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区老年服务工作

社区老年服务工作

10社工本(1)班姓名:陈日丽学号:100113020
浅谈当前社区老年服务工作
摘要:随着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省会质量不断提高,人均寿命不断延长,老年人口数量持续增加,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型社会。

随着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越多的青年劳动力流向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工作,越来越多被留在家里的空巢老人常常没有人照料,往往受着身体和精神上的折磨。

联系我国社会保障还不完善的现状,考虑到当前社会养老和社区服务还比较薄弱的实际,我们应该仍以家庭养老为主。

社区养老助老服务的管理重点应放在与家庭密切配合和分工上,共同处理好经济上赡养、生活上照料、精神上慰籍等养老工作的三个基本方面。

关键词:老龄化社会老年服务社区服务问题发展思路“社区养老服务”就是通过政府扶持、社会参与、市场运作,逐步建立以家庭养老为核心,社区服务为依托,专业化服务为依靠,向居家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保健、精神慰藉、文化娱乐等为主要内容的服务。

社区养老不是家庭养老,而是社区中的在家养老,社区养老不是社会养老,而是将机构养老中的服务引入社区,实行社区的在家养老。

相关资料显示,我国目前的老年人口近1.3亿,占世界老年人口总量的20%以上。

预计到205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2.8亿,占总人口的18.64%。

我国已进入老年型社会是不争的事实。

并且人口老龄化的趋势都市先于农村出现。

自推行计划生育这项国策以来,少生优生的政策先由城市发展到农村并且一直在进行着。

从1980年我国推行计划生育政策到现在及往后几年,退休老人的家庭,将普遍是四二一结构。

那时,都市人口的老龄化程度将会超过现在西方发达国家”。

如果老年养老体制不够完善,老年人得不到很好的关心照料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经济的发展和和谐社会的建设。

一、当前我国社区养老的现状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计划生育政策的贯彻实施,人口出生率逐渐下降,平均寿命增加,老年人及高龄老年人逐渐增加,因此带来的养老、医疗和照料的负担越来越大,使我们越来越强烈地感到老龄问题的压力。

在经济发展与社会结构转型的过程中,作为我国养老主要方式的家庭养老服务功能逐渐弱化。

同时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养老机构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不能满足广大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养老需求。

全国要求进入老年福利机构养老的老人有很大一部分因为目前各类福利院的床位极度缺乏,远远满足不了老年人的需要。

并且当前也存在养老机构总量满足不了需要和养老院利用率不高的矛盾。

因此,养老问题成为目前社会最为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

二、我国社区养老服务存在的问题
第一:家庭养老功能有“弱化”趋势。

由于家庭的小型化,子女与父母分开居住,从而形成许多“空巢”家庭或独居家庭,给照顾老年人带来不便。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医疗条件不断改善,老年人的寿命延长,高龄老人越来越多,从而出现低、中龄老人照顾高龄父母现象,老人照顾老人困难很多。

由于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提倡只生一个孩子,第一代独生子女的父母已逐步进入老年,出现一对夫妇要照顾四位老人现象,而且这种情况将逐年增多,要照料好四位老人,无论是精力还是经济能力已不大可能。

随着生产和生活的节奏加快,岗位竞争加剧,生活压力大,青年人在照顾老年人方面,已显得力不从心。

由于上述的几种原因,显而易见,家庭养老功能有“弱化”趋势。

第二:养老基础设施比较差,服务水平低。

由于收费偏高并且现有的养老机构和设施条件以及管理服务水平都达不到理想的水平,因此现有的养老设施的使用率都比较低;老年人医疗机构匮乏,形成“看病难”的现象;老年文化娱乐体育设施缺乏,适合老年人活动的场所少,导致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枯燥无味。

第三、法规政策不健全。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条件尚不发达,在这个时候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物质基础比较薄弱,国家正大力发展经济,并且需要承担“扶贫”的重大责任,因此使老人的合法权益在一定程度上得不到保障。

第四:人们的思想观念认识不到位。

面对人口老龄化的现状,一些职能部门和社区管理部门对开展和加强社区养老筑牢服务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没有意识到社区养老服务事业是反映一个社会文明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及保持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标准。

第五:社区服务专业工作人员缺乏。

目前我国养老服务业工作的大部分是一些没有接受相关专业教育和知识培训的人,严重影响社区养老服务的质量,制约着养老服务事业的发展。

三、我国社区养老服务发展思路
(一)加强政府的主导作用,提高对社区养老服务事业的投入力度
目前,我国的社区养老在很大程度上仍是一种政府行为,要求各级政府部门及其领导应该高度重视社区养老服务事业的发展,将之纳入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进一步加强社区养老事业的领导,大力投资社区老年服务事业的发展和相关设施的建设。

此外,还要增强社区自筹、机构投资和社会捐助,从而实现多方位多层次的资金筹集方式。

与此同时,还要明确社区居委会的性质,减少其行政职能,保证有足够的人力去发展社区养老服务事业。

(二)完善扶持制度
完善政府扶持,加大对老年人活动场所的投资建设力度。

在社区中对老年服务机构在规划、用地、减免费用等方面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

(三)转变对养老的思想观念。

加大对老年人精神和物质方面的关心,积极发展社区家政服务业和老年人照顾服务业,为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提供便利。

还可以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将之作为一种产业加以发展,鼓励个人和社会各企事业团体走进社区兴办各类老年人服务机构,并对那些愿意在社区建立这种服务机构的投资者给予政策上的优惠。

此外,还应积极发挥社区志愿者的作用和老年人的自我照顾能力。

(四)加强社区养老服务人员的素质建设
社区养老并不仅限于保障衣食住行这些问题,还要求对老年人的心理援助、提高老年人的精神生活的档次,老年人的需要具有多元化和多层次化的特点。

面对这些需求,要求社区服务人员必须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坚实的知识基础、过硬的主页技巧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因此,需要增加相应的培训机构,增加专业的服务人员数量并提高其素质,保证老年人能得到很好的社区照顾。

社区养老是适应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要求。

随着老年人对社区服务需求的逐渐增加,对社区照顾的依附性越来越强,社区养老服务将是城市解决老年人养老问题和适应老年人及其家庭需求的客观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我们都不能轻视社区养老的功能,而应该发挥社会各方面的功能,为社区养老服务的发展提供多方面的帮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