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远的技术原理分析PPT
跳远远度的构成图
挺身式跳远教学
• • • • •
易 犯 错 误 及 纠 正 方 法 练 习 方 法 教 学 步 骤 和 方 法 技 术 要 点 和 难 点
教 学 内 容 和 目 标
教学内容与技术要点
• 跳远的完整技术是由助跑、起跳、腾空和 落地四个部分组成的。各个部分的技术都 是跳远中不可分割的整体。 • 成绩的好坏主要是助跑速度和起跳技术决 定的,这也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当然 平稳的空中姿势和合理的落地动作,也起 着一定的作用。所有田径跳跃项目的成绩 主要取决于助跑和起跳。
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一)注意事项
1. 教学时除指出技术要点外,要抓住练习时存在的问题,反 复示范,以免混淆技术动作。 2. 教学和练习的重点应放在快速助跑和踏跳的结合上,最好 每次课都安排助跑与踏跳相结合的练习。 3. 在跑道上练习起跳,开始要求在一定范围内起跳,以后逐 步缩小踏跳区的宽度。测验时按规则进行。要充分发挥助跑速度, 不要因凑步子上板而降速。 (二)错误动作纠正 1. 助跑凑步子上踏跳板 产生原因:概念不清,以为只要踩上板起跳成绩就好, 不 知道凑步子上板会因降速而影响跳远的成绩。 纠正方法:认清凑步子上板的不良后果,练习时发现凑步子 立即指出,并检查纠正。 2. 助跑步点不准 产生原因:开始助跑姿势不固定,助跑加速跑的距离也不一 样,形成步长不稳定。 纠正方法:固定开始助跑姿势和加速距离,预先做好标志或 固定加速步数, 并注意场地和气候的变化。
起跳脚着地一刹那,由于助跑水平速度的惯性和身 体重心的作用,产生了很大的压力,近使起跳腿髋、膝、 踝关节和脊柱很快的弯屈缓冲,关节弯屈缓冲要适度, 太大、太小都会降低起跳的效果。 2. 起跳腿的蹬伸 起跳过程中,当身体重心移至起跳腿支撑点的垂直 部位时,因缓冲而被拉长的伸肌强有力的收缩,使髋、 膝、踝三个关节迅速地蹬伸,上体挺起,摆动腿的大腿 积极向前上方摆到水平位置,小腿自然下垂,完成跑跳 动作,起跳时的蹬地角大约成75゜左右。 3.起跳中的摆动动作 起跳中的摆动作是指摆动腿和两臂的摆动动作。摆 动腿和两臂摆动对提高起跳速度、加大动作幅度,尤其 是加大蹬伸力量都有重大作用。摆动中两臂摆至稍低于 肩关节时,摆臂动作突然停止;摆动腿积极向前上方摆 动。摆动的刹那,产生一个向下的力,这个力和起跳腿 的蹬地力成为合力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起跳效果。
挺身式跳远动作技术分析
• 跳 远 运 基 础
跳跃运动的力学基础
• 通常以抛射运动规 律作为田径运动的 力学基础。其和可 以分别作为人体腾 越的高度和远度的 主要部分;作为人 体腾起初速度,为人 体腾起角;为重力 加速度。
跳远运动技术原理
S1
S2 S3
(二)起跳
