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番鸭养殖技术

番鸭养殖技术

番鸭养殖技术番鸭俗称“红嘴鸭”,其体型较水鸭健壮肥大,国内番鸭大多是纯黑羽,进口的番鸭大多是纯白羽。

番鸭生长快,黑羽番鸭70日龄公母平均体重2千克,番鸭适应性强,耐粗饲、耗料少、饲料报酬高、料肉比一般为2.7—3∶1,白羽番鸭的生产性能更佳。

番鸭瘦肉率高,尤其是黑羽番鸭其肉味鲜美,有特殊的香味,深受消费者之欢迎。

番鸭可水养、陆养、圈养、牧养,生产设备简易,饲养管理方便。

育雏期后,实行草地放牧或就地露宿,大多采用放牧结合舍饲补料饲养。

一、商品番鸭养殖要点1、雏番鸭饲养管理:(1)5周龄以内小番鸭称为雏番鸭。

番鸭育雏一般采用人工给温或自温,环境温度要求如下:1周龄为27℃、2周龄24℃、3周龄22℃、4周龄20℃、5周龄18—20℃,具体施温要根据小番鸭行为和分布情况进行调节。

(2)饲料要求采用全价颗粒饲料,0—3周龄颗粒直径不大于1.5mm,代谢能12.14—12.56兆焦/千克、粗蛋白19.5—22%。

4周龄以后全价饲料颗粒直径3.5—4mm,代谢能11.70—12.56兆焦/千克,粗蛋白17—19%。

(3)出壳菌鸭要求先饮水后开食,第1次饮水不超过出壳后24小时,先饮用0.1%高锰酸钾溶液或百毒杀溶液1—2天,然后在饮水中加适量氟呱酸类或强力霉素等药物,以增强体质和预防疾病。

(4)饲养雏鸭的场地要垫上稻草或塑料布,并勤更换。

鸭舍光线要充足,夜间人工光照到4周龄后完全自然光照。

2、中鸭饲养管理:5—10周龄番鸭,消化能力增强,采食量大,耐粗饲,除每天增加全价饲料用量外,还应补充青草、青菜等青绿饲料,育肥到10周龄时,公番鸭体重达3.5—4千克,母番鸭1.5—2千克即可上市。

管理上应将番鸭公母分开分群饲养,每群100—300只为宜,每一平方米可养5—8只。

此阶段番鸭开始换羽,易出现啄癖,应注意断啄和遮光。

番鸭有旱鸭之称,大群饲养也只需小面积水池或水盆供其饮水即可,但一定要注意饮水的清洁卫生,且不可间断。

二、后备种番鸭饲养管理1、9—24周龄为后备种番鸭,应选留体大健壮公、母番鸭作后备种番鸭,公母比例1∶4—5。

后备种番鸭应限制饲喂,降低饲料营养水平,适当控制体重,种母鸭产蛋前体重可控制在2.3—2.8千克,同龄公番鸭则为4—5千克,日粮代谢能11.29—11.70兆焦/千克,粗蛋白14—16%,每只鸭每天平均用料100—150克,喂青料25—50克,临开产时,可适当增加日粮粗蛋白质和代谢能水平,以便逐渐过渡到产蛋期营养水平,保证产蛋期有较高的产蛋量。

2、管理上鸭舍要通风,饲养密度为3只/平方米,备足产箱,箱内垫好稻草以减少破蛋。

大群饲养可将鸭舍一角围起来,直接把稻草或木屑垫在地上就成了平地“大产蛋箱”。

预防番鸭抱窝,最有效的办法是将抱窝鸭频繁转换鸭舍,每栏舍内停留两昼夜就转走,注意转舍必须在傍晚进行。

3、注意鸭舍清洁卫生及疾病防治。

一般每周换垫料1次,保持鸭舍干燥通风。

定期对鸭舍垫料,周围环境进行彻底消毒。

对大群饲养的番鸭,要定期接种预防鸭细小病毒病、鸭瘟、病毒性小鸭肝炎等疫(菌)苗。

欧洲雁又名法国番鸭、香鸭、红嘴鸭、洋鸭,隶属鸟纲,雁形目,栖鸭属,原产于中南美洲热带地区的森林里,是不太喜欢游水,性情温顺,具有一定飞翔能力的森林鸟。

集食用、滋补、观赏于一体。

肉味鲜美,尤其独特的野禽风味。

营养价值丰富,微量元素、钙、铁、锌等含量是普通家禽的数倍。

高蛋白、低脂肪,富含氨基酸和多种维生素,是补益和美食的珍品。

“有助阳道,健腰膝,补命门,暖水脏”堪称高级滋补食品。

据小食大补药膳谱中介绍:其肉,性味甘、温,具有温补肾阳,强腰、膝之功效,还含有一种修复基因的核心酸(DNA);其油,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其成分接近于橄榄油,有保护人体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大雁是我国的大型野生水禽之一,头、颈、羽毛棕褐色,背部羽毛呈灰褐色,喙黄白色,腰部羽毛黑褐色横斑,腹部羽毛多呈暗白色。

