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男西装的设计
Y板纸样之二,肩宽增幅小,侧片增幅大
在加省六开身版型基础上完成 此板型适合偏胖的标准体
欧板纸样设计 欧板适应挺腹、弓背、溜肩的体型特征。 在加省六开身基础上 前片做撇胸2cm 后片做弓背0.5cm
加省六开身的欧版设计
运动西装和调和西装
三种开身和三种板型在各种西装格式中都适用。
运动西装纸样设计
在加省六开身的基础上 肚省位置下移距袋口2cm
贴袋比例增大,比标准袋口大2cm
驳点提升1个扣位,作三粒扣处理
调和西装纸样设计
在六开身的基础上 复合贴袋比例增大, 比标准袋口大2cm 驳点提升1个扣位, 作三粒扣处理 其他局部设计根据猎 装功能要求完成设计
调和西装袖子纸样处理
采用通用两片袖 袖肘部设麂皮补丁
翻领结构中:领底线倒伏量=x+领面与领座差
x:领底线零曲度状态线与驳口线的平行线之间的距离
驳点越高x值越大,倒伏量也就越大,反之就越小。
平 驳 领
平驳领尺寸设计配比关系ຫໍສະໝຸດ 后领座宽<后领面宽1cm; 后领面宽
翻领角宽
翻领角 < 驳领角宽 翻领角和驳领角之间的夹角
90°
驳领串口线+驳领角宽=3×翻领角宽+1 领座 < 领面 ≈ 领角 < 驳领角 < 驳领串口线
袖 子
定尺寸来历:
由基本纸样的封闭结构自然形成的。
袖肥的确定:
由公式 (
AH 3)cm 确定 2
基
本
尺
寸
表
号
型
背长 43
净胸围 88
成衣胸围 108
袖长 59.5
170/88A
四
开
身
两
粒
扣
三种版型的基本形式——西装的基本型
集中反映了西装类纸样的共同特点。
后中线处向外追加1cm松量(前身处减去)
单排1粒、2粒扣的款式: —— 不扣纽扣则随意、休闲; —— 扣上1粒扣则庄重; —— 将2粒扣全扣上则不标准;
◆
单排3粒扣:
—— 纽扣都不扣则随意、休闲自然; —— 扣中间1粒的表示正统; —— 扣上面2粒的表示庄重; —— 全扣上的则不标准;
◆
单排4粒扣:
—— 纽扣都不扣的表示随意、休闲; —— 扣上面1或2粒的表示时髦; —— 扣上面3粒的表示正统; —— 全扣则不标准。
,对襟马褂与长衫外套搭配,称为近代中式礼服。
西服所用辅料:主要讲究柔软、滑爽、透气、保健、卫生、
抗湿、吸汗、抗皱力强、弹性好、耐牢;其伸缩率也应该 和面料相吻合,不破坏西服设计所追求的立体效果。
工 艺 款 式 的 文 化 性
西服的不同工艺款式,传递着不同的心理情感和物质功 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平驳领是普通型(平常随意); ◆
戗驳领是正统型(庄重大方)
X型是通过平衡增加收腰同时加大摆量完成;
Y型是通过切展平移增加肩宽,同时收紧下摆 完成; O型为欧板造型,以挺腹、弓背、垂肩为造型 对象,纸样设计是在加省六开身基础上作撇 胸弓背处理。
六开身X廓型
在标准六开身
基础上,做收
腰的同时做扩 摆处理。
Y板纸样之一,肩宽增幅大,侧片增幅小
在加省六开身版型基础上完成 此板型适合扁平体
背心: 前身长度以不暴露腰带为易。
2. 西装的基本形式和变通
基本形式 西装:三件套和两件套 结构:两粒扣和三粒扣
变
通
将基本因素和局部因素进行重新组合
三件套的基本结构形式
两粒扣 八字领 圆 摆 五粒扣或六粒扣 对称四个口袋 非翻脚或翻脚
背 心
上 衣
左手巾袋 两侧(夹袋盖的双嵌线) 衣袋 三粒扣袖衩
◆
双排扣分2粒、4粒、6粒扣 ——全扣的表示庄重
——扣1粒或2~3粒的表示时髦、休闲
西服的辅料性设计,更体现人的审美需要和个性追求。
服 饰 搭 配 的 文 化 性
西服讲究与其他服饰搭配,只有 这样才能穿出风格、穿出个性。
穿 着 要
下摆放入裤子里;
点
衬衣
衣领要比外衣领高出2cm以上; 袖口比外衣袖口长出2cm以上。
四开身
简易结构 H,粗纺面料
六 开 身
常规结构 H、X、Y,面料广泛
加 腹 省 六 开 身
理想结构
H,Y,精纺面料
共 同 特 点
西服纸样造型的共性特点
后中线追加1cm松量,相应在前侧片袖窿处减去1cm;
后背缝收臀量 > 收腰量; 收腰量规律:
后背缝 > 后侧缝 > 前侧缝 > 胸腰省
黑色套装、塔士多礼服和董事套装
黑色套装、塔士多礼服和董事套装作为礼服西装,也是在三种开身和三种板型框架 下实现的,只是不同于西装的三种格式,双排扣和戗驳领是礼服格式的典型标志。
燕尾服——晨礼服
思考
1.西装纸样松量如何设置? 2.不同廓型的西装纸样如何设计?
