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肺肿瘤微波消融并发症的处理及预防

肺肿瘤微波消融并发症的处理及预防

多数患者在术中及术后数天内有 1~2 级的疼痛,也有人维持 1~2 周, 一般无需特别处理,重度者需要对症处理。原因考虑可能是 热传导 刺 激胸膜神经所致。 Okuma 等单变量和多变量分析研究认为,疼痛的发 生与病变距离胸壁在 1 cm 以内显著相关。
术前止痛针
术中止痛针
术后应监测患者呼吸频率及血氧饱和度,对术后手术区疼痛患者耐心 解释疼痛原因,消除顾虑,对疼痛严重,导致呼吸困难的患者,根据 疼痛治疗的“三级阶梯”原则治疗;必要时可以联合应用糖皮质激素 等辅助药物。
温明毅 2018.4.25
相对禁忌症
? 1.靶病灶紧贴肺动脉一级分支、肺门、主支气管或纵膈,难以规避重要组织器 官的烧伤;
? 2.肺部转移癌病灶数目双侧>5个或单侧>3个; ? 3.同时存在肺外肿瘤病灶,已经全身化疗但是肿瘤的生长没有被系统化疗控制;
? 4.Zubrod-ECOG-WHO生活质量评分(ZPS评分)大于等于2分; ? 5.合并存在活动性的肺部炎症或感染; ? 6.严重出血倾向(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率>1.5或血小板计数<50
消融后综合征
消融后综合征是术后常见并发症,约 2/3 患者会发生,表现为低热 及全身不适,是一过性自限性症状。
考虑与肿瘤坏死吸收有关。其严重程度及持续时间取决于治疗时 坏死的范围及患者的身体状况,小的病灶可能不会出现,大部分患者 症状持续2~7 d。术后应注意观察患者体温变化,积极对症支持治疗, 嘱患者多饮水,体温若持续升高,可给予退热、补液等处理。
雾化吸入,术中出现剧烈咳嗽时应暂停治疗,加强镇静、镇痛治疗, 术后可常规应用止咳、化痰药物。 ? 术后剧烈咳嗽(肿瘤坏死、活瓣)行 CT、气管镜检查
疼痛
在局麻条件下手术,一般均有不同程度的疼痛 ( 尤其是临近胸膜的 病变行消融治疗时常常需要止痛治疗 )。肺组织炎症水肿所致,当胸膜 或肋间神经受炎症波及时疼痛更为明显。
? 术后对患者进行心电及血氧饱和度监测,吸氧,一般对于肺压缩 ≤2 cm 少量气胸不需要处理,注意观察,保守治疗即可。肺压缩 >2 cm 的中量以上的气胸,可行胸膜腔穿刺置管引流,无气体引流出后, 复查胸片。
? 临床上需要注意的是迟发性气胸的发生,一般认为消融后 72 h 后发 生的气胸称为迟发性气胸。如患者术后 2~3 d 出现胸闷、气促、甚至 呼吸困难的症状,建议行胸部 X 线检查,以排除迟发性气胸。
? 研究发现靠近胸膜处的病灶,易发生迟发性气胸,如果忽视迟发性 并发症的发生可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甚至危及生命。
出血
包括肺实质出血、胸腔积血、肋间动脉出血等。 ? 肺实质出血与穿刺路径上有肺血管、病灶血供丰富、病灶位于中下
叶、针道消融不充分等因素有关。对于肺实质出血,应立即予止血 治疗,予心电、血压监护,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复查血常规、凝血 功能,复查胸部 CT,密切关注病情变化。 ? 对于咯血患者,注意患侧卧位,预防误吸。若出血进行性增多,内 科保守治疗无效,可行介入栓塞治疗或外科干预。
? 气胸 ? 出血 ? 咳嗽 ? 疼痛 ? 发热 ? 胸膜反应 ? 胸腔积液 ? 消融后综合征
