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9 明天要远足

最新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9 明天要远足

第七单元儿童生活春天里,杨柳拂堤,草长莺飞,孩子们争相奔走,放飞风筝;夏天里,树茂荫浓,日烈暑重,孩子们爬树捉蝉,争寻萤火虫;秋天里,稻翻金浪,风送凉爽,孩子们在草垛间躲猫猫,不亦乐乎;冬天里,蜡梅吐蕊,冰封雪飘,孩子们堆起雪人,打起雪仗……。

不分四季,不论日夜,孩子们总能找到无穷无尽的乐趣,感受到童年生活的无限美好。

儿童的生活总是充满趣味。

明天要远足,孩子兴奋难入眠;成长有矛盾,既想小而受爱护,又盼大而能自立;海边来嬉戏,送条彩色项链给自己,再送条金色项链给大海……。

儿童的生活多姿多彩,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拥有美好的童年。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联系学生的实际,理解课文内容。

课文展示了儿童真实的内心世界,能唤起学生的共鸣。

教学中,要注意从学生的经验世界入手,调动他们的情感,结合生活实例,加深体验和感受。

本单元的另一个教学重点是“的”字词语的合理搭配。

在第四单元初次学习“的”字词语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学习词语的搭配,让学生从中体会到合理的搭配可以使语言表达更加具体、生动。

分类内容课时教学要点课文明天要远足 2认识11个生字,会写4个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即将远足的快乐、期盼之情。

大还是小 2认识11个生字,会写3个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我”自相矛盾的内心世界。

项链 2认识11个生字,会写4个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海的项链是什么。

识字加油站读好轻声字,认识5个生字;了解目字旁、女字旁所代表的意思,了解偏旁表义的我的发现语文园地七字词句运用2构字规律;能区分形状相近的笔画,并正确书写;看图写词语,能根据图意说一句话;朗读、背诵成语,了解成语蕴含的道理;和大人一起读故事,感受故事的趣味。

交流写景文章中的一些写作技法;学习制作海报的方法;仿照例句,把句子写具体;欣赏有关田园生活的古诗词。

日积月累和大人一起读9明天要远足文本分析:本课是一首现代诗。

作者通过把“睡不着”和“明天要远足”两件事巧妙联系在一起,使文章内在的艺术张力一下子就展现出来了。

全诗共3节,3节诗中作者都用了同一个感叹词“唉”,3次重复,一次次加重了情感的力度,所有的兴奋、激动、盼望……尽在“唉”声中。

作品没有正面写远足,却让人实实在在感受到一个孩子对远足的向往和期盼。

教学目标:1.认识“睡、那”等11个生字和目字旁、京字头2个偏旁;会写“才、明”等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句子语气的变化。

3.联系生活实际,结合插图,注意句子语气的变化;联系生活实际,感受即将远足的快乐、期盼之情。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注意句子语气的变化。

2.联系生活实际,感受即将远足的快乐、期盼之情。

教学难点:会写“同、学”等字。

课时安排:2课时认识11个生字,会写4个字,认识目字旁、京字头2个偏旁。

借助拼音学习生字,看图感知课文内容。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谈话导入。

导语:秋天,我们经常会进行什么活动?(郊游、登山。

)如果明天去郊游,现在你的心情会如何?你又会想些什么?(学生自由交流)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去一个小朋友的家里,看看她在远足前有什么表现。

2. 出示课题。

(板书:明天要远足)引导学生齐读题目,解释“远足”。

(远足:比较远的徒步旅行。

)二、初读课文,识记字词(一)了解课文内容。

1.教师范读课文,请同学们认真听,注意听准字音,初步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味。

2.学生自由练习读文。

(1)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拼读;实在不会拼读,向同学或老师请教,将课文读通读顺。

(2)在文中用笔圈出本课需要认识的生字,反复认读。

3.分小节指名朗读,发现朗读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纠正。

注意:这首诗中有不少轻声词语,如“地方、真的、说的、那么、吗、什么、时候、呢”,“吗、呢”可以结合句子朗读进行训练;“地方、真的”等词语可以以词的形式单独训练。

(二)认识生字。

1.出示标有拼音的词语,指名认读。

睡shu ì觉 那n à么 大海h ǎi 天真zh ēn 老lǎo 师shī 好吗m ɑ 同t ón ɡ学什sh én 么 刚才c ái 天亮li àn ɡ2.认识新偏旁。

(1)目字旁:当“目”字放在字的左边时,就变成目字旁,字形变瘦长。

带目字旁的字,大多和眼睛有关。

如:睡、瞧、盯、瞪。

(2)京字头:由一点和一横构成,点取直势、形态粗壮,横画细长、左低右高。

3.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1)加减法识记。

◇加一加:目+垂→睡氵+每→海口+马→吗十+具→真◇换一换:叶-口+亻→什◇减一减:哪-口→那(2)运用语境识字。

如“那、什”,创设语境,出示卡片:“那是什么?”进行问答。

如“才”,创设语境:“天都黑了,你才回来。

”引导学生识记。

(3)结合生活实际识记。

如“老师、同学、明亮”都是生活中很常用的词,结合生活举例子:“老师、同学亲如一家。

”“教室里十分明亮。

”4.(课件出示大海、蓝天白云图)引导学生开展数白云的游戏,交流识记生字的好方法。

5.指导书写。

(1)引导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和同桌交流你的小发现。

(2)教师出示动漫笔顺,一边范写一边讲解书写要领,学生一边观察,一边书空。

独体字。

3个笔画都较舒展,横在横中线上面,略长;竖钩在竖中线上,竖的部分要直,钩要短小有力;撇舒展。

合体字。

“日”字在竖中线左边略偏上,“月”字竖撇起笔在竖中线,向左穿插。

合体字。

“冂”要写得横平竖直框正,“口”字上沿顶横中线,避免重心下沉。

合体字。

前3笔应写得紧凑些,秃宝盖可适当宽一些,“子”的弯钩位于竖中线位置,起笔和收笔基本在同一条线上。

(3)学生临写,教师巡视指导,同桌相互交流,指出书写的优点和不足,并改正。

(4)教师利用投影仪展示优秀书写成果,师生共评,学生再练写。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指名朗读,其他同学认真倾听。

