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程地质课件

工程地质课件

• (2)粘土岩 • (3)化学岩
• 3.变质岩的鉴别方法 • 鉴别变质岩时,可以先从观察岩石的构造开始。根 据构造,首先将变质岩区分为片理构造和块状构造的 两类。然后可进一步根据片理特征和主要矿物成分, 分析所属的岩类,确定岩石的名称。

粗粒辉长岩
花岗岩
流纹岩,属于酸性喷出岩。
安山岩,属于中性喷出岩。
结 构 构 造 成 因
多具片理构造 由先成的岩浆岩、沉积岩 和变质岩,经变质作用而 形成
• (二)三大岩类的肉眼鉴别 • 1.岩浆岩的鉴别方法
• (1)先看岩石整体颜色的深浅。
• • • • (2)分析岩石的结构和构造。 (3)分析岩石的主要矿物成分,确定岩石的名称。 2.沉积岩的鉴别方法 鉴别沉积岩时,可以先从观察岩石的结构开始,结 合岩石的其他特征,先将所属的大类分开,然后再 作进一步分析,确定岩石的名称。 • (1)碎屑岩



• •
图1-4 岩浆岩的产状
• • • • • • •
(1)岩基: (2)岩株: (3)岩盘: (4)岩床: (5)岩脉: (一)岩浆岩的矿物成分及化学成分 组成岩浆岩的矿物根据颜色可分为浅色矿物和深色矿 物两类 • 岩浆岩的矿物成分是岩浆化学成分的反映。岩浆的化 学成分相当复杂,但含量高,对岩石的矿物成分影响 最大的是SiO2,根据SiO2的含量,岩浆岩可分下面 几类:
• • • • • • • • • • •
(2)变余结构: (3)碎裂结构: 3.构造 变质岩的构造是指岩石中矿物在空间排列关系的外貌 特征。 (1)片理状构造 ①板状构造: ②千枚状构造: ③片状构造: ④片麻状构造: (2)块状构造 (五)变质岩的分类及常见的变质岩
变质岩根据其构造特征分为:片理状岩石类和块状岩石 类,(表1-5)。

a
b
c
图1-8 层理类型

(a) 水平层理;(b) 斜层理;(c)交错层理
• 层与层之间的界面称为层面。在层面上有时可以看 到波痕、雨痕及泥面干裂的痕迹。上下两个层面成 分基本相互一致的岩石,称为岩层。它是层理最大 的组成单位。一个岩层上下层面之间的垂直距离称 为岩层的厚度。(如图1-9所示)。

• (三)岩浆岩的分类和常见的岩浆岩 • 1.岩浆岩的分类
• 二、沉积岩
• 由沉积物固结变硬而形成的岩石就是沉积岩。沉积 岩占地壳岩石总体的5%,它是三大岩石中在地表分 布最广泛的,占地壳表面积的75%。沉积岩的形成 有两种途径:一是在地表条件下,由风化作用或火 山作用的产物经机械搬运、沉积、固结成岩,以这 种方式形成的沉积岩称碎屑岩。二是在地表常温、 常压条件下由水溶液沉淀而形成化学岩,然而自然 界大多水盆地化学沉淀过程中都有生物参与,所以 通常又称生物化学岩。 • (一)沉积岩的物质组成 • 1. 碎屑物质 • 2.粘土矿物 • 3.化学沉积矿物 • 4.有机质及生物残骸 • 5.胶结物
• (1)酸性岩类:
• • • • • • •
• • • •
(2)中性岩类: (3)基性岩类: (4)超基性岩类: (二)岩浆岩的结构与构造 1.结构 岩浆岩的结构是指组成岩石的矿物的结晶程度、晶 粒大小、形状及其相互结合的情况。 (1)全晶质结构:岩石全部由结晶的矿物颗粒组 成(如图1-5所示)。 粗粒结构(>5mm) 中粒结构(5-2mm) 细粒结构(2-0.2mm) 微粒结构(<0.2mm)
工程地质学
• •
刘红军

五邑大学土木建筑学院
绪论
• 一、工程地质学的研究对象 • 工程地质学主要是用来研究各种建筑区 域的工程地质条件,解决工程地质问题, 以及人类的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 工程地质学是介于地质学与工程学之间 的一门独立的边缘交叉学科。是地质学的 一个分支。 • 工程地质学包括工程岩土学、工程地质 分析、工程地质勘察三个基本部分。
• 一、岩浆岩(火成岩)
• 岩浆岩是由岩浆冷凝形成的岩石 。 (见下页图) • 依冷凝成岩浆岩的地质环境的不同,将岩浆岩分三 大类: • (1)深成岩: • (2)浅成岩: • (3)喷出岩:
• 岩浆岩的产状可以反映岩体空间位置与围岩 的相互关系及其形态特征。岩浆岩产状大致 有下列几种(如图1-4所示)。
• •
图1-5 岩浆岩按结晶程度划分的三种结构 1—全晶质结构;2—半晶质结构;3—非晶质结构
• 岩石中的同一种主要矿物,其结晶颗粒如大小悬殊, 则称为似斑状结构。 • (2)半晶质结构:岩石全部由结晶的矿物颗粒和部 分细晶的玻璃质组成(如图1-5所示)。 • (3)非晶质结构 :
• 2.构造 • 岩浆岩的构造是指矿物在岩石中的组合方式和空间分 布情况。 • (1)块状构造: (2)流纹状构造: • (3)气孔状构造: (4)杏仁状构造:
• • • • •
(2)泥质结构 (3)结晶结构 (4)生物结构 2.沉积岩的构造 沉积岩的构造是指其组成部分的空间分布及其相互 间的排列关系。沉积岩最主要的构造是层理构造。 • 层理分为各种不同的形态类型,如常见的有水平层 理(如图1-8a所示)斜层理(如图1-8b所示),交 错层理(如图1-8c所示)等。
沉 积 岩
变 质 岩
主要矿 物成分
次生矿物占主要地位,成分单 除具有变质前原来岩石的 一,一般多不固定。常见的有 矿物,如石英、长石、云 石英、长石、白云母、方解石、 母、角闪石、辉石、方解 白云石、高岭土等 石、白云母、高岭土等外, 尚有经变质作用的矿物, 如石榴子石、滑石、绿泥 石、蛇纹石 以碎屑、泥质及生物碎屑结构 为特征。部分为成分单一的结 晶结构,但肉眼不易分辨 具层理构造 主要由先成岩石的风化产物, 经压密、胶结、重结晶等成岩 作用而形成 以变晶结构等为特征


