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于视频分析的车流量综合检测算法

基于视频分析的车流量综合检测算法

pingTimes<t3))
万方数据
24
交通信息与安全2010年第1期第28卷总153期
//利用背景差和色彩跳变次数双重阈值控制背 景更新
Update Background Image(Ik,Bklmage) End if E:lse
Flaglk=MOVING—TARGET//当前帧属于运动 图像
2综合检测法
通过以上实验可以发现,现有算法虽然在某 些特定环境下可以取得较好的检测效果,但通用 性不强。背景差分法在光线良好的情况下,能够 取得较好的检测效果,但在光线较暗且有车灯等 干扰的傍晚则表现不佳;边缘检测法和色彩跳变
万方数据
基于视频分析的车流量综合检测算法——王 勃 贾克斌 表6基于彩色图像的色彩跳变法实验结果
因此,研究一种可以根据检测环境自动选择 检测算法和区域的视频检测方法具有迫切的现实 意义。 2.1总体思路
综合检测算法可以自动选择检测算法和检测 区域,在光线较好的情况下以基于选择更新的背 景差分法为核心,并结合色彩跳变检测的方法进 行修正,进行基于检测线的车流量检测;而在傍晚 等光线条件不良的情况下,则在虚拟线圈内采用 基于Canny算子的边缘检测法,总体流程如图5 所示。程序初始阶段默认光线条件良好,然后统 计此条件下提取的检测区域内像素的平均灰度 值,以此判断当前光线条件,若光线良好,则继续 按照基于检测线修正的背景差分法进行检测;若 光线条件不好,则设置检测区域为虚拟线圈,更改 初始化设置,改为进行基于Canny算子的边缘检 测。这样就在大大不增加复杂度的情况下,自动 选择了检测算法及检测区域,改善了检测效果。 2.2修正的背景差分法
表2基于选择更新的背景差分法实验结果
1.2.2 帧羞法 对帧差法的实验是在虚拟线圈内进行的。帧
差法将2帧(或多帧)连续图像逐像素相减,以去 除静止或移动缓慢的物体及背景∞]。本文采用2 帧差分法进行车辆的检测,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 很难提取出准确的车辆轮廓,在检测静止或车速 过慢的车辆以及纹理不明显的车辆时容易漏检。 如图3所示,图3(a)原始车辆色彩鲜明,纹理清 晰,有较好的检测效果,而图3(b)原始车辆纹理 简单,与路面色差不大,且车速较慢,检测效果便 不好。
l常见的车流量检测算法
为了提出1种通用性更强的车流量检测算 法,首先对现有算法进行了实验和分析,测试界面 如图1所示。实验中利用2009年1月在北京市 蒲黄榆路、赵公口桥东、刘家窑桥北等处,分别在 早晨、中午、傍晚等不同时段(如图2所示),用 Sony HDR—SRl2E数码摄像机按照720pix× 57 6 pix,2 5帧/S,1 0 min左右为1组,采集的交
新。这种方法并不是利用每1帧图像都更新背 景,而是先进行判断,如果一定时间内检测区域像 素灰度值未发生明显变化,则认为当前帧属于背 景图像,利用其更新背景;反之,认为当前帧不属 于背景图像,即属于运动图像,则在背景更新部分 跳过此帧,不进行背景更新。
提取背景后计算车流量的方法与前文所述相 似。实验结果如表2所列,这种背景更新算法比 多帧平均法正确率要高,在光线良好的情况下有 着不错的检测效果,但有时会出现对大型车辆重 复检测的问题。
通流视频作为素材。在Windows XP SP2操作系 统下,以512 MB内存,1.7 GHz的Intel Pentium M处理器为主要配置的笔记本进行实验,并利用 人工计数结果作为标准,衡量各算法检测的准确 度。
图1车流量检测算法测试界面
1.1虚拟线圈与虚拟检测线 智能交通系统中对车辆的检测有很高的实时
HoppingTimes+=1//统计色彩连续跳变次数
FlagPreHop=TRUE Else
SetStatus(); End if
Tdiff=Background Difference(Ik,BkImage)//背景 差分
If(Tdiff<t2) Flaglk----BACKGROUND//当前帧属于背景图像 If((FlagIk一1=一BACKGROUND)&&(Hop—
收穑日期:2009-10—19
修回日期:2009—12—2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30970780)资助
作者简介:王勃(1985)。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交通视频分析与多媒体信息处理.E—mail:sindywb@139.tom
万方数据
基于视频分析的车流量综合检测算法——王 勃 贾克斌 像头的位置‘81。
21 表l基于多帧平均的背景差分法实验结果
图2交通流原始图像
1.2传统视频检测算法分析 1.2.1 背景差分法
背景差分法通过计算当前输入帧与背景图像 的差值来提取车辆,是视频检测中最常用的算法。 这种算法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背景图像 的可靠性。虽然道路背景相对稳定,但也存在着 光线等环境因素的缓慢变化,因此为了保证检测 的可靠性,就必须实时更新背景[9]。本文对不同 的背景更新算法进行了研究,并分别以虚拟线圈 和虚拟检测线为检测区域实现了2种算法。
如算法1所示,修正的背景差分法的总体框 架仍以背景差分法为基础,并采用具有较好效果 的选择更新法更新背景,在此基础上利用帧间图 像的灰度跳变来进一步控制背景的更新及车辆的 计数。一方面,实际检测过程中背景图像应该为 道路图像,一般情况下该图像仅随光线等因素缓 慢变化,不会出现过多连续的灰度跳变;另一方 面,如前文所述,算法是通过检测像素变化的上升
开始
=二]二 初始化(默认检测 区域为检测线)
统计检测区域 内平均灰度值