体躯肥大,成雁体重5~6千克,大的可达12千克,肉质鲜美,含蛋白质20.98%,脂肪11.25%,还富含锌、硒、铁等微量元素。

雁血、雁胆、雁掌等均为名贵中药材。

羽毛柔软滑润,丰厚轻软,是各种羽绒制品的首选原料。

大雁抗病能力和适应性较强,江河、旱地等可圈围之处,均可作为养殖场地。

全国各地都能饲养,食性杂,主食青草,饲料来源广,豆饼、米糠、麸皮、高梁、玉米、豆渣、蚕蛹、菜叶、小鱼虾、蚯蚓、水生植物等均为大雁喜食饲料,可直接投喂,也可配合饲喂。

一、建造场所选择饲养场所,应尽量符合其野生习性。

除栖息室外,还须有广阔的活动场地。

活动场内应设有人工水池,栽种花草树木,水池里培植藻类。

雁舍搭建简单,在水塘边钉上木桩,然后用尼龙网围成围网和天网即可。

天网高度离地2米左右,再拿竹竿和石棉网搭起简易遮阳、雨棚,实行全圈围露地养殖,保持其野性本质。

大雁圈舍要求采光充足,通风良好,并保持有足够的运动空间。

夏天须注意防暑降温工作,保证水源充足、良好、清洁;冬季则要加强保温,注意做好防寒保温工作。

二、孵化技术在野生状态下,大雁的性成熟期为2岁左右。

人工饲养时,性成熟的时间大大缩短,最短7~8个月。

人工养殖应按公母1∶3的比例调整好雁群,接种疫苗(亚洲鸡瘟等),适当增加光照时间,尽量多供给青绿饲料。

人工养殖大雁每隔2~3日产蛋1枚,年产蛋90~120枚。

管理方式和孵化条件与家鸭、家鹅相似,只是孵卵的次数与时间略有增加。

养殖规模较大、种蛋数量较多的饲养单位,最好采用孵化器械进行人工孵化。

孵化时温度应保持在36~38℃,湿度保持在60~70%,每隔3小时翻蛋一枚,翻转角度为90度。

三、养殖管理雏雁生长速度快,消化道容积小,消化能力差,因此要精心喂养。

育雏室温度应保持在30~20℃,由高至低。

1、开水雏雁出壳后24小时内,每羽喂1~2滴0.2%的高锰酸钾水,然后再喂清洁饮用水。

2、开食喂足水后2~3小时便可开食,用煮至半熟并用清水滤过的碎米加适量鱼粉拌匀,均匀撒在塑料布上任其自由采食。

6~7月龄后可用配合饲料添加适量青绿饲料或蚯蚓等饲喂。

30日龄后,逐渐降低饲料内的粗蛋白质含量,增加青绿饲料,促进雁长骨架,提早发育。

3、放水7~8日龄后的雁雏能在大塑料盆中嬉水,1月龄后可赶入池塘中任其自由嬉水。

嬉水有益于生长与清洁。

4、育成雁管理45日龄至产蛋前的育成雁,消化道容积已逐渐增大,消化能力增强,是骨肉与大羽迅速生长阶段,一般日喂3次配合饲料,或精、粗、青绿料的搭配饲料。

夏季要防止饲料发霉、变质;秋季抽羽季节要适当增加精料比例;冬季则町充分利用各种农作物秸秆粉,如豆秸、花生秧、玉米秸等。

饲喂时须做到定量、定质、定时、定点,让大雁吃饱吃好。

70~80日龄为大雁体重增加的最高峰,应做到精心饲养和管理。

商品雁应及时出栏销售。

80日龄的大雁能作短距离的飞翔,为防止逃逸,运动场四周及上空应张网围养;也可在大雁幼雏实施断翅手术,割除一侧翅膀的掌骨及指骨;或切断指伸肌与腕桡侧长伸肌及肌健。

大雁警惕性极高,在受到突然惊吓时常会发生惊群现象,为保证雁群的正常生长,饲养环境须相对安静,防止其他动物或兽害入侵。

大雁抗病力强,繁殖力、成活率高,饲养管理简单,我国南北、东西各地均可饲养,商品雁饲养60~80天,即可出栏销售,市场前景广阔。

四、疾病防治1、每次进雁前及销售后须清栏消毒,用2%福尔马林喷洒或用石灰粉撒放消毒。

2、进雁后应注射抗小鹅瘟血清以防发病。

