置就是导 联选择器。 按顺序选择 手动选择:波段开关或琴键式 自动选择
49
1、心电图机的结构 ---输入部分
18
8、S-T段
从QRS复合波的终点到T波起点的一段,代表心室肌复 正常人的S-T段是接近基线的,与基线间的距离一般
极化缓慢进行的阶段。
不超过0.05mm。
19
第一节 心电图基础
PR段:心房复极及传 导途径电活动
20
第一节 心电图基础
三、心电图导联
1.电极
电极是从人体取得心电信号的敏感元件。
43
第二节 心电图机基础
二、心电图机的分类及基本结构 心电图机分类 按结构和功能分
单道心电图机 多道心电图机:三道、六道、十二道 交流型心电图机 交、直流二用型心电图机 浮地式心电图机 遥测心电图机 胎儿心电图机 高频心电图机
44
第二节 心电图机基础
心电图机的基本结构
输入部分 放大部分 记录部分 走纸部分
爱因霍文获得生
理学及医学诺贝 尔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