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快递包装基本要求

快递包装基本要求

快递包装基本要求
一、总体要求
1、应在满足安全性的前提下,遵循绿色化、标准化、减量化、可循环的总体原则,明确快递包装相关主体责任。

2、政府相关主管部门应联合邮政企业、快递企业、电子商务经营者及行业组织一起,对快递绿色包装、快递包装回收和循环使用进行宣传,引导消费者使用环保包装,提高消费者的环境保护主体意识。

3、政府相关主管部门应指导在本市开展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建立健全多方协同的包装物回收再利用体系,并纳入上海市垃圾分类管理,引导邮政企业、快递企业、电子商务经营者和消费者参与快递包装回收和循环使用。

4、邮政企业、快递企业、电子商务经营者、电商供应商应协同推进快递绿色和减量包装,避免二次包装,杜绝过度包装。

5、邮政企业、快递企业和电子商务经营者应建立快递包装管理制度,覆盖包装采购、使用、回收利用等环节,宜建立实施采购管理制度,并运用计价优惠等机制,引导消费者优先采购使用经过绿色产品评价的快递封装用品。

6、邮政企业、快递企业可结合自身业务实践为上游企业提供包装设计服务,共同推进绿色包装新产品、新技术。

7、消费者宜尽量选用绿色包装,减少快递包装使用量,做好快递包装的再利用及分类回收。

8、电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装率、循环中转袋使用率、45mm及以下
宽度胶带封装比例应符合国家邮政局和上海市邮政管理局的相关要求。

二、材料要求
(一)外包装
1、常用快递外包装主要包括封套、包装箱和包装袋。

2、封套应符合要求。

3、包装箱应符合要求。

应优先使用低重高强包装箱、可循环包装箱、可循环快递箱(盒)和免胶带包装箱。

4、包装袋应符合的要求。

不应使用不可降解塑料包装袋等一次性塑料制品。

宜使用符合要求的全生物降解塑料包装袋。

(二)填充物
快递填充物应符合要求。

应优先使用可降解材质的填充物。

(三)封装胶带
封装胶带应符合要求。

应优先使用45mm宽度以下的胶带以及可降解基材胶带。

(四)快递集装容器
1、常用快递集装容器主要包括集装笼、集装袋。

2、集装笼应符合要求。

3、集装袋应符合要求,并应使用涤纶袋、涤棉帆布袋、棉麻帆布袋等可循环集装袋。

集装袋循环使用次数不低于50次。

三、使用要求
(一)邮政企业和快递企业
1、在收寄快递物品时,应主动提供绿色包装选项,并在满足寄递安全要求的前提下,引导寄件人优先采用可重复使用、易回收利用的包装物。

重复使用的包装箱应符合GB/T32568的规定。

2、根据寄递物品质量和尺寸合理选择包装容器,包装物的选用和包装操作应符合YZ/T0171的规定,包装容器内空位不宜超过容器体积的20%。

3、对符合YZ/T0171或寄件人包装要求的快件,不再进行二次包装。

4、对于寄件人自带包装,无法满足寄递安全需要或快递包装基本要求的,应经寄件人同意后更换为满足要求的包装。

5、在包装箱上使用封装胶带的方式见《邮件快件绿色包装规范》。

6、在中转或分拨时,不应使用一次性塑料编织袋。

宜通过数字化信息于段实现对集装容器的循环使用管理。

(二)电子商务经营者
1、应配合邮政企业、快递企业协同推进快递绿色包装,选择快递服务时,充分利用原厂包装,减少二次包装。

2、宜合并同一客户且相同配送地址的订单,并提供多种规格封装袋、可循环使用包装袋等绿色包装选项。

3、包装商品时,在满足商品保护、储运、销售等功能条件的情况下应减少包装的体积、层数、重量以及填充物、缓冲物和包装物中不可再生材料的用量。

4、对同类商品宜使用相同材质的包装材料,减少使用难以分类回收的复合材料。

5、使用填充物的过程中,宜满足以下要求:
a)对于贵重或易碎物品,采用“全包裹式”缓冲包装;
b)对于材料硬度适中的物品,采用“针对性局部包裹式”缓冲包装;
c)对于大量成批生产、硬度高的物品,采用“局部包裹式”缓冲包装;
d)对于极易受损,且要求确保安全的物品,采用“悬浮式”缓冲包装方法。

(三)消费者
1、寄递物品时,宜选用回收包装材料或邮政企业、快递企业提供的绿色包装。

2、网上购物时,对同一家店铺的商品,宜尽量合并下单。

3、拆件后宜分类送至由邮政企业、快递企业、政府部门或物业服务企业等设立的快递包装废弃物回收装置。

对没有设立快递包装废弃物回收装置的,参照相关规定对包装废弃物进行处理。

四、回收利用要求
1、邮政企业、快递企业宜提供快递包装物回收服务,在处理场所、营业场所或智能快件箱处设置标志清晰的快递包装回收装置。

2、快递包装回收装置的结构及功能设计可参照《邮件快件包装
废弃物回收箱应用参考》。

3、对于满足直接重复利用条件,或经过简单修复可重复利用的包装物,应予以优先使用,并应对原外包装上的快递信息进行信息隐匿处理。

4、对于无法直接重复利用或无法修复重复利用的包装物,依据相关规定,必须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和处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