23
选取 检测 区域
法总体表现不错,但在强光的午后受车影等干扰 影响,准确度大大降低;而帧差法的总体表现仍有 待提高。
从检测区域的角度进行分析。基于检测线的 检测在光线条件良好的情况下可以较好地完成检 测任务且实时性好,但是它易受干扰,在光线不好 的条件下,稳定性不高。基于虚拟线圈的检测,处 理区域大,稳定性较高,但检测速率较慢。
20
交通信息与安全2010年第1期、第28卷总153期
基于视频分析的车流量综合检测算法*
王 勃 贾克斌 (北京工业大学电子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北京100124)
摘 要 车流量检测是智能交通系统中的关键技术之一。研究了多种基于视频图像处理的车流量检 测算法,包括基于灰度图像的背景差分法、帧差法、边缘检测法和基于彩色图像的色彩跳变检测法。
1)基于多帧平均法提取背景的背景差分法。 第一种背景差分法是在虚拟线圈内进行检测的。 依据式(1),利用多帧加权平均法[10]进行背景的 更新。这种方法提取的背景会随着帧数的增多而 日益逼近真实背景。
B一(咒+1)=扣“(行)+(1一口)f“(以)(1) 提取背景后,再将当前帧与背景帧相减,并将 差值进行二值化处理,然后统计发生变化的像素 的数量,当变化超过噪声阈值后便认为有车辆经 过了虚拟线圈。若前1次未检测到车辆,而本次 检测到了车辆,则认为有1辆汽车经过,对其进行 计数(即通过检测像素灰度变化的“上升沿”,来防 止对车辆的重复计数)。实验结果如表1所列,通 过实验可以发现这种背景更新算法在实验初期提 取的背景易受车辆运动画面干扰,准确率受光线 影响较大,运行效果仍待提高。 2)基于选择更新法提取背景的背景差分法。 第2种背景差分法是在虚拟检测线上进行的。采 用选择更新法L1妇(selective updating)进行背景更
性要求。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很少对提取的整幅 监控图像进行检测,通常都是进行基于感兴趣区 域的局部检测,即基于虚拟线圈[63或虚拟检测 线吲的检测。虚拟线圈和虚拟检测线的概念是与 传统的物理线圈和检测线相对应的,实际上是指 图像中的l块矩形和线形检测区域。该区域的选 取一般是依道路的结构特征而定的,再结合图 像清晰度等因素,通常会选取在车道中央靠近摄
在分析了以上算法在不同检测环境中适用性差异的基础上,提出了1种修正的背景差分法,并在此基 础上实现了1种通用性更强的综合检测法。综合检测法结合背景差分法,边缘检测法和色彩跳变法
三者优点,可依据光线条件自动选择检测区域和检测算法,适用于多种检测环境,准确率超过90%。
关键词 智能交通系统;车流量;视频检测
表4基于Canny算子的边缘检测法实验结果
图3帧差法运行效果分析 表3帧差法实验结果
表5基于Sobel算子的边缘检测法实验结果
1.2.3边缘检测法 边缘是图像的基本特征,通过边缘检测的方
法,利用车辆和路面信息纹理特征的区别可以进 行车辆的识别和跟踪。进行边缘检测的方法有许 多种。本文选取了两种较为成熟的边缘检测方 法[”],Sobel算子检测法[133和Canny算子检测 法[1 4|,在虚拟线圈内进行了车辆检测,其检测效 果见图4。利用边缘检测算子提取出边缘图像 后,统计检测区域内边缘点的个数,然后依据道路 本身纹理信息不丰富,而有车辆经过检测区域内 时纹理信息会明显增加这一特点即可进行车流量 的检测。利用Canny算子检测的结果见表4, Sobel算子检测结果见表5。通过实验可以发现,
基子检测线的修 正的背景差分法
检 —测—车流1量—一
_<■森>
国 I整墼童婆I
图5综合检测法算法流程
沿来对车辆计数的,所以车辆数增长的瞬间也应 属于检测线帧间灰度连续跳变的初期,此时的灰 度跳变次数也不应该很大。因此,对背景的更新 和车辆的计数都应该受帧间灰度跳变数不能过大 这一条件的约束。在原有背景差分检测算法的基 础上再加上帧间灰度跳变次数的限制就进一步增 加了程序的可靠性,大大减少了原有背景差分法 中对大型车辆重复检测的现象,取得了更稳定的 检测效果。
图4边缘检测运行效果图
1.2.4 基于彩色图像的色彩跳变检测法 彩色图像具有比灰度图像更丰富的信息,但
是其数据量更大,处理复杂度也更高。为此,本文 研究了利用彩色图像的局部颜色跳变来检测车辆 的方法。由于车体本身的颜色分布具有一定的规 律性,因此当车辆经过检测线时,检测线上的色彩 值会发生一系列的跳变,理想情况下,应该可以检 测到检测线上对应色彩信号的8次跳变嘲。但是 由于受摄像机拍摄视角,高度及分辨率等的限制, 有时候在图像中并不能检测到检测线上的每一次 色彩跳变,故实验中将色彩的连续跳变阈值设为 3,即当检测到检测线上发生连续3次以上的色彩 跳变时认为有车辆经过。如表6所示,这种方法 取得了不错的检测效果,但强光下也容易受阴影 影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