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今年3月28日十全国中小学第十六个“安全教育日”,主题是“强化安全知识,提高避险能力”。
每年3月最后一个星期一关于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节日的由来历安全事故已经成为14岁以下少年儿童的第一死因。
校园安全涉及到青少年生活和学习方面的安全隐患有20多种:食物中毒、体育运动损伤、网络交友安全、交通事故、火灾火险、溺水、毒品危害、性侵犯、艾滋病等.有专家指出,通过安全教育,提高中小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80%的意外伤害将可以避免,为全面深入地推动中小学安全教育工作,大力降低各类伤亡事故的发生率,切实做好中小学生的安全保护工作,促进他们健康成长,1996年,国家教委等七部委联合发文,决定建立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制度,将每年3月最后一周的星期一定为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为保证同学们的健康成长,对全校同学提出以下要求:1、上下楼梯要有秩序,均要靠右边走。
不准拥挤,更不准推人。
前面的人摔倒的话,马上要停止前行,把摔倒的人扶起来。
严禁在楼梯的扶梯上滑下来。
2、课间不玩危险游戏,要做要做有意义的活动,如跳绳、踢毽子等。
不准在教室里、校园内互相追逐、打闹。
3、上课期间,特别像体育课、活动课,要听从老师指挥,服从老师安排,严禁事故发生。
4、上、下厕所,进出教室时,不能拥挤,要有秩序的进出,大同学要避让小同学,让小同学先进出。
要注意预防交通安全、饮食饮水安全、防火防盗安全、甲流感和手足口病以及各种春季流行病的安全。
另外,在纪律、卫生方面应继续加强。
春季风大垃圾较多,各班级一定要保持好各自卫生区,大扫除时,擦玻璃的同学一定注意安全。
纪律方面仍有打架、骂人现象,如发现一起将严肃处理。
同学们,生命是美好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而要拥有这一切的前提是安全。
所以我们一定要时刻加强安全意识,努力增强自我防范能力,做到警钟长鸣!4.布置一份安全隐患排查作业。
各学校要给学生布置一份安全隐患排查方面的作业,组织学生开展“学校安全隐患我发现,家庭安全隐患我排查”活动,通过这一活动使学生认识到安全工作与自身息息相关,把安全意识融入到学生思想行动之中。
各小学生安全知识问卷:一、当地震发生时,如果我们正在教室上课应该怎样避震?答:如果你在教室里,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蹲到各自的课桌下。
地震一停,迅速有秩序撤离,撤离时千万不要拥挤。
二、当地震发生时,如果我们在家里应该选择什么位置避震最好?答:如果你在室内,应就近躲到坚实的家具下,如写字台、结实的床、农村土炕的炕沿下,也可躲到墙角或管道多、整体性好的小跨度卫生间和厨房等处。
注意不要躲到外墙窗下、电梯间,更不要跳楼,这些都是十分危险的。
三、面对火灾时我们该如何逃生自救?答:火灾袭来时要迅速逃生,不要贪恋财物。
受到火势威胁时,要当机立断披上浸湿的衣物、被褥等向安全出口方向冲出去。
穿过浓烟逃生时,要尽量使身体贴近地面,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身上着火,千万不要奔跑,可就地打滚或用厚重衣物压灭火苗。
遇火灾不可乘坐电梯,要向安全出口方向逃生。
室外着火,门已发烫时,千万不要开门,以防大火窜入室内。
要用浸湿的被褥、衣物等堵塞门窗,并泼水降温。
若所有逃生线路被大火封锁,要立即退回室内,用打手电筒、挥舞衣物、呼叫等方式向窗外发送求救信号,等待救援。