图1-10 变质岩的类型示意图
1-动力变质岩;2、3-接触变质岩;4-区域变质岩
• • • • • • • •
(二)变质作用的主要类型 1.接触变质作用 2.动力变质作用 3.区域变质作用 (三)变质作用的因素 1.高温: 2.高压: 3.新的化学成分的加入
• (四)变质岩的主要特征
• 1.矿物成分: • 2.结构: • (1)变晶结构:
紫色萤石和毒砂共生
水晶和紫色萤石共生
绿萤石方解石和黄铁矿共生
水晶与黑钨共生
镜铁矿和水晶
绿色萤石和方解石
苦瓜皮状萤石伴有方铅矿
白色绒毛状石英晶体上生成葡萄状紫色 萤石
镜铁矿和水晶
镜铁矿和水晶
辰砂
水晶和闪锌矿
八面体绿萤石表面呈细水重晶状
猫眼石
祖母绿宝石(绿柱石)
毒砂和水晶
• •

图1-9岩层的几种形态
(a) 正常层;(b) 夹层;(c) 变薄;(d) 尖灭;(e) 透镜体
• 在沉积岩中还可看到化石 • 沉积岩的层理构造、层面特征和含有化石是沉积岩 在构造上区别于岩浆岩的重要特征。 • (三)沉积岩的分类及常见的沉积岩

• •
三、变质岩
变质岩的成因 地壳中的原岩受到温度、压力及化学活动性流体 的影响,在固体状态下发生剧烈变化后形成的新 的岩石称变质岩(如图1-10所示)。




图1-1 常见矿物的晶体形态 a)正长石;b)斜长石;c)石英;d)角闪石;e)辉石;f)橄榄石;g)方解 石;h)白云母;i)石膏;j)绿泥石;k)云母;l)黄铁矿;m)石榴子石

金刚石

石墨
3、集合体外形
• 钟乳状
• 钟乳状
• 晶簇桩
• (二)矿物的光学性质 • 1.颜色 • 矿物的颜色是指矿物对可见光波的吸收作用所引 起的。 • (1)自色:是矿物本身固有的颜色。 • (2)他色:是矿物混入了某些杂质所引起的,与矿 物的本身性质无关。 • (3)假色:由于矿物内部的裂隙或表面的氧化薄膜 对光的折射、散色所引起的。(条痕) • 2.光泽:是矿物表面对可见光的反射能力。 • (1)金属光泽: • (2)半金属光泽: • (3)非金属光泽: • 3.透明度
• • • • •
• • • • • • •
(二)沉积岩的结构与构造 1.沉积岩的结构 . (1)碎屑结构 按碎屑粒径的大小,可分为: ①砾状结构 碎屑粒径大于2mm。碎屑形成后未经 搬运或搬运不远而留有棱角者,称为角砾状结构; 碎屑经过搬运呈浑圆状或具有一定磨圆度者,称为 砾状结构。 ②砂质结构 碎屑粒径介于2~0.05 mm之间。 ③粉砂质结构:碎屑粒径介于0.05~0.005 mm。 按胶结物的成分,可分为: ①硅质胶结 ②铁质胶结 ③钙质胶结 ④泥质胶结
• • • • • • • • •
透明度是指矿物透过可见光波的能力, (1)透明的: (2)半透明的: (3)不透明的: (三)矿物的力学性质 1.硬度 硬度是指矿物抵抗刻划、研磨的能力。 2.解理 解理是指矿物受打击后常沿一定方向裂开,并形成光 华平面的性质。



图1-2 方解石的三组解理
图1-3 石英的贝壳状断口
毒砂
镜铁矿和水晶
电气石 柱状单晶
黑钨和白水晶包黑色皮
金刚石
黄金矿块
黄铁矿和水晶
闪锌矿
黄铁矿
方铅矿
自然金
自然铂
自然硫
自然砷
自然铜

第二节 岩石
• 岩石是地壳发展过程中,由一种或多种矿物组成的, 具有一定规律的集合体。 (见下页图)有单矿岩和 复矿岩。 • 按其成因可将地壳的岩石分为三大类:岩浆岩、沉 积岩和变质岩。
• 第一节 造岩矿物
• 矿物是组成岩石的基本单位,也是组成地壳的基本 • 物质,它是在各种地质作用下形成的具有一定的化 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单质和化合物。
• 一、矿物的一般知识
• (1)原生矿物: (2)次生矿物: (3)变质矿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