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整理广西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少数
民族服饰文化
【 - 范文大全】
民族传统服饰往往能体现出一个民族对美的观念,对生活的理解和追求,是一个民族智慧的结晶和文化的集中体现。
中国文库网为大家带来的广西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广西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7月21日,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脊镇大寨村上百名瑶族妇女在向中外游客展示传统纺织技艺。
近年来,该县通过挖掘民族服饰代表性传承人、建立传习基地、开设服饰制造技艺传习班、举办民俗节庆活动等举措,加大对民族服饰文化的有效保护与活性传承力度。
去年,红瑶服饰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广西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由当今世界的经济一体化而引发的包括文化诸领域逐渐融合的过程中,中国人在族群辨识上早已失去了判断力与载体。
在西方科技、商业、经济和文化的强大诱惑和吸引下,西方的政治与高科技,文化意识和审美已逐步熏陶和教育着我们。
特别是近二十年来,我们所有人几乎都在这种教育下毕业了。
今天,我们说着最时尚的名词,干着最时髦的事情,快速引进着所谓西方最先进的文化、管理和科学技术等等。
我们不但在经济上,而且在思想的意识上已经与西方接轨了——那就是一切向西方看齐。
我们似乎比从前先进了许多,但从服饰文化的角度上看,我们是谁?我们从哪儿来,到哪儿去?依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现实的问题。
也许没有人愿意去思考,因为我们根本没有办法回答这
个问题。
也许,民族服饰文化的彻底消亡是必然的。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惊人,各项经济指标迅速提升,中国正在步入中等发达国家的行列。
在这个过程中,现代文明的冲击波已经遍布城乡各个角落,少数民族地区的文明步伐也大大加快,经济变革日新月异,如火如嗏......,但民族服饰文化的存留与保护却在经济的大潮中呈现着一种尴尬的窘境。
现代文明的发展,现代生活方式的彻底改变,完全破坏了民族服饰文化存在的基础,二者几乎不可能共容。
而且现代文明的发展是不可逆转的,电子信息时代的发展速度是不可预料的。
今天,在依然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领域,我们已经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在这种情况之下,政府的文化部门和很多专业人士都在大声呼吁:要尽快采取措施,从宏观上规划,投入必要的资金、人力和物力,力图对现存的民族服饰文化予以保护和开发。
但实际情况却并不乐观:由于民族地区的差异和民族文化的脆弱性,我们基本上没有找到一种既能融入所谓现代文明,又能存留、保护和发展民族服饰文化的方法。
文件规划更像是一纸空文,口号还是口号,愿望仍是愿望,服饰文化的基础环境已经不复存在,制造多少漂亮的口号和规划也无济于事。
现代文明最显著的标志之一就是商业化,有人力图用商业的手段,曲线对民族服饰文化进行保护与发掘。
然而实际情况是,凡是进入商业化领域的就几乎就没有什么民族服饰文化,民族服饰文化基本上成了商业妙作的标签。
既然没有文化的保护更谈不上挖掘与发展。
笔者二十几年前曾经在广西少数民族地区进行较长时间的采风,那时还能够感受到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
而近几年我又去过这些地区,看到的却是所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