千万不要盲目跳楼,可利用疏散楼梯,阳台、排水管等逃生,或把床单、被套撕成条状连成绳索,紧拴在窗框、铁栏杆等固定物上,顺绳滑下,或下到未着火的楼层脱离险境。
四、在道路上行走时应注意什么?答:1.走路要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的,须靠路边行走。
2.横过马路要走人行横道,过街天桥或地下通道。
3.遵守交通信号,红灯停,绿灯行。
4.不钻(跨)越交通隔离设施。
5.不在汽车临近时或车辆前后横穿马路,不在在道路上扒车、追车、强行拦车或抛物击车。
6.不在马路上追逐猛跑、嬉戏、打闹、游戏,不要边走路边看书。
7.夜间步行要尽量选择穿戴浅颜色的衣帽和在有路灯的地方横过马路。
五、中小学生游泳四不要。
答:1、没有家长带领,小孩子不能偷偷地结伴去游泳;2、不能去不知水情、地方很偏僻的小河、池塘里游泳。
3、为预防抽筋,要做好下水前的准备,先活动活动身体,用水淋湿身体的各个部分,不能马上下水;4、对自己的水性要有自知之明,下水后不能嬉戏玩闹,在没有大人及安全措施的情况下不能逞能比赛。
六、未成年人发现有人溺水,应该选择哪种方法救人?答:未成年人发现有人溺水,尽量不要下水营救,应大声呼救请成人过来营救,第二要用救生器材或当时可以利用的竹竿、木板、绳索等物件营救。
第三就是溺水者不要慌乱,尽量让嘴和鼻子露出水面保持呼吸等待救援。
家长安全知识问卷:一、如果家用电器着火是否可用水灭火?我们应该教孩子怎么办?答:家用电器着火不能用水灭火。
扑灭家用电器发生的火灾方法是:首先立刻切断电源,拉闸要带上绝缘手套,人要离远些,避免切断电源时的电弧喷射烧伤脸部。
用电工钳或干燥木柄斧子切断电源时,应将电源的相线、地线一根一根的分别切断,否则会引起短路,造成更大的灾难。
扑救火灾时,要关闭门窗,防止风吹助燃。
要立即用干燥的棉被、棉衣盖住火苗。
切不可用水和灭火器喷淋电器设备的方法扑救,因为高温电器突然遇水冷却会爆炸伤人。
火扑灭后,必须及时打开门窗通气。
二、我们该如何教孩子辨别天然气是否泄漏?如果家中出现天然气泄漏让孩子应该怎么办?答:1.检查燃气管道和炉具,用抹布沾上肥皂水沿管道涂抹一遍,重点是各个接口,如燃气泄露会出现气泡,平时在煮饭时如有燃气泄露会有一股很浓的味道。
2. 燃气泄露处置办法:在没有明火的情况下,现场千万不要打或接电话,用毛巾沾水捂住鼻子和嘴,马上打开窗通风,如现场允许尽快关掉阀门和电源,如有明火:关掉电源和厨房门,直接拨打119救援。
四、家长应该如何教育孩子安全横过马路?(10分)答:教育孩子应文明过马路:1.站队过马路;2.要走人行横道;3.要走地下通道;4.不要在道路上嬉戏打闹;5.不要跨越护栏;6.不要追、扒、拦车。
第一单元《安全防火》第一集玩火危险教学目的:帮助中小学生了解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火”这一自然现象,着重教育中小学生正确认识火的危害性,防止因为好奇心而引来火患。
教学内容:介绍火的相关知识,表现火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性:传达火一旦失控可能产生危害的信息;以中小学生玩火作为切入点。
重点表现火灾给人类生产生活造成的严重后果。
表现形式:以真实场景展示与资料片穿插为主要手段,表现火的相关内容:以消防专家的正面分析为主,配合大量火灾现场资料直观地表现火灾的危害性。
第二集认识火源教学目的:向中小学生授火是如何产生的相关知识及如何正确、合理运用火的方法。
教学内容:以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火的应用(如蚊香的使用、用电及煤气等)为主要内容介绍防火安全知识,区分正确与错误使用火的做法以加深中小学生安全用火印象。
