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简介《周易》也称《易》、《易经》,在我国在天下的影响都极为深远,但倒是秦汉后直至本日无人真正懂得的上古文籍。
《周易》是占卜之书,其外层神秘,而内蕴的哲理至深至弘。
作者应是筮官,经多人完成。
内容广泛记录了西周社会各方面,包含史料价值、思想价值和文学价值。
以前的人们对自然与人生变幻规律的认识模式,从没有超越阴阳八卦的思维框架。
相传龙马驮“河图”出现在黄河,上古圣人伏羲始作八卦;《史记》又称“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一说伏羲重卦,有说神农),并作爻辞(或谓周公);后至春秋,又有孔圣作“十翼” 之说,世称人更三圣,世历三古”(《汉书艺文志》)。
《周易》分为经部和传部,经部之原名就为《周易》,由六十四卦卦象及相应的卦名、卦辞、爻名、爻辞等组成,(《周易》共有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因而相应的也有六十四则卦辞和三百八十四则爻辞。
由于《乾》《坤》两卦各有"用九"和"用六 "的文辞,故将其并入爻辞之中,即总计三百八十六则爻辞)。
是对四百五十卦易卦榜样象义的透露和相应休咎的判别,而传部含《文言》、《彖传》上下、《象传》上下、《系辞传》上下、《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共七种十篇,因其阐明经文大义,如本经之羽翼,故汉人称之"十翼 ",后代统称《易传》。
是孔门高足对《周易》经文的注解和对筮占原理、功效等方面的阐明。
根据《周易》取名的名人举例周易,被称为五经之首。
以易经取名字,不仅大气,而且有趋吉避凶之意义。
以下稍微举几例。
1 、尉健行,健行二字出于《易经》的<乾卦>,原句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尉健行简介:曾经担任中央组织部部长、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北京市委书记、中央政治局常委。
2003 年以 72 岁高龄退休。
2、蒋中正,字介石。
中正与介石出自《易经》的<豫卦>的六二爻,原句为:“介于石,不终日,贞吉。
《象》曰:‘不终日贞吉',以中正也。
”3 、王安石,字介甫。
字中一个“介”字,名中一个“石”字,出自《易经》的<豫卦>的六二爻,原句为:介于石,不终日,贞吉。
”王安石名字出自《易经》为经史学界所考证!王安石简历:二十六岁担任鄞县知县(县长),三十一岁升任舒州知州(市长),三十七岁升任常州知州(市长),四十七岁担任江宁府知府(南京市长),四十九岁摄宰相政务,五十岁起担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相当于国务院总理)。
4、吕蒙正,字圣功。
名字出自《易经》之<蒙卦>,原句为:“蒙以养正,圣功也”。
吕蒙正简历:北宋时考中状元,先后担任升州通判(副市长),参知政事(副总理),户部尚书(财政部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总理)。
一生三次担任宰相。
5、陈诚,字辞修。
名字出自《易经》之<文言>,原句为:“君子进德修业。
忠信所以进德也。
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
” 陈诚简介:陆军一级上将、台湾省主席、行政院长(相当于总理)、中华民国副总统。
6、莫文蔚,莫文蔚名字的来历,根据莫文蔚的父亲莫天赐说:“我引经据典,文蔚两字可追溯至《易经》的<革卦>:君子豹变,其文蔚也。
莫文蔚人如其名,明白艺人必须顺应潮流,不断更新自身的形象,一如花豹的斑纹,随着时间,愈变愈美。
”7、王十朋,名字出处:《易经》之<损卦>,原句为:“六五,或益之十朋之龟,弗克违,元吉。
象曰:六五元吉,自上佑也。
” 王十朋简介:状元出身,先后出任:饶州知州(相当于今日之市长)、夔州知州、湖州知州、泉州知州,官声清廉,南宋一代名臣。
8 、黄裳,名字出处:《易经》之 <坤卦 >,原句为:“六五,黄裳元吉。
象曰:黄裳元吉,文在中也”。
黄裳简介:状元出身,官至礼部尚书(教育部长兼文化部长)。
9 、章含之,名字出处《易经》之<坤卦>,原句为:“六三:含章,可贞。
或从王事,无成有终。
” 章含之简介:章士钊之女,担任外交部亚洲司副司长,前外交部长乔冠华之妻。
10 、陆羽,字鸿渐。
名字出自《易经》之<渐卦>,原句为:“上九,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吉。
”陆羽,被后世奉为茶圣。
11 、高行健,名字出处:《易经》的<乾卦>,原句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 高行健简介:当代剧作家、作家、翻译家、导演。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法籍华人。
12 、日本最有作为的天皇,明治天皇,明治二字出自《易经》的<说卦传 >,原句为:“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
含义为向着光明治理天下,故称明治天皇。
13 、大正天皇,明治天皇之子,大正二字出自《易经》之<临卦>,原句为:“大亨以正,天之道也”。
根据《周易》起名的名句家长在用《周易》给小孩起名时,可以从以下名句中找出单个的字,词组以及提炼以下名句的主要内容找到适合的名字。
1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坤卦)随风巽,君子以申命行事(巽卦)渐雷震,君子以恐惧修省(震卦)善如水,君子以作事谋始(坎卦)火同人,君子以类族辨物(离卦)步泽履,君子以辨民安志(兑卦)艮山谦,君子以裒多益寡(艮卦)2 、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乐则行之,忧则违之,确乎其不可拔。
《乾文言》3、庸言之信,庸行之谨,闲邪存其诚,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
《乾文言》4、《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周易•系辞下》5、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乾文言》6、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
《乾•文言》7、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坤相》8 、隐恶扬善,顺天休命。
9、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敬义立而德不孤。
《坤文言》10 、括囊无咎无誉,盖言慎也。
《坤文言》11 、蒙以正养,圣功也。
《蒙彖》12 、君子以果行育德。
《蒙象》13 、慎言语,节饮食。
14 、天道下济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
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
谦,尊而光,卑而不可逾,君子之终也。
《谦彖》15 、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
《谦象》16 、君子以向晦入宴息。
《随象》17 、不事王侯,高尚其事《蛊上九》彖》18、 刚健笃实辉光,日新其德。
