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语法第一节语法概说1 语法是词、短语、句子等语言单位的结构规律。
语法术语有两个含义,一个指语法结构规律本身;另一个指语法学。
语法学是研究、描写语法规律的科学,是对客观存在着的语法系统的认识和说明。
语法学分词法和句法两个部分,词法的研究范围包括词类和各类词的构成、词形变化(形态)。
句法的研究范围是短语、句子的结构规律和类型。
语法体系也有两个含义:一个含义是语法系统,即客观存在的语法事实、语法规律的系统性;另一个含义是语法学体系,指语法学说的系统性。
2 语法的性质(一)抽象性1.任何一条语法规则都是从大量的语言现象中概括归纳而来的。
2.具体的词、词组、句子是无限的,而语法规则是有限的,人们正是依赖这有限的、抽象的规则去驾驭无限的语言事实。
3.语法中的意义也是高度抽象的。
(二)稳固性1.语法的抽象性决定了语法的稳固性。
2.语法与人的社会生活没有直接联系。
(三)民族性生成性、层次性、递归性、系统性……3 语法单位是能够表达一定语法意义的语言单位。
语法单位的分类共分四级:语素、词、短语、句子。
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的构词单位,是语言的备用单位。
词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的单位,是构成短语和句子的备用单位。
短语是语义上和语法上都能搭配而没有句调的一组词,是造句的备用单位。
句子是具有一个句调、能够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的语言单位。
4 根据语气分出来的句子类型叫做句类。
根据句子的结构分出来的句子类型叫句型。
句型包括单句和复句;单句包括主谓句和非主谓句;主谓句有动词谓语句、形容词谓语句、名词谓语句、主谓谓语句。
非主谓句有动词性非主谓句(禁止吸烟)、形容词性非主谓句(真冷)、名词性非主谓句(飞机!)、叹词性非主谓句(啊!)、拟声词性非主谓句(轰隆!)复句包括联合复句和偏正复句;联合复句:并列复句顺承复句解说复句选择复句递进复句;偏正复句:转折复句条件复句假设复句因果复句目的复句5 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谓语是陈述主语的。
谓语里如果有宾语,就会有动语。
动语是支配、关涉后面的宾语成分,宾语是动作所支配、所关涉的对象。
定语是名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
状语是谓词(动词、形容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
补语是动词、形容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后面的补充成分。
6 现代汉语语法特点具体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一)语序的变化对语法结构和语法意义起重大影响。
(1)我们理解(主谓关系)——理解我们(述宾关系)(2)衣服干净(主谓关系)——干净衣服(偏正关系)(3)稳拿(偏正关系)——拿稳(述补关系)(二)虚词的运用对语法结构和语法意义有重要作用。
1.某些语法结构,有或者没有虚词,结构关系以及语义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爸爸妈妈——爸爸的妈妈生物历史——生物的历史鲁迅先生——鲁迅的先生解决问题——解决的问题2.某些语法结构,添加了某个虚词以后,虽然语法结构关系没有改变,但是对语义的影响却十分大。
北京大学——北京的大学上海宾馆——上海的宾馆3.某些语法结构,有或者没有虚词,结构关系以及语义关系似乎没有什么明显的不同,但是,如果仔细体会,也会发现其在语用意义上的差异。
中国文化——中国的文化木头椅子——木头的椅子漂亮衣服——漂亮的衣服典型事例——典型的事例(三)汉语词类跟句法成分之间不存在简单的一一对应的关系在汉语里,词类跟句法成分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除了副词只能作状语,属于一对一之外,其余的都是一对多,即一种词类可以作多种句法成分。
(四)短语的结构跟句子的结构以及词的结构基本一致( 1).跟英语比较。
英语的句子结构跟短语的结构有明显区别。
但是,汉语的动词在任何场合,它的形式都不改变(2).跟构词法比较。
从历史的角度来说,汉语的多音节词主要是从短语的临时性组合发展而来的,所以词的结构跟短语的结构也大体一致。
第二节词类)1 语言学上所说的指词的语法分类,即为了弄清词的语法功能和用法、说明语句的组织规律而对词分的类。
2 划分词类的原因:词的类别是客观存在的;划分词类便于说明语言的构造规则。
作用:语法研究的需要,教学和运用语言的需要,自然语言处理的需要。
标准:分类的依据是词的语法功能、形态和意义,主要是词的语法功能。
3 能充当句法成份的词是实词,不能充当句法成份的词是虚词。
实词:主体词、数代词、修饰词、声音词、名、动、形数、量、代区、副、叹、拟虚词:关系词、语助词、介、连、助、语实词中的主体词--动词和形容词合称“谓词”;而名词以及跟名词功能相类似的人称代词、名量词则合称“体词”。
4 实词与虚词的差别:(1) 能否成句绝大部分实词都能单独成句;而虚词则一般不能。
(2)是否定位除了副词(在前),绝大部分实词在跟其他词组合时所处的位置是不确定的;虚词在跟其他词组合时的位置确定。
( 3)能否相互组合实词之间可以相互组合;虚词只能跟实词组合,不能跟其他虚词组合。
(4)类别是否开放实词除数词、量词和代词比较特殊外,都属于开放类;虚词每一类成员的个数都比较少,可以列举,叫做封闭类。