? 心包填塞 ? 脑梗死 ? 支气管胸膜瘘 ? 呼吸心跳骤停 ? 肺栓塞 ? 急性肾衰竭 ? 呼吸衰竭 ? 皮肤灼伤
气胸
气胸是常见的手术并发症,虽然发生率相对较高,但不增加患者的 死亡率。
气胸的发生与患者年龄大,穿刺路径经过肺大泡、叶间裂,多个病 灶同时消融反复穿刺、肺气肿、病灶距胸壁距离、病人剧烈咳嗽等因 素有关。
? 胸腔积血考虑与穿刺过程中损伤大血管有关,对于生命体征平稳, 积液量不增多的患者穿刺置管引流即可,对生命体征不平稳的患者 应行介入栓塞治疗或外科干预。
? 肋间动脉出血是穿刺过程中直接损伤肋间动脉所致。穿刺时应注意 避开肋间动脉走行区,不要紧贴肋骨下缘穿刺,充分消融针道以降 低出血的风险。
咳嗽
? 咳嗽与术中病灶局部温度过高刺激肺泡、支气管内膜或胸膜有关。 ? 术前可常规应用可待因片、阿桔片等镇咳药物,必要时可给予药物
X10*9/L); ? 7.预期生存不足3月。
术前准备
? 1.病人与家属的沟通,充分的配合,(体位 舒适度)签署同意书 ? 2.进行详细的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完善相关术前检查,包括肺功能、
心功能、心电图、凝血功能、血细胞计数、肝肾功能和其它常规检验、 增强胸部CT扫描 ? 3.对病人情况、肿瘤情况、消融目的和风险进行全面评估,制订消融手 术具体方案,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制定相应预案 ? 4.合格的器材、物品准备 ? 5.应用抗凝、抗血小板治疗的患者,在术前7天停用,以降低出血并发 症的发生 ? 6.术前针
胸腔积液
胸腔积液多被认为是胸膜对热损伤的交感反应,胸膜烧伤所致的 无菌性胸膜炎症也是重要机制之一。Tajiri等研究了胸膜温度 对气胸和胸腔积液的影响,发现术中胸膜的高温与气胸无关,而与胸 腔积液密切相关,这里探讨的反应性胸腔积液和胸腔内出血不同,后 者也表现为胸腔积液,但不是发生在术后,而大多是发生在手术当中,
发热、感染
抗生素应用:消融范围大、坏死多、阻塞性肺炎、合并出血 若消融术后 5 d 体温仍然 >38.5 ℃,首先要考虑肺部感染。监测 血常规、 CRP、PCT 等指标,根据痰或血或脓液细菌培养的结果调整 抗生素;如果发生肺部或胸腔脓肿可以置管引流,并冲洗,记录引流 量。
需要注意的是放疗以后再消融的患者易发生间质性肺炎,在间质
性肺炎的基础上易发生感染,要引起充分注意,可以雾化吸入药物治 疗。
胸膜反应
消融过程中刺激了支配壁层胸膜的迷走神经,兴奋的迷走神经可 使心率减慢、甚至心跳停止;局部麻醉不充分;部分患者对疾病的不 了解,对治疗手段的恐惧,甚至处于高度紧张状态等均可导致胸膜反 应的发生。
术前应加强与患者沟通,避免精神过度紧张。术前镇静针应用。手 术中出现胸膜反应,应静推地塞米松、肌注 654-2 或阿托品,或者彻 底麻醉附近胸膜后再行消融。
术中心电监护
肺微波消融对患者的血压、心率等血液动力学指标和呼吸功能可 能产生影响,所有患者的消融都在心电监护下进行,电极片避开穿刺 部位,监护血压、心率、心电、血氧饱和度、呼吸节律。术中持续低 流量吸氧?保持输液通道畅通,保证可随时给予静脉药物治疗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基础
CT引导下微波消融术
肺穿刺
常见并发症 罕见并发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