3、流行性感冒,可口服敌菌灵20毫克/千克体重,每日1次,或口服呋喃唑酮,每羽用量25毫克混饲,连服3~5天,也可肌肉注射链霉素、卡那霉素。

【鸭舍建筑的要求】基本要求防寒保暖特别是屋顶,除瓦片和油毛毡外,还需有一个隔热保温层;北强要厚实,以防冬季西北风渗透。

通风良好鸭舍与主导风向要有一定角度,可使舍内的气流均匀,无风的滞流区相应缩小,党风向角达到45度时,通风效果最佳。

卫生条件便于清洗消毒,排水良好。

干扰小能防鼠、狗、狼、蛇等的侵害。

能保持安静,减少应激。

成本低降低造价,节约投资。

鸭舍的类型分临时性简易鸭舍和长期性固定鸭舍两类。

我国广大农村早期养鸭多用简易鸭舍,近几年规模化生产者是固定鸭舍。

临时性简易鸭舍分型棚和草棚两种。

1、行棚这是最简陋的一种鸭舍,它没有固定的场址,随放牧的鸭群而移动。

2、草舍这是较固定的一种简易鸭舍。

先按建场的要求选好地址,然后根据饲养量的多少设计鸭舍。

一般长度8-10米,宽度7-8米通常小型鸭场多以2-4间为一个单元,一个单元可养番鸭400-500只。

建造草舍的主要原料是毛竹和稻草(或茅草)。

一般以毛竹作骨架,柱脚、衡量、人字架都用毛竹,屋顶上盖草帘。

如要经久耐用,可在草帘上面再覆盖1层油毛毡。

长期性固定鸭舍固定鸭舍按建筑式样分担列式、双列式、密闭式、开放式、半开方式;按饲养方式分平养鸭舍、育成鸭舍、填鸭舍、半网上饲养鸭舍等;按用途分育雏鸭舍、育成鸭舍、填鸭舍、半网上饲养鸭舍等;按用途分育雏鸭舍、育成鸭舍、填鸭舍、种鸭舍。

1、育雏鸭舍分平养雏鸭舍和网上饲养雏鸭舍。

不论何种方式,一般屋顶要有隔热层(如天花板),墙壁要厚实,以利保温寒冷地区要设双层玻璃,室内能够安装加温设备,并有稳定的电源。

鸭舍地面面积与南窗面积的比例为8:1左右,北窗为南窗的1/2;南窗离地面高60-70厘米,并设气窗,便于调节室内空气,克服通风和保温的矛盾。

悲怆离地面高1 米左右。

育雏室必须严防鼠害,因此地面要铺水泥或三合土,地面向一边或中间倾斜,以利于排水,窗上要装铅丝网,以防兽害。

平养育雏舍雏鸭直接养在地面上,舍内隔成若干小区,一般在南墙设有供温设施,北墙设置宽1米左右的工作道,工作道与雏鸭区用围篱隔开。

靠走道一侧有一条排水沟,沟盖上铁丝刚,网上放饮水器,使雏鸭饮水时溅出的水通过铁丝网漏到沟中,再排除舍外,以保持育雏舍的干燥。

网养育雏舍以平地或凹坑的房舍为基础,舍内建造架空的金属网或漏缝的竹条木板作为鸭床,网眼或板条缝隙的宽度13毫米左右。

地面必须是水泥地面,有一定坡度,排水良好,便于清洗。

网养育雏舍又分低床和高床两种。

高床的网底离地1.8米,清粪便操作方便,低床网底离地0.7米左右。

网养雏鸭舍比平养雏鸭舍卫生条件好,干燥,节约垫草和能源,雏鸭生长好,但投资费用较大。

2、育成鸭舍鸭育成阶段生长快,生活力强,对温度的要求不像雏鸭那样严格。

所以,育成鸭舍的建筑比较简单,只要能遮风挡雨、室内保持干燥、冬季可以保温、夏季通风良好的简易建筑,均可用来饲养育成鸭。

一般育成鸭舍的地面都是泥地,不浇水泥,但要有一定的倾斜,在较低的一边做一条排水沟,沟上铺铅丝网或木条,上置饮水器,时饮水时溅出的水和舍内渗出的水,都能流到沟中,排除室外,以保持舍内干燥。

3、种鸭舍有单列式和双列式两种,双列式各鸭舍必须具备两边都有水浴的条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