(5)使用频率高低虚词的使用频率非常高;实词的使用频率远远比不上虚词。
5 名词是表示人或者事物等的词。
名词的语法特征: (1)从句法功能看①名词经常做主语和主语中心语、宾语和宾语中心语、定语。
②表时间和处所的名词经常作状语,表示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
③表示日期、天气、节气、节日等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可以做谓语。
④名词不能做补语。
(2)从词与词的组合能力看.①名词的前面一般都能加上表物量的数量短语。
②名词一般不能受副词的修饰名词的否定形式只能是“不是”。
(3)从形态变化上看:①名词一般不能重叠,但少数单音节名词可以重叠。
②表人的普通名词的后面可以加“们”表复数。
6 方位词一般附着在其他名词之后,表示处所。
方位名词的特点: 可以和普通名词一样做主语、宾语定语。
但更多的时候是构成方位短语。
7 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等的实词。
趋向动词是表示动作趋势和方向的动词。
形容词是表示性质或状态的词8 区别短语和区别词:中间不能插入“的”是区别词,否则是区别短语。
9 数词是表示数目和次序等的词。
基数词表示数目的多少。
序数词表示事物在计算或排列时的顺序。
量词是表示计量单位的词。
副词是修饰、限制动词、形容词,表示程度、范围、时间等的词。
10 出现在名词前是形容词,出现在动词形容词前是副词。
出现在名词前是动词11 代词是有指示或代替作用的词。
种类: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12 拟声词是模拟声音的词。
叹词是表示感叹或者呼唤、应答的词。
第三节词类(虚词)1 虚词是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只有语法意义的词。
2 介词是放在名词性(少数放在谓词性)词语前,与之组成“介词短语”,表示时间、处所、方式、方法等意义的虚词。
3 连词是连接词、短语、分句或句子的虚词。
4 助词是附着在实词、短语或句子上面,表示结构关系或动态等语法意义的虚词。
种类:结构助词、动态助词、比况助词、其他助词5 语气词是放在句尾或句中停顿处,表示种种语气的虚词。
第四节短语1 短语是词与词按照一定的语法规则和语义搭配关系组成的没有一个语调的一组词。
也叫做“词组”。
2 在偏正短语和中补短语里,被修饰限制和被补充的成分叫做中心语。
3 “的”字短语:由助词“的”附着在实词或短语后面组成,指称人或事物,指称人或事物,属于名词性短语,能做主语、宾语。
不止一个意义的短语叫多义短语。
第五节句法成分1 句子是具有一个特定语调,能够表达一个相对完整意思的语言运用单位。
2 主语和谓语是句子里互相对立而又互相依存的两个主要的句法成分。
主语是说话人所要陈述的对象,谓语是来陈述主语的。
3 施事主语:主语是谓语所表动作的发出者。
受事主语:主语是谓语所表动作的承受者。
当事主语(中性主语):主语与谓语间没有发出动作和承受动作的关系。
4 只能带名词性宾语的动词叫名宾动词,只能带谓词性宾语的叫谓宾动词1.真谓宾动词,特点①能带谓词和动宾、状中等动词性短语②不能带以谓词为中心的定中短语。
打算、估计、计划、认为、主张、准备、省得、值得、渴望、希望等> 2.准谓宾动词,特点①能带以谓词为中心的定中短语②不能带动宾和状中等短语。
给以、加以、予以、致以、进行等>3.真准谓宾动词,特点是:既可带真谓词性宾语,又可带准谓词性宾语。
开始、失悔、痛感、意味着、有助于等5 能带名宾、谓宾的动词叫名谓宾动词1.名真谓宾动词,特点是:既能带名词性宾语,又能带真谓宾宾语。
指出、看见、说、表明、抱怨、埋怨等。
2.名准谓宾动词,特点是:既能带名词性宾语,又能带准谓宾宾语。
得到、有、作、对付等。
3.名真准谓宾动词,特点是:什么样的宾语都可以带。
想像、保证、称赞、担心、赞成、反对等。
6 受事宾语:宾语是动语所表动作的承受者。
施事宾语:宾语是动语所表动作的发出者。
当事宾语(中性宾语):宾语与动语间没有发出动作和承受动作的关系。
7 分析多层定语的步骤是以左统右。
第一步:看中心语前面的词语能否成为一个短语,如果能成为一个短语,就不是多层定语。
第二步:如果中心语前面的词语不能成为一个短语,就用每个词语分别修饰中心语,可以修饰就是多层定语。
8 多层定语的次序总是按逻辑关系来排列,跟中心语关系越密切的定语就越靠近中心语。
9 状语是动词形容词性偏正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附加成分。
10 结果补语是直接粘连在动词或形容词后面的补充性说明成分。
趋向补语是在动词之后用来补充说明行为动作的施事或受事运动、位移的趋向的。
11 中心语是偏正(定中、状中)短语、中补短语的中心成分。
句子里的某个实词或短语,跟他前后别的词语没有结构关系,不互为句法成分,但又是句意上所必需的成分,这就是独立语。
第六节单句1 根据语气分出来的句子类型叫做句类。
根据句子的结构分出来的句子类型叫句型。
2 由主语、谓语两个成分构成的单句叫主谓句。
动词性词语充当谓语的句子叫动词谓语句。
形容词性词语充当谓语的句子叫形容词谓语句。
名词性词语充当谓语的句子叫名词谓语句。
3 主谓短语充当谓语的句子叫主谓谓语句。
分不出主语和谓语的单句叫非主谓句。
4 把字句:在谓语动词前头用介词“把”引出受事、对受事加以处置的一种主动句。
被字句:在谓语动词前面,用介词“被(给、叫、让)”引出施事或单用“被”的被动句。
兼语句:由兼语短语充当谓语或独立成句的句子。
双宾句:谓语中心之后出现指人和指事物两种宾语的句子。
存现句;表示什么地方存在、出现或消失了什么人或事物的一种句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