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小学学困生的问题研究 开题报告
小学学困生的问题研究 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
一、开题活动简况:开题时间、地点、主持人、评议专家(课题组外专家,专家应不少于2人)、参与人员等。
时间:2014年9月26日
地点:东谷刘小学会议室
主持人:刘孝端
评议专家:刘国顺姬合根赵卫东
参加人员:秦显锋李书炎秦思华岳战强刘玉申
二、开题报告要点:题目、内容、方法、组织、分工、进度、预期成果等,要求具体明确、可操作,限3000字左右(可加页)。
4、加强教学反思,调整教育观念和行为的研究(1)学困生学习档案的建立:个人情况、家庭情况、表现情况。(2)学困生的学习评价与学校对教师的考核问题(3)对学困生教育帮助行为与效果的反思。(4)制定奖励学困生制度
2、研究的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了解前人研究的状况,包括前人做过了哪些研究,获得了哪些成果,提出了什么观点,建立了何种理论,应用情况如何,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或者有哪些新问题产生,目前又有何新进展等。
评议专家签名
年月日
五、所在单位意见
学校盖章
年月日
注:请将该申请纸质材料报送各县(市、区)教科所(教研室),局属学校报送学校。
该阶段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课题研究学校进行实验研究,形成较为成熟的理论和实践,并逐步完善提高,为扩大实验范围,推广研究成果,形成校本特色的教学做准备,同时做课题中期汇报及调整的资料准备。时间从2015年3月――2015年4月,第二部分,阶段性成果展示,完善课题的研究和实验资料的收集,时间从2015年5月――2015年6月.
题目:小学学困生问题研究
研究内容:
1、本课题以我校所有教师为研究对象,以数学、语文、英语三大学科为主,兼顾其它学科,共同参与研究.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应该拥有的特点及基本表现
形式,探索推广的措施。
3、探讨满足学困生特殊需要的策略。(1)认知领域、(2)情感领域、(3)动作技能领域
本课题的组织进度:
本课题将分为四个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5年1月――2015年2月
完成课题可行性论证,召开调研会,确定实验班级,成立课题机构,明确分工、责任,准备开题论证报告,撰写课题实施方案,确定各校子课题并完成各子课题的开题工作,做好全面实施工作的准备。
第二阶段(全面实施阶段)2015年3月――2015年6月
(2)行动研究法。针对当前课堂中学生的参与现状以及教师的引导情况,提出可行有效的引导方案与策略,不断调整、优化课堂教学模式,使行动过程成为研究过程。
(3)个案研究法。调查当前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的状况以及教师引导情况,搜集典型的案例实录,进行研究分析或进行案例反思。
(4)经验总结法。在研究过程中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及要说明的本质问题,摒弃无关的和相关不大的因素,说明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必要性、方法和途径以及影响小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外在因素,从而使经验更具有普遍意义。
二、参加本课题成员中,有省、市、县骨干教师。其中高级教师4人,小学一级教师2人。本课题组成人员分布在小学各学片各年级段,所教学科包括语文、数学、思品、自然、社会、音乐、美术、英语。这样有利于各年级段和不同学科的学习困难学生的学习研究,使本课题研究更系统化。
三、参加本课题组的成员学历层次较高,其中大专4人,中师2人。材料准备方面,我们在借鉴国内外教育工作者和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多渠道全方位地搜集资料,从本地实际出发,多方面对学生展开调查研究,使用多种实验方法和科研手段,加大科研力度。总之,我们试图通过对学习困难学生的学习研究,力争在造成学习困难的原因方面转化学习困难学生的教育科学方法和艺术途径上,做些有益的尝试,力争在这些方面走出条通向成功之路。为全体学生的健康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预期成果: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帮助学困生坚定“你行,我也能行”的信心,走出笼罩在学困生头上自卑的阴影,促使他们尽快转化,尽快脱困,取得新的进步。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改变教师在对待学困生问题上的观念,以“六个心”来转化学困生:一、了解学生,赋予爱心;二、创造机会,给予信心;三、奉献真诚,主动关心;四、平等相等,成为知心;五、改变厌学,形成热心;六、正面教育,投入耐心。
课题负责人签名:
年月日
三、专家评议要点:侧重于对课题组汇报要点逐项进行可行性评估,并提出意见和建议,限1000字左右。
课题组成员能按实施方案组织开题工作。
针对课题的研究负责者高度重视,参与国内外专家对学困生问题研究的成功经验,对参加课题组的成员进行了精心组合。
一、参加本课题组的成员,热爱教育事业,业务精,工作踏实肯干,在教学工作中勇于参与教学改革,有善于积累经验撰写教育教学论文的能力。特别是本课题组成员中老师对学习困难学生的学习曾做过一定探讨和尝试。所写的多篇关于转化学习困难学生的论文分别在省市县有一定的经验。
第三阶段(完善阶段)2015年7月――2015年8月
该阶段主要收集与课题相关的资料,整理成果,分析研究,扩大影响,做区域性的推广工作。
第四阶段(结题阶段)2015年9月
撰写研究报告并申请进行课题结题鉴定。
研究人员的分工:(1)、刘孝端:课题的组织者,负责撰写研究方案、阶段性报告、专题性总结、结题报告等总结和各种资料的收集整理。(2)、秦显锋、秦思华:负责课题理论的研究、现状分析、问卷调查设计。(3)、李书炎:负责实施方案制定及相关论文、教学反思撰写。(4)刘玉申、岳战强:负责实施方案制定及相关论文、教学反思撰写。
研究人员的分工:
(1)、刘孝端:课题的组织者,负责撰写研究方案、阶段性报告、专题性总结、结题报告等总结和各种资料的收集整理。(2)、秦显锋、秦思华:负责课题理论的研究、现状分析、问卷调查设计。(3)、李书炎:负责实施方案制定及相关论文、教学反思撰写。(4)刘玉申、岳战强:负责实施方案制定及相关论文、教学反思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