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市轨道交通供电技术--4-牵引变电所的电气接线

市轨道交通供电技术--4-牵引变电所的电气接线

2、双母线分段接线:用分段断路器将工作母线Ⅰ分段,每段用 母联断路器与备用母线Ⅱ相连。接线具有单母线分段和双母 线接线的特点,有较高的供电可靠性与运行灵活性,但所用 电气设备较多,投资增大。另外,当检修某回路出线断路器 时,则该回路停电,或短时停电后再用“跨条”恢复供电。 双母线分段接线常用于大中型发电厂的发电机电压配电装置 中。
2、外桥接线: •桥臂置于线路断路器的外侧。 •外桥接线适用于线路较短、故障率较
低、主变压器需按经济运行要求经常 投切以及电力系统有较大的穿越功率 通过桥臂回路的场合。
四、桥形接线
2、外桥接线特点如下: (1)变压器发生故障时,仅跳故障变压器支路的断路
器,其余三条支路继续工作,并保持相互间的联系。 (2)线路发生故障时,联络断路器及与故障线路同侧
三、双母线接线
1、双母线不分段接线: (4)使用的母线隔离开关数量较大,同时也增加了母线的长
度,使得配电装置结构复杂,投资和占地面积增大。 这种接线方式适用于供电要求比较高,出线回路较多的变 电所中,一般35kV出线回路为8回,110 ~220kV出线为4 回及以上的220kV母线。
三、双母线接线
单元4 牵引变电所的电气接线
【主要内容】
4.1 电气主接线形式 4.2 直流牵引变电所电气主接线 4.3 次接线概述 4.4 牵引变电所的控制、信号电路
4.1 电气主接线形式
一、概述 二、单母线接线 三、双母线接线 四、桥形接线
一、概述
变电所的电气主接线是指由变压器、断路器、开关设备、母 线等及其连接导线所组成的接受和分配电能的电路。
的变压器支路的断路器均自动跳闸,需经倒闸操作 后,方可恢复被切除变压器的工作。 (3)线路投入与切除时,操作复杂,并影响变压器的 运行。
4.2 直流牵引变电所电气主接线
一、主变电所 二、直流牵引变电所 三、牵引、降压混合变电所 四、降压变电所
一、主变电所
主变电所的作用是将城市电网的高压(110 kV或220 kV)电 能降压后以相应的电压等级(3kV或lOkV)分别供给牵引变电 所和降压变电所。为保证供电的可靠性,一般设置两座或 两座以上主变电所,主变电所由两路独立的电源进线供电, 内部设置两台相同的主变压器。
一、概述
二、单母线接线
1、单母线不分段接线: 适于小容量和用户对供电可靠性要求不高的发电厂或变电所中。
单电源供电单母线不分段接线 双单电源供电单母线不分段接线
二、单母线接线
1、单母线不分段接线: • 优点:结构简单、清晰、设备少、投资小、运行操作方便且
有利于扩建。隔离开关仅在检修电气设备时作隔离电源用, 不作为倒闸操作电器。 • 缺点: (1)母线或母线隔离开关检修时,连接在母线上的所有回路都
二、二次接线图
1、原理接线图:用来表示继电保护、监视测量和自动装置等 二次设备或系统的工作原理,它以元件的整体形式表示各 二次设备间的电气连接关系。通常在二次回路的接线原理 图上还将相应的一次设备画出,构成整个回路,便于了解 各设备间的相互工作关系和工作原理。
二、二次接线图
原理图概括地反映了过电流保护装置、测量仪表的接线原理 及相互关系,但不注明设备内部接线和具体的外部接线,对 于复杂的回路难以分析和找出问题。因而仅有原理图还不能 对二次回路进行检查维修和安装配线。
三、双母线接线
2、双母线分段接线:
三、双母线接线
3、带旁路母线的双母线接线:目的是为了不停电检修任一回路 断路器。带旁路母线的双母线接线,其供电可靠性和运行的 灵活性都很高。但所用设备较多,占地面积大,经济性较差, 因此,一般规定当220kV线路有5(或4)回及以上出线、 110Kv线路有7(或6)回及以上时,可采用有专用旁路断路 器的带旁路母线的双母线接线。
二、二次接线图
2、展开接线图:展开图按二次接线使用的电源分别画出各自 的交流电流回路、交流电压回路、操作电源回路中各元件 的线圈和触点。所以,属于同一个设备或元件的电流线圈、 电压线圈、控制触点分别画在不同的回路里。为了避免混 淆,对同一设备的不同线圈和触点应用相同的文字标号, 但各支路需要标上不同的数字回路标号。
用隔离开关分段
二、单母线接线
2、单母线分段接线: • 优点:提高了供电的可靠性和灵活性。 • 缺点: (1)当一段母线或母线隔离开关故障或检修时,必须断
开接在该分段上的全部电源和出线,这样就减少了 系统的发电量,并使该段单回路供电的用户停电。 (2)任一出线断路器检修时,该回路必须停止工作。
二、单母线接线
三、双母线接线
1、双母线不分段接线: 它有两组母线,一组为工作母线,另一组为备用母线。两组 母线之间通过母线联络断路器(简称母联断路器)连接。每 一电源和每一出线都经一台断路器和两组隔离开关分别与两 组母线相连,任一组母线都可以作为工作母线或备用母线。
三、双母线接线
