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慢性支气管炎病人的护理

慢性支气管炎病人的护理


(三)发病机制
各种病因
气道粘膜损伤,纤毛运动减退 巨噬细胞吞噬功能降低,粘液分 泌增加
粘膜、软骨萎缩,细支气管 和肺泡壁结构破坏
二、临床表现
(一)症状: 慢性咳嗽,咳痰或伴喘息
(二)体征 1.早期可无任何异常体征。 2.伴感染时双肺可闻及湿啰音
(三)分型分期
1.分型: 单纯型(咳,痰);喘息型(咳、痰、喘) 2.分期 (1)急性发作期(1周内) (2)慢性迁延期(>1月) (3)临床缓解期(>2月)
(三)临床缓解期
1.增强体质 2.避免各种致病因素 3.加强营养
六、其他护理
1.休息与活动。合理休息,缓解期适当锻炼, 增强体质,保暖。
2.饮食、排便护理。高蛋白、高热量、高维 生素、易消化饮食。
3.病情观察 4.对症护理 5.心理护理
药指导 4.定期复查
3.慢性支气管炎最突出的症状是: A.长期反复咳嗽、咳痰 B.发热胸痛 C.反复感染 D.喘息 E.咯血
4.慢性支气管炎起病、加重和复发的基本原 因是:
A.吸烟 B.呼吸道感染 C.自主神经功能失调 D.气候变化 E.大气污染
课堂小结
1. 慢支是支气管非特异性炎症。吸烟、 寒冷、呼吸道感染是最重要病因。
2. 主要症状咳、痰、喘。咳、痰、喘 每年持续三个月,连续两年或以上,排除 其他疾患,即可诊断。
3. 治疗护理重点保持呼吸道通畅,急 性发作期抗感染。
1.慢性支气管炎可分为 和 两型, 、 、 三期。
2.慢性支气管炎的主要诊断依据是 A、病史和临床表现 B、血象检查 C、肺功能测定 D、Ⅹ线检查
病例导入
结合上述病例请思考该病人: 1.为什么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 2.该病的主要病因是什么? 3.怎样治疗、护理?
四、护理诊断/问题
1.清理呼吸道无效或低效 与无效咳嗽、痰液粘稠有关。
2.体温过高 与慢支并发感染有关。
五、治疗及相关护理
(一)急性发作期 1.控制感染 2.保持呼吸道通畅
止咳祛痰 解痉平喘 排痰措施 (二)慢性迁延期(同上)
病例分析
1.诊断分析 病人有反复慢性咳嗽、咳痰病史,符合
慢支诊断标准,因没有喘息证据,属于单 纯型。近1周有严重感染,处于急性发作 期。
2、护理分析
病例分析
咳嗽、咳痰10余年,症状加重1周——保持 呼吸道通畅,观察排痰情况。
咳黄脓痰——配合应用抗生素。
发热——发热护理。
体弱——饮食、休息护理。
本病知识缺乏——健康指导。
第三章 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三节 慢性支气管炎病人的护理★
简称:慢支
概述
• 气管、支气管粘膜及 其周围组织的慢性、 非特异性炎症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一)病因(尚无确切的病因) 1.吸烟——导致慢支发生的主要因素 2.呼吸道感染——反复发作的因素 3.空气污染 4. 其他:过敏反应、营养状态、气候等 (二)诱因 呼吸道感染、气候寒冷等、刺激性气体
三、检查及诊断
(一)检查
1.胸部X片和呼吸功能检查 早期多无异常。 2、血象 伴感染时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计
数增加。 3.痰涂片或培养 感染时可获得致病菌。
(二)诊断 每年咳嗽、咳痰3个月以上 连续两年以上
排除其他已知原因的慢性咳嗽
病例导入
病人,男,65岁,咳嗽、咳痰20余 年,每年秋冬季节明显,且持续3~4个 月。近1周咳嗽加重,伴发热。查: T38℃,P116次/分,R32次/分, P130/75mmHg,双肺可闻及湿啰音。 初步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 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