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象介绍

大象介绍


猛犸
猛犸,古脊椎动物,哺乳纲,长鼻目,真象 科。学名真猛犸象,也称长毛猛犸象。 猛犸是鞑靼语“地下居住者”的意思, 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象。它身高体壮,有粗 壮的腿,脚生四趾,头特别大,在其嘴部长 出一对弯曲的大门牙。一头成熟的猛犸,身 长达5米,体高约3米,与亚洲象相近,门齿 长1.5米左右,虽然身高不高,但身体肥硕, 因而体重可达6~8吨。它身上披着黑色的细密 长毛,皮很厚,具有极厚的脂肪层,厚度可 达9厘米。从犸的身体结构来看,它具有极强 的御寒能力。
野象
野象:属于哺乳纲的1目, 通称象,是生活在陆地上 最大的哺乳动物,主要 外部特征为柔韧而肌肉 发达的长鼻,具缠卷的功 能,是象自卫和取食的有 力工具。本目仅有象科1 科共2属2种,即亚洲象 和非洲象。亚洲象历史 上曾广布于中国长江以 南的南亚和东南亚地区, 现分布范围已缩小,主 要产于印度、泰国、柬 埔寨、越南等国。中国 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也 有小的野生种群。
始祖象Βιβλιοθήκη 生活在四千七百万年前,是最早的长物2 米,以植物为食。晚始新世出现的始祖象 是长鼻目的祖先,身体笨拙,大小像猪, 趾端有扁平的蹄。既没有长鼻子,也没有 长长的象牙,只是上唇稍大些,上下颌的 第2对门齿也稍大些。始祖象的大小与现 在的猪差不多。它很可能部分时间在水中 生活。像河马一样,眼睛和耳朵在头上很 高的地方,这样在沼泽地里打滚时,眼睛 和耳朵仍能露出水面观察四周情况。始祖 象没有长鼻子,但它有一些特征与象开始 进化时的特征很相似,因此当初人们发现 它时,认为它是象的祖先。所以起名叫始 祖象。但现在很多古生物学家认为在非洲 发现的另一类古象才是象的真正祖先。
古乳齿象
作为进化出现代象类的早期类 型,出现在早渐新世。身体比 始祖象大了一倍,已经有了一 条长长的鼻子;上下颌的前部 比始祖象更突出,上颌前端第 二门齿向前、向下伸出形成大 象牙,下颌前端也有两个水平 伸出的大象牙。有一类奇特的 乳齿象,下牙变得很宽,像一 把巨大的铲子,可以从浅水的 湖底或沼泽中挖掘植物为食, 因此被称为铲齿象。
製作人:小康 、小喻
資訊來源/view/6844.htm
大象 象肩高约2米,体重3~7吨。头大,耳大 如扇。四肢粗大如圆柱,支持巨大身体, 膝关节不能自由屈曲。鼻长几乎与体长相 等,呈圆筒状,伸屈自如;鼻孔开口在末 端,鼻尖有指状突起,能拣拾细物。上颌 具1对发达门齿,终生生长,非洲象门齿 可长达3.3米,亚洲象雌性长牙不外露;上 、下颌每侧均具 6个颊齿,自前向后依次 生长,具高齿冠,结构复杂。每足5趾, 但第1、第5趾发育不全。被毛稀疏,体 色浅灰褐色。雄象睾丸隐于腹腔内;雌象 前腿后有2个乳头,妊娠期长达 600多天 ,一般每胎1仔。非洲象长鼻末端有2个 指状突起,亚洲象仅具1个;非洲象耳大 ,体型较大,亚洲象耳小,身体较小,体 重较轻。
非洲象
哺乳纲的一目。通称象,是世界最 大的陆栖动物,主要外部特征为柔 韧而肌肉发达的长鼻,具缠卷的功 能,是象自卫和取食的有力工具。 该目今仅有象科1科共2属2种,即 亚洲象和非洲象。亚洲象主要产于 印度、泰国、柬埔寨、越南等国。 中国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也有小的 野生种群。非洲象则广泛分布于整 个非洲大陆。
恐象
恐象是象形长鼻目中已经绝种的一类,生存 于中新世中期至更新世早期,是已知第三大 的哺乳动物,仅次于巨犀及副巨犀。雄性恐 象一般肩高3-4.5米,最大的可达5米。估计体 重超过12吨。上颚没有獠牙,下颚有一对很 大向下弯的獠牙。白齿的特征是有2-3道简 单的横向脊骨,这是用来切割杆物的,而与 这相对应的咬碎动作则是其它大多数更原始 的长鼻目所共有的。恐象分布于亚洲、非洲 及欧洲等地区。艾德丽安梅约指在希腊发现 的恐象化石解开了古代巨大生物的秘密。在 克里特岛浅沉积岩中发现的恐象牙齿却令人 质疑,究竟恐象是生活在大陆上,或是像现 今的象般被人低估了其游泳的能力。恐象可 能生活于森林之中。磨损的形式说明了下弯 的獠牙用来掘根或剥去树皮之用。
森林象
在非洲中西部的热带雨林生 活着一种和非洲草原象非常 类似的动物,过去认为和非 洲草原象同种,现在区分开 来称为非洲森林象。非洲森 林象和非洲草原象的主要区 别是:草原象前蹄5趾,后蹄 4趾,森林象前蹄4趾,后蹄 3趾。外形上草原象的牙齿较 向前生长,森林象牙齿下垂。 森林象体形一般小于草原象, 体重2800~6400千克。
剑齿象
剑齿象是长鼻目真象科剑齿象亚科已灭绝的一属。这一 类象的头骨比真象略长,腿也长,上颌的象牙既长且大, 向上弯曲 ;下颌短,没有象牙;颊齿齿冠较低,断面呈 屋脊形的齿脊数目逐渐增加;晚期进步的剑齿象,第三 臼齿齿脊数多达10条以上。最早的剑齿象出现于中新世 晚期,最晚可以生存到晚更新世。它的地理分布仅限于 亚洲和非洲。中国的剑齿象化石非常多,种的数目也比 较多。北方最常见的种是师氏剑齿象(以前小学课本里 有篇介绍黄河象的课文,所谓“黄河象”或“黄河剑齿 象”的学名就是师氏剑齿象),南方常见的是东方剑齿 象。师氏剑齿象是一种特大型的剑齿象,在甘肃发现过 它的完整骨架,身躯远远大于现生的两种象。东方剑齿 象相对比较小,它是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的重要成 员华南洞穴中很容易见到它的化石。
亚洲象
亚洲象属只有一种,也叫印度象,分 布在南亚和东南亚,鼻端有一个指状 突起,雌象没有象牙,即使是雄象也 有一半没有象牙或象牙很小,耳朵比 较小、圆,前足有5趾,后足有4趾, 共有19对肋骨(其中苏门答腊亚种有 20对,但比非洲象少一根),头骨有 两个突起,背拱起。性情温和,比较 容易驯服。过往可再分4个亚种:印 度象﹑锡兰象﹑马来西亚象及苏门答 腊象。
簡報完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