• 起跳的主要任务是使身体按适当的腾起角(一般为18 ゜~24゜)腾起。腾起的初速度越大,越有可能取得优良 成绩。优秀运动员的腾起初速度可达9.2~9.6米/秒,身体 重心腾起高度可达50~75厘米。起跳时,从脚掌着地到离 地的过程中,身体重心向前移动的距离约1米左右,起跳 时间为0。1-0。13秒。起跳过程可分着地、蹬伸(退让) 和摆动三部分。 1. 起跳脚着地 起跳是高速助跑的情况下完成的,在助跑的最后一步 就准备起跳,为了加快起跳速度,起跳腿的大腿在前摆时 抬得比短跑时低些,要积极下压,几乎是伸直腿快速着板。 着地时起跳脚先以脚跟触及地面,并迅速转为全脚掌支撑。 起跳脚着地时,起跳腿与地面的夹角大约为65゜~70゜。 起跳脚的着地点大约在身重心投影前30~40厘米的地方。 太远,会产生制动,那样虽然能获得较大的腾起角和跳跃 高度,但损失水平速度较高;过近,会缩短起跳蹬地用力 的距离,减少作用力的时间,降低腾空高度,影响起跳的 效果。
C
B
D
A
(四)落地
正确的落地动作,有利于提高跳成绩。落地方法有 向前和侧倒两种。当脚跟触地的一刹那,前脚掌下压, 并屈膝前移重心,身体随惯性前倒,或当双脚落地后, 一脚支撑,一脚放松,身体向放松腿一侧侧倒落地。落 地动作可分解为三部分: 1. 着地前两腿屈膝高抬,膝关节向胸部靠拢,上 体不要过于前倾 2. 即将着地时膝关节迅速伸直,使小腿前伸,以 足跟先触及地面。 3. 在脚跟触及地面的刹那,立即屈膝或迅速挺腹, 使身体重心迅速移过落点
中国古代跳远发展史
• 中国古代没有“跳跃”一词,但的确有与之相近的运动,譬如 “拔距”“距跃”“曲踊”等。“拔距”也称“距跃”或“超 距”,是春秋战国时期车,骑兵主要练习的跳跃项目,要求在较 短的距离内上奔驰的战车并跃上。“曲踊”则是步卒练习的跳跃 项目,要求士兵由跪坐姿势迅速变为站立姿势。《左传》记载了 鲁哀公八年(公元前48年)三月吴国攻打鲁国时,鲁国大夫微虎 准备对吴军进行一次夜袭反击。他精选了一批勇敢善战而又擅长 跳跃的兵士,在帐前设置了一个标志,凡能三次跃起过者就可以 入选,结果选出了三百壮士,其中包括孔子的学生冉有。晋国的 大将魏集在受伤的情况下,能“距跃三百,曲跃三百”练兵的情 况。“投石超距”练兵的情况。“投石”是一种投掷石块的活动。 战国以后,历代领军 将官很重视士兵的跳跃训练,有不少将 领身先士卒,如《后汉书》记载的名将甘延寿,能“超逾羽林亭 楼”,并能将重12斤的石块投二百步之外.宋代杰出的诗人辛弃 疾为参加抗金斗争,常进行负重跳跃,跑步等锻炼.
(二)腾空挺身动作练习 1. 原地做腾空动作的模仿练习。 2. 原地上一步起跳,在落地前快速完成腾空动作。 3. 4~6步助跑后跳后做摆动腿练习。小腿微向前、 向下、向后摆动,膝关节放松,落地后继续向前跑进。 4. 利用踏跳板(台),4~6步助跑起跳做腾空动 作。 5. 不用踏板做练习4,要求把注意力集中在做腾 空动作上。 (三)落地动作练习 1. 4~6步助跑跳远,落地前做伸小腿动作,不要 怕后坐。 2. 6~8步助跑跳远,落地前做伸小腿动作,脚落 地刹那,迅速做屈膝或挺腹动作,避免后坐。
• 丈量步点一般采用从踏板开始反方向跑的方法, 在跑至一定步数时踏跳跃起,踏跳点就是助跑起 点,然后向沙坑方向助跑,校正步点。 正确的踏板是取得优良成绩必不可少的,也 是助跑技术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所以在丈量步点 时,可在最后6~8步的地方设立第二标志点,以 利于正确踏板。这几步助跑一般同学为了踏上板 往往故意拉大或缩小步长,这会破坏助跑的节奏, 影响速度的发挥和起跑的效果。 在测试或比赛时,助跑的距离要根据跑道的 性质、硬度、气候和个人身心状况等进行调整。
(三) 腾空
