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矿山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培训精品PPT课件

矿山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培训精品PPT课件


2.法律的特征

(1)法律是统治阶级的国家意志,
是通过国家政权表现出来的统治阶级的意
志。

(2)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即有

②安全第一是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统帅和灵
魂,没有安全第一的思想,预防为主就失去了思想支撑,
综合治理就失去了整治依据;

③预防为主是实现安全第一的根本途径,只有
把安全生产的重点放在建立事故隐患预防体系上,超前
防范,才能有效减少事故损失,实现安全第一;

④ 综合治理是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手段
和方法。
事故隐患上,而不是被动的去应付事故。再者每个领 域的安全生产又各具特点,需要防治手段的多样化, 所以安全生产必须通过法律的、经济的、行政的、教 育的多种形式和手段进行综合治理。

实践证明,综合治理是落实安全生产方针政策、
法律法规的最有效手段。

(4)三者之间的关系

①安全生产方针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
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抓住安全生产工作中的 主要矛盾和关键环节,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 手段,人管、法治、技防多管齐下,并充分发挥社会、 职工、舆论的监督作用,有效解决安全生产领域的问
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主体多元化, 不同利益主体对待安全生产的态度和行为差异很大, 需要因情制宜、综合防范;安全生产涉及的领域广泛, 形成事故隐患的原因是多种因素交织在一起的,所以 我们安全工作的立足点必须始终放在预防事故和治理
观。它体现人们对安全生产的价值取向,也体现人们对
人类自我生命的价值观。人的生命是至高无上的,每个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要珍惜生命、爱护生命、保护生命。
事故意味着对生命的摧残与毁灭,因此,生产活动中,
应把保护生命的安全放在第一位。第二层面,协调观,
即生产与安全的协调观。任何一个系统的有效运行,其
前提是该系统处于正常状态。因此,“正常”是基础,
是前提。从生产系统来说,保证系统正常就是保证系统
安全。安全就是保证生产系统有效运转的基础条件和前
提条件,如果基础和前提条件不保证,就谈不到上有效
运转。因此,当生产与安全之间发生矛盾时,必须把安
全放在第一位。

(2) 预防为主,是实现安全生产的最
有效的措施,对事故要积极预防、主动预防,
在每项生产活动中,首先要考虑安全因素,要

3.我国安全生产方针的内涵

(1) 安全第一,就是在生产过程中把安
全放在第一重要的位置上,切实保护劳动者的生
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安
全第一,是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构
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以人为本,在
各项工作的首位。从业人员更应该树立以人为就
必须珍爱人的生命,要始终把人的生命安全和健
点、性质,而且提出了安全生产工作的目
标、方式,实际上也是对安全生产工作经
验的总结。“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党
和国家的一贯方针。• Nhomakorabea2.我国安全生产方针的历史由来:

1952年,第二次全国劳动保护工作会议提
出了劳动保护工作必须贯彻安全生产的方针;
1957年全国劳动安全监察工作会议正式提出安全
生产工作必须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普遍的发展规律,那就是事故形成的初始阶段,
力量小,发展速度慢,这个时候消灭该事故所花
费的精力最少,成本最低。根据这个规律,消除
事故的最好办法就是消除隐患,控制隐患转化为
事故的条件,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因此,应
把预防方法作为事故控制的主要方法。

(3) 综合治理,是指适应我国安全生产形势
的要求,自觉遵循安全生产规律,正视安全生产工作
1958年初,全国安全生产委员会正式将“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作为安全生产方针;2002年颁布
的《安全生产法》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安全生产
管理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2006年3月14日,第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安全生
产12字方针,即“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
理”,使我国安全生产方针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健全安全法制、提高安全科技水平、落实安全
责任、加大安全投入,构筑坚固的安全防线。

“预防为主”体现了人们在安全生产活动
中的方法论,事故是由隐患转化为危险,再由危
险转化而成。因此,隐患是事故的源头,危险是
隐患转化为事故过程中的一种状态。要避免事故,
就要控制这种“转化”,严格说,是控制转化的
条件。那么,什么时候控制最有效?事物有一个
康放本的思想,时刻把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
全和健康做为大事;科学发展,就必须安全发展;
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构建安全社会。坚持安全
第一的方针,对于捍卫人的生命尊严、构建安全
社会、促进社会和谐、实现安全发展具有十分重
要的意义。

“安全第一”体现了人们对安全生产的一种理
性认识,这种理性认识包含两个层面。第一层面,生命
经常检查隐患,找问题、堵漏洞、防微杜渐、
防患于未然,自觉形成一套预防事故保证安全
生产的制度,把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就
是要把安全生产工作的关口前移,超前防范,
建立预教、预测、预想、预报、预警、预防的
递进式、立体化事故隐患预防体系,改善安全
状况,预防安全事故。在新时期,预防为主的
方针又有了新的内涵,即通过建设安全文化、
(2)狭义的法律专指享有国家立法权的国
家机关,按照法定程序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3)安全生产法律是调整生产过程中所产
生的同劳动者的安全和健康以及生产资料和社会
财富安全保障有关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总 和。它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行为准则之一,是
对有关生产过程中有关法律、规程、条例和规范 的总称。


只有不断健全和完善综合治理工作机制,才能
有效贯彻安全生产方针,真正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落
到实处.不断开创安全生产工作的新局面。
第二节 矿山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 一、安全生产法律

1.法律的概念

(1)广义的法律就是法,是由国家制定的,
它反映了统治阶级的意志,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
实施的行为规范总和。

矿山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安全培训讲座
矿山企业安全生产管理 2011年4月
• 第一部分 与矿山企业相关的安全生产法 律法规
• 第一节 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

1.安全生产方针是党和国家对安
全生产工作的总要求,是安全生产管理的
总指针,是安全生产工作的方向,是企业
安全管理和政府、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的共同方针。它不仅概括了安全生产的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