1、双母线不分段接线: 特点: (1)运行方式灵活。 (2)检修母线时,电源和出线都可以继续工作,不会中断对用
线给其他变电所输送大功率供电回路的场合。
四、桥形接线
1、内桥接线: •桥臂置于线路断路器的内侧。 •内桥接线适用于输电线路较长、线路 故障率较高、穿越功率少和变压器不 需要经常改变运行方式的场合。
四、桥形接线
1、内桥接线特点如下: (1)线路发生故障时,仅故障线路的断路器跳闸,其余三条
支路可继续工作,并保持相互间的联系。 (2)变压器故障时,联络断路器及与故障变压器同侧的线路
三、双母线接线
1、双母线不分段接线: 缺点: (1)在倒母线的操作过程中,需使用隔离开关切换所有负荷电
流回路,操作过程比较复杂,容易造成误操作。 (2)工作母线故障时,将造成短时(切换母线时间)全部进出
线停电。 (3)在任一线路断路器检修时,该回路仍需停电或短时停电
(用母联断路器代替线路断路器之前)。
3、带旁路母线的单母线接线:
平时旁路断路器和旁路隔离开关均 处于分闸位置,旁路母线不带电。 当需检修某线路断路器时,首先合 上旁路断路器两侧的隔离开关,然 后合上旁路断路器向旁路母线空载 升压,检查旁路母线无故障后,再 合上该线路的旁路隔离开关(等电 位操作)。此后,断开该出线断路 器及其两侧的隔离开关,这样就由 旁路断路器代替该出线断路器工作。
电网或二路电源供电,进线电压侧采用整里单母线分段系 统,一般设有两台动力、照明变压器,每台变压器应满足一、 二级负荷所需的容量。正常情况下,由两台变压器分别供电。 (2)动力、照明负荷配电系统采用380/220 V电压,中性点直接 接地的三相四线制。
4.3 二次接线概述
一、二次接线的概念、功能与分类 二、二次接线图
一、主变电所
采用三绕组主变压器的主变电所电气主接线:
二、直流牵引变电所
• 直流牵引变电所的功能是将城市电网区域变电所或地铁主变电 所送来的35 kV电能经过降压和整流变成牵引所用的直流电能。
• 牵引变电所的容量和设置的距离是根据牵引供电计算的结果, 并作经济技术比较后确定的,一般设置在沿线若干车站及车辆 段附近,变电所间隔一般为2~4 km。
将停止工作。 (2)当母线或母线隔离开关发生短路故障或断路器靠母线侧绝
缘套管损坏时,所有断路器将自动断开,造成全部停电。 (3)检修任一电源或出线断路器时,该回路必须停电。
二、单母线接线
2、单母线分段接线: 根据电源的数目和功率,母线可分为2~3段。一般认为单母 线分段接线应用在6~10kV。
用断路器分段
带旁路母线等形式。 •双母线又分为普通双母线、双母线分段、3/2断路器(又叫
一台半断路器)、双母线及带旁路母线的双母线等形式。 •无母线的主接线形式有单元接线、桥形接线和角形接线。
一、概述
3、电气主接线图:用规定的设备文字和图形符号将各电气 设备,按连接顺序排列,详细表示电气设备的组成和连 接关系的接线图。电气主接线图一般画成单线图。
1、对电气主接线的基本要求: (1)保证必要的供电可靠性和电能的质量 (2)具有一定的运行灵活性 (3)操作应尽可能简单、方便 (4)应具有扩建的可能性 (5)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
一、概述
2、电气主接线的基本类型
•电气主接线按有无母线分可分为有母线和无母线两大类。 •有母线的主接线形式包括单母线和双母线。 •单母线又分为单母线无分段、单母线有分段、单母线分段
户的供电。 (3)检修任一回路母线隔离开关时,只需断开该回路。
三、双母线接线
1、双母线不分段接线: (4)工作母线故障时,所有回路能迅速恢复工作。 (5)检修任一线路断路器时,可用母联断路器代替其工作。 (6)便于扩建。双母线接线可以任意向两侧延伸扩建,不影响
母线的电源和负荷分配,扩建施工时不会引起原有回路停 电。
断路器均自动跳闸,使未故障线路的供电受到影响,需 经倒闸操作后,方可恢复对该线路的供电。 (3)正常运行时变压器操作复杂。如需切除变压器1T,应首 先断开断路器1QF和联络断路器QFL,再拉开变压器侧的 隔离开关,使变压器停电。然后,重新合上断路器1QF 和联络断路器QFL,恢复线路1WL的供电。
四、桥形接线
• 牵引变电所按其所需总容量设置两组整流机组并列运行,沿线 任一牵引变电所故障,由两侧的相邻的牵引变电所承担其供电 任务。
二、直流牵引变电所
牵引变电所主接线:
三、牵引、降压混合变电所
集中式供电方式的牵引、降压混合变电所典型主接线:
四、降压变电所
降压变电所可与直流牵引变电所合并,但多数是单独设置的。 其主接线特点和对其基本要求如下: (1)降压变电所对供电电源的要求,应按一级负荷考虑,由环行
二、二次接线图
二次接线展开图中所有开关电器和继电器触头都是按开关断 开时的位置和继电器线圈中无电流时的状态绘制的。展开图 接线清晰,回路次序明显,易于阅读,便于了解整套装置的 动作程序和工作原理,对于复杂线路的工作原理的分析更为 方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