表现形式:以主持人演示方法进行亲身示范,配以消防专家提示。
第三集防火知识教学目的:帮助中小学生掌握正确的防火知识。
教学内容:介绍消防安全标识的用途及电起火和燃气起火的特点。
表现形式:用问答的方式讲解消防安全标识;以童话的形式演示电和燃气火灾的扑救方法。
第二单元《火场逃生》第四集消防体验教学目的:帮助中小学生掌握正确的消防知识。
教学内容:介绍消防器材的种类与使用方法、消防工具、消防服等在内的消防知识。
表现形式:有关消防器材的使用演示。
第五集火灾报警教学目的:帮助中小学生了解火警电话119的工作程序,掌握正确的报警方法,使中小学生对“119”与“安全”产生固化试的联想。
教学内容:“119”的日常工作及接警处警过程;拨打119报警电话的正确方法;没有电话时的报警方法。
提出“勿忘119现代芭蕉扇”的新概念。
表现形式:以演绎《西游记》故事与现场采访相结合。
第六集火线自救教学目的:教导中小学生掌握火灾发生时正确的逃生与自救方法。
教学内容:传授中小学生可能遇到的各种火灾(学校、家庭、高楼及公共场所)以及必须采取的正确逃生与自救方法。
表现形式:火灾现场的自救与逃生。
第三单元《安全在家》第七集安全用电教学目的:帮助中小学生了解用电安全常识。
教学内容:介绍电的简单常识,演示家用电器的正确操作方法及预防触电的有关知识。
表现形式:以童话剧的形势串联大量的用电知识。
第八集安全用气教学目的:帮助中小学生了解安全使用煤气、炉火的有关常识。
教学内容:表现各种燃气、煤气在正常使用时产生的危害性,教导中小学生如何正确的使用燃气等。
并通过专家的讲述让中小学生掌握正确、安全的使用方法。
表现形式:现场模拟、演示为主,结合专家讲解。
第九集厨房安全教学目的:帮助中小学生对厨房中潜在的危险产生正确清醒的认识。
教学内容:表现厨房中各种潜在的危险如烫伤、刀具等及发生危险时的急救措施。
表现形式:以主人公亲身经历的形式串联有关防范知识。
第四单元《交通安全》第十集安全骑车教学目的:帮助中小学生了解在道路上骑车的规定,掌握正确的骑车方法。
教学内容:纠正中小学生在骑车时容易犯的错误,主人公相互交流正确做法,并由交警讲述有关骑自行车的交通规则。
表现形式:表现从主人公学骑自行车到了解规范行车规则的感受过程。
第十一集安全行路教学目的:教导中小学生对交通安全产生概念上的认知。
教学内容:介绍交通安全的有关概念,如信号灯、斑马线、车辆常识、交通标志、交通规则等。
表现形式:以中小学生“安全课堂”为主线,提出交通安全的问题,并用儿歌方式教唱《交通规则歌》。
第十二集遵规守纪教学目的:帮助中小学生认识交通中错误行为的危险性,树立未来也得讲交通规则的概念。
教学内容:表现中小学生在上学放学途中游戏、打闹、翻越护拦等危险行为可能导致的后果,并通过影片资料演示未来交通状况,强调未来也要讲秩序这一概念。
表现形式:通过学生参加实践课这一形式,向更多的儿童传达交通规则的重要性。
第五单元《安全出游》第十三集平安出行教学目的:帮助中小学生了解乘坐各种交通工具时应该注意的安全事项。
教学内容:纠正中小学生在乘坐各种交通工具时容易引发危险后果的行为,表明正确乘车、乘船、乘飞机等交通工具的做法。
表现形式:利用外出野游为主线,由教师劝导与学生感受为实景加以表现。
第十四集旅游常识教学目的:帮助中小学生正确理解外出集体活动时必须注意的安全事项。
教学内容:以春游、秋游、夏令营等中小学生集体活动时可能遇到的安全问题为主线,告诫中小学生在集体活动中除应注意安全外,同学之间更要相互友爱。
表现形式:以学生效游为主线,反映出游中不可忽视的安全隐患。
第六单元《安全在校》第十五集运动着装教学目的:教导中小学生了解体育锻炼中的注意事项。
教学内容:介绍体育课及体育锻炼中的注意事项,具体讲解着装、准备活动等经常被中小学生忽视的问题,演示正确做法。
表现形式:在学生体育活动中,现场传知,切身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