练习
1.完成两粒扣四开身男西装 纸样。 2.根据以下款式,完成男西 装纸样设计。
较宽松风格的中山装
传统中式服装结构设计 中式便服概述及款式图
传统比例裁剪法 结构:前后身相连,肩袖相连,小立领,对襟,七粒布
扣,插袋式样,左右两侧下摆开衩。
马褂
马褂大多为五粒扣,长袖,袖口平齐而宽大,一般是穿 在长衫之外。马褂有对襟、大襟和缺襟之别,缺襟马褂
又叫“琵琶襟马褂”,多用作行装,大襟马褂多作常服
高纯度、高明度等极色间的搭配组合,多用在娱乐性场合;
黑色或深色衬衣和浅色外衣、领带搭配要慎重。
西服套装及三种板型的应用
★西服松量控制在14~20cm之间,标准松量为16cm,基本纸样就是
以此为标准设计的。
★当想要大于或小于标准松量时,采用调整胸围大小的方法。 即:松量偏小时用净胸围-(0~2)的基本纸样; 松量偏大时用净胸围+(0~4)的基本纸样。
裤 子
侧斜插袋
臀部左右各一袋 单嵌线或双嵌线
后身开衩
两件套的基本结构形式
单排两粒扣或三粒扣 八字领 戗驳领或半戗驳领
上 衣
双排四粒扣或六粒扣 夹袋盖或双嵌线衣袋
袖衩装饰扣(一粒到四粒) 后开衩(中开衩、明衩、侧开衩、或无开衩)
颜
色:
以白色为主的浅色系,净色和浅条格的衬衫可以有以下搭配: 任何颜色的外衣; 领带颜色与外衣同色系而偏鲜艳,装饰巾与领带颜色相同; 领带与外衣曾对比色时,领带颜色应降低纯度; 灰色系领带高雅、华丽、庄重,适合与所有颜色外衣搭配;
衣服长度——自腰线追加“背长+10”
六
开
身
小钱袋设计 小钱袋的设计一般是在加袋盖口
袋的环境下进行,并设在右侧。
加腹省六开身纸样设计
六开身的理想结构 在六开身基础上 胸部做箭省 口袋做肚省 前摆做收缩处理
在三种版型的基础
上,根据廓形的要 求,可以处理成X 型、Y型和O型样板。
方法:在六开身和加省六开身基础上展开。
第 4章 男西装的设计
1. 西装的文化性
2. 西装的基本形式和变通
1.西装的文化性
1 原 辅 材 料 的 文 化 性 2 工 艺 款 式 的 文 化 性 3 服 饰 搭 配 的 文 化 性 4
穿 着 要 点
原 辅 材 料 的 文 化 性
西服常用的面料及其特点主要有:
(1)纯羊毛精纺面料 (2)纯羊毛粗放面料 (3)毛涤混纺面料 (4)麻、棉、丝及其与涤的混纺面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