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五章 跨国并购与战略联盟

第五章 跨国并购与战略联盟


跨国兼并与跨国收购异同
法律形式上不同: 兼并——合并为一个法人。 收购——仅改变被收购企业的产权归属或经营
管理权属。 经济意义上相同:
都是市场力量、市场份额和市场结构发生了变 化,企业产权和经营管理权最终都是被一个法人所 控制。
二、跨国并购的类型
(一)按并购双方产业的联系划分:横向、纵向和混合。 (二)按并购是否取得目标公司的同意划分:友好、敌意。 (三)按并购的支付方式划分:现金、股票互换和债券互换。 (四)按并购策略模式划分,并购可分为杠杠收购和管理层收购。
(一)按并购双方产业的联系划分
2. 纵向并购:处于生产同一产品的不同生产阶的企业之间的并购。 后向并购:并购的是向其提供投入要素或原材料的企业; 前向并购:并购的是最终生产和销售企业。 20世纪20年代第二次世界并购浪潮的主要形式 。 原因: 第一,减少交易费用,取得市场交易内部化效益。 第二,技术上的经济性。 第三,保证生产要素供应和产品市场。 第四,避免政府干预。
三、跨国并购的历史演进
组合经济性:企业在一定规模下,按一定数量和品种组合生产不同产 品所带来的成本优势。
组合经济性来源于:投入品具有多种经济用途且是不可分割的,如石 油等;生产设备具有多功能性;企业的无形资产
(如商标)等可为不同产品所利用。 纯混合型:对所生产的产品与本企业产品没有任何关系的目标企业。
多角化经营,增强抗风险的能力。
两种:跨国兼并与跨国收购
1. 跨国兼并: 当地和国外企业的资产及业务 并入一家新的法人实体或并入现存企业。
(1)创立合并: 当地企业和外国企业合并,另 外成立一家新公司,成为新的法人实体。
A+B=C。
(2)吸收合并:当地企业和外国企业合并, 其中一家公司吸收了其它公司而成为续
存公司的合并形式。A+B = A(B)。
3.债券互换并购:增加发行并购公司的债券,用以 替代被并购公司的债券,使被并 购公司的债务转换到并购公司。
(四)按并购策略模式划分
1.杠杆收购:简称LBO(Leverage Buyout), 收购企业在银行贷款 或在金融市场融资的情况下所进行的收购。
做法:先投入资金,成立一家“空壳公司”,该空壳公司以其资本 以
(一)按并购双方产业的联系划分
1. 横向并购:同属一个产业或行业部门,生产和销售同类产品的 企业之间的并购。
影响: 企业:扩大生产规模,降低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形成规模经济; 经济:可能消除竞争,造成一定程度的垄断,引起商品市场价格
上涨,侵害消费者利益,对整个经济产生负面影响。 早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主要形式。
(二)按并购是否取得目标公司的同意划分
1.友好并购:并购公司事先与目标公司协商,征得其同意 并通过谈判对收购条件达成一致意见而完成的收购活动。 收购协议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目标公司的股份或股票、资产 及债务债权的处理;公司管理人员和职工的安置;收购价格 和收购支付方式;收购后目标公司的公司章程的修改等等。
第一节 跨国并购
(含义、类型、演进、影响因素、理论)
第二节 战略联盟
(含义、类型、动因、趋势及原跨国并购的含义
所谓跨国购并(Cross-border Merger and Acquisition, M & A),是指一国企业( 并购企业)为了达到某种目的,通过一定的 渠道和支付手段,将另一国的企业(被并购 企业,目标企业)的一定份额的股权甚至全 部资产或股份买下,从而对其经营管理实施 部分或全部控制的活动。
(一)按并购双方产业的联系划分
3.混合并购: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间没有直接的投入产出关系,处于不 同的产业部门的企业之间的并购。 20世纪60年代全球第三次并购浪潮期间的主要并购形式。
产品扩张型:企业以原有产品为基础,通过并购生产与本企业产品相 关的产品的企业,进入相关产业的经营领域,达到扩大 经营范围、增强企业实力的目的。
及未来买下的目标公司的资产及其收益为担保,或向银行举 债,或发行债券向公开市场筹资,以借贷的资本完成企业收 购。完成之后,变卖目标公司的资产分拆变卖一部分,偿还 负债。
2.管理层收购:简称MBO(Management Buyout), 是指目标公司 的管理层采取LBO收购形式。
MBO在20世纪60、70年代即已初露端倪,在80年代发展尤为迅猛。
2.敌意并购:是指收购目标公司股权时虽然遭到目标公司 的抗拒,仍然强行收购,或者并购公司事先不与目标公司进 行协商,而突然直接向目标公司股东开出价格或收购要约。
(三)按并购的支付方式划分
1.现金并购:以现金(包括票据)作为支付方式进 行的并购。
2.股票互换并购:以股票作为并购的支付方式,并 购方增发新股换取被并购企业的 旧股。
欧盟委员会则认为波音公司与麦道公司的合并将影响到世界范围 内飞机制造业的竞争与发展,因此,对该合并表示强烈反对,并 于1997年3月7日依据欧盟合并控制条例作出禁止该合并计划的决 定。
但美国司法部表示,虽然合并将一步加强波音公司在飞机制造市 场中的支配地位,但如否决该合并计划不但将导致资源的浪费, 危及到美国的就业岗位,而且将会严重损害到美国国防的利益。 因此,同意并支持波音公司与麦道公司的合并。
举例:波音并购麦道
截止到1996年12月31日,波音与麦道分别占有世界客机市 场份额的64%和6%。
1996年12月14日,波音与麦道公司签署一份合并协议,按照该 协议,麦道公司成为波音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在世界范围内引起 了轩然大波,部分美国民众认为波音公司与麦道公司的合并将导 致美国飞机制造业走向垄断的极端。
两种:跨国兼并与跨国收购
2. 跨国收购:外国企业收购一家或一家以上的当地企业或外国子公司的资产
或股票,从而获得居于控股地位的交易行为。 全面收购100% 、多数股权收购51%-99% 、对等股权收购50%和少数股权收 购10%-40%四种。UNCTAD WIR2000: 跨国收购是跨国并购的主导形式,跨国 合并所占比重不到3%,以至跨国并购基本上就是指跨国收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