跳远时的腾空动作是为了维持身体的平衡从而推迟 落地时间,并为落地创造有利的条件。腾空初期的姿势 一般称"腾空步"。"腾空步"后空中动作有三种:即蹲踞 式、挺身式和走步式。蹲踞式比较易学,一般在中学都 已学过,走步式对身体素质的要求比较高,一般不易学, 因些学习挺身式比较适当。 1. 挺身式的优点 挺身式跳远的空中挺身动作,能使体前肌拉长,有 利于收腹举腿和伸腿落地,同时也可较好地避免蹲踞式 跳远时身体易绕横轴向前回旋而过早落地的缺点。 2. 挺身式的动作过程 挺身式跳远的空中动作在"腾空步"后即开始,但"腾 空步"保持的时间比蹲踞式短。"腾空步"后展髋放下摆动 腿,同时两腿继续向后摆动,在空中形成挺身姿势,而 后收腹举腿,两臂向上向前、向下向后摆动,准备落地。
B
A
C
F
D
E
练习方法
(一)起跳 1. 原地模仿起跳练习。在确定起跳腿后,原地做起 跳练习,摆动腿和两臂的摆动和起跳腿蹬地要同时,协调 一致。 2. 从走步到慢跑连续做起跳练习。原地起跳动作比 较正确后,再在走步中做,然后慢跑3~4步连续做起跳练 习(可集体在跑道或平整的场地上进行练习)。 3. 4~6步助跑起跳,用摆动腿落入沙坑,而后随惯 性向前跑进,注意不能用踏跳腿落地,以免踏跳腿负担过 重。 4. 同上练习,起跳后用头触及或手摸高悬物。 5. 中、远程助跑起跳练习
古希腊五项运动
• 与古代军事相关的跑,跳跃,投掷几乎在世界各地 都有.公元前8世纪古希腊盛行的五项运动包括跑 (约192米至196米),跳远(手持重物)掷标枪,掷铁 饼.当时的铁饼是石制手工劳动 ,后来改用金属,规 格也不一样,直径为16.5厘米至34厘米,重量是 1.25公斤至5.7公斤,现代铁饼是古代15个铁饼的 平均数.标枪的重量比打仗用的轻,木制,与人等长, 食指粗,标枪手握部位缠有皮条,投掷时食指和中 指插入其中,以利远投.
(一)助跑
2. 加速跑的方法 起跑后的加速方法也有两种:一种是积极加 速,从助跑一开始就用力跑,步频快,用逐步增 加步长提高速度。用这种方法可较快取得高速度, 助跑距离较短;另一种是逐步加速的方法,与一 般加速跑相似,开始步频较慢,在逐步加大步长 的同时提高步频。 它的加速时间较长,加速过 程比赛均匀,助跑距离较长。采用何种方法助跑, 可根据个人习惯而定。但不论采用哪种方法,都 要在起跳前获得高速度,并有助于正确踏板和起 跳。
教学步骤和方法
• (一)助跑 • (二)起跳
• (三) 腾空
• (四)落地
(一)助跑
跳远的助跑是为了获得较高的水平速度, 并为快速积极的起跳作准备。 1. 助跑的开始姿势 助跑的开始姿势有两种:一种是从静 止状态开始,类似“站立式”起跑姿势, 两脚可前后或左右开立,从静止状态开始 助跑,第一步的步幅和速度要力求稳定, 这有利于步点的正确性。另一种是从行进 间开始,先走或慢跑几点踏上起点,而后 开始加速跑,这种方法的助跑动作比较放松 自然。
跳远简介
• 解放前我国的跳远水平很低,男子纪录是6.91米, 女子纪录是5.06米。解放后,跳远的技术水平和 运动成绩不断提高,目前女子全国纪录是7.03米, 男子全国纪录是8.40米。 从跳远技术的发展来看,有一个由简单到复 杂的过程。最初是简单的蹲踞式,以后有了挺身 式,又有了走步式。今天的跳远技术,正向着快 速的助跑、迅速而有力的起跳和较高的跳跃高度 方向发展,运动员必须具备全面和良好的身体素 质,熟练而准确地掌握先进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