《大畜 彖》 19、 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
《大畜 象》 21、君子以独立不惧,遁世无闷。
《大过 象》 22 、君子以虚受人。
23、 天地之道,恒久而不已也。
《恒 彖》24、 君子以立不易方。
《恒 象》 25、 君子以非礼弗履。
《大壮 象》 26 、君子以自昭明德。
《晋 象》27 、女正位乎内,男正位乎外,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也。
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
人 象》28 、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
《家人 象》 29 、君子以同而异。
《睽 象》 30 、君子以反身修德。
《蹇 象》 31 、见险而能止,智矣哉。
《蹇 彖》 32 、君子以惩忿窒欲。
《损 象》33 、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益 象》 34 、君子以顺德,积小以高大。
《升 象》 35 、困而不失其所亨,其唯君子乎!《困 彖》 36 、君子以致命遂志。
《困 象》 37 、君子以正位凝命。
《鼎 象》 38 、君子以恐惧修省。
《震 象》39 、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
《艮 彖》40 、君子以思不出其位。
《艮 象》41 、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息,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丰 42 、君子以朋友讲习。
《兑 象》43 、君子以行过乎恭,丧过乎哀,用过乎俭。
《小过 象》 44 、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
《既济 象》 45 、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
《系辞上》 46 、有孚惠心,勿问元吉,有孚惠我德。
47 、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系辞上》 48 、君子之道,或出或处,或默或语。
《系辞上》 49 、劳尔不伐,有功而不德,厚之至也!《系辞上》 50 、谦也者,致恭以存其位者也。
《系辞上》 51 、慢藏诲盗,冶容诲淫。
《系辞上》 52 、几事不密则害成。
《系辞上》53 、备物致用,立成器以为天下利,莫大乎圣人。
《系辞上》 54 、探赜索隐,钩深致远。
《系辞上》 55 、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系辞上》56 、形而上者谓之道。
形而下者谓之器。
《系辞上》57 、神而明之,存乎其人;默而成之,不言而信,存乎德行。
《系辞上》 58 、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
《系辞下》 59 、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系辞下》60 、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小人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以恶小为无 伤而弗去也,故恶积而不可掩,最大而不可解。
《系辞下》61 、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
《系辞下》62 、君子上交不谄,下交不渎。
《系辞下》63 、君子知微知彰,知柔知刚,万夫之望。
《系辞下》64 、物不可穷也,故受之以《未济》终焉。
65 、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66 、君子以教思无穷,容保民无疆。
其他《周易》名句以下《周易》的名言,也可以作为起名的参考。
1 •潜龙勿用。
《乾初九》2 .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乾九三》3 •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贞。
首出庶物,万国咸宁。
《乾彖》4 •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
5 •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
6 •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禾幽足以合义,贞固足以干事。
《乾文言》7 •不易乎世,不成乎名。
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
乐则行之,忧则违之。
《乾文言》8 .庸言之行,庸行之谨,闲邪存其诚,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
《乾文言》9 •君子进德修业。
忠信,所以进德也。
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
《乾文言》10 •知至至之,可与言几也。
知终终之,可与存义也。
《乾文言》11 •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
《乾文言》12 •上下无常,非为邪也。
进退无恒,非离群也。
《乾文言》13 .君子进德修业,欲及时也。
《乾文言》14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乾文言》15 •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
《乾文言》16 •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不言所利,大矣哉!《乾文言》17 •君子以成德为行,日可见之行也。
《乾文言》18 •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辨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
《乾文言》19 •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
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
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乾文言》20 •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乾文言》21 •坤厚载物,德合无疆。
《坤彖》22 •含弘光大,品物咸亨。
《坤彖》23 •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坤文言》24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坤文言》25 •能经众正,可以王矣。
26 •君子黄中通理,正位居体,美在其中,而畅于四支,发于事业,美之至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