思考:诗歌共有几个小节,写了一件什么事?(诗歌一共有3个小节,主要写主人公明天要去远足,今天晚上睡不着觉。

)2.小组活动。

根据诗歌内容,把每个小节和它相对应的内容连一连。

第1小节小朋友因为想到远方的云而睡不着。

第2小节小朋友盼望快点儿天亮。

第3小节小朋友因为想到远方的大海而睡不着。

3.小组交流:你有过因为某件事而睡不着的经历吗?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生1:有一次,爸爸要带我去游乐园,我兴奋得前一天晚上睡不着。

生2:一次,妈妈准备第二天带我去医院检查身体,我害怕得一直睡不着。

四、课堂回顾,交流收获1.教师总结本课时的教学内容,点评学生的课堂表现。

小结:这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了解了课文第一小节的主要内容,知道了小女孩要去远足,因为兴奋而睡不着觉,于是她躺在床上想到了大海。

小女孩还想到了什么呢?下节课我们再来学习。

在这节课上,我们还学习了生字新词,掌握了一些好用的识字方法,记牢了一些容易读错、写错的字。

大家在平时的学习中还可以自己归纳一些识字方法,帮助我们掌握更多的生字和词语。

2.引导学生交流收获。

(1)同桌之间交流一下好的识字方法,互相读一读生字、生词。

(2)摘抄文中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五、作业设计,巩固提升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同步巩固练参见“世纪英才丛书——世纪英才好学案”,阅读提升练参见“英才好阅读”丛书)1.细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

了解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借助多媒体课件,读懂课文内容,感受即将远足的快乐、期盼。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1.复习导入。

(1)听写。

明天小学一同同学什么天亮(2)出示带生字的词语,开火车朗读。

睡不着那地方大海真的老师同学什么天亮睡不着那地方大海真的老师同学什么天亮(3)分小组朗读课文。

2.激趣谈话。

过渡:同学们,课文写的是不是你们呀?当你们要去春游或是秋游时,是不是盼望快天亮,也睡不着啊?在床上翻来覆去的小女孩在思考着哪些问题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二、研读课文,重点探究1.先播放朗读音频,再配乐朗读,学生闭上眼睛感觉蕴含的情感。

2.男生读第1小节,女生读第2小节,齐读第3小节。

3.学习第1小节。

(1)引导学生结合读后感想,提取关键信息。

①远足的前一夜,小作者怎么了?(睡不着。

)②小作者睡不着觉,首先想到了什么?(大海。

)③小作者想的是什么地方的海呢?“那地方”指的是什么地方?(小作者想的是那地方的海,“那地方”指的是明天要去远足的地方。

)④在小作者的心里,那地方的海怎么样?(颜色很多。

)⑤板书:海——颜色(2)(课件出示大海的图片)同学们,你们想去看看大海吗?你们知道大海都有什么颜色吗?①教师边出示课件边解释大海颜色的变化。

(蓝色、黑色、绿色)②小作者也想去看这么美丽的大海,所以她晚上——(睡不着)。

③小作者是听谁说的大海有很多种颜色?(老师。

)④小作者对老师的话持什么态度?(怀疑、不相信……)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真的像老师说的,那么多种颜色吗?)(3)指导朗读。

①朗读指导:第一句中的“唉”,读时稍拖长,读出小朋友急切、无奈、期待的心情。

第二句中的疑问句要带着好奇、想象、疑惑的语气读,“吗”要读得轻而短,语调微微上扬。

②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一小节。

4.学习第2小节。

(1)指名读,其余同学思考:“翻过去,唉——睡不着”这句话和第1小节的第一句有什么不一样?(想象作者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的情景,那种激动的心情一次比一次强烈)(2)这一次作者又想到什么?(云。

)云是怎样的?(洁白柔软。

)(3)帮助学生理解“洁白”“柔软”的意思。

①“洁白”是什么意思?(很白很白。

)你还知道哪些东西是洁白的?(雪花、棉花、梨花、白粉笔……)②请学生摸一摸棉花和白粉笔,说说感觉有什么不同。

根据学生的反馈,提问:“柔软”是什么意思?(软软的,摸上去很舒服。

)还有什么也是“柔软”的?(毛巾、衣服、沙滩、草地……)(4)引导学生质疑:“那地方”和第1小节中的“那地方”是一个地方吗?是谁告诉“我”那地方的云洁白柔软?“我”对此持什么态度?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5.学习第3小节。

(1)指名读,其余学生思考:从“翻过来,翻过去,唉——”这句话中,你可以看出小作者是怎样的心情?(小作者觉得时间过得太慢,盼望快点天亮好去远足的急切心情。

)(2)从哪个句子还能看出小作者这种急切的心情?(到底什么时候,才天亮呢?)(3)指导朗读:从这句话中,你感受到了小女孩有多着急吗?你能读出这种急切之情吗?(4)再读句子思考:除了着急,你还感觉到了什么?(无奈。

)从哪个词语看出来的?(唉。

)小结:在“唉”的后面还有一个标点符号“——”,它叫破折号。

这个破折号表示声音的延长,我们在读“唉”的时候,把声音拉长,这样就更能表达出小作者既着急又无奈的心情了。

(5)同学们试着读一读这句话,在前面的两个小节中,也出现了这个“唉——”同学们也试着读一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