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水循环
学生P34 1.下图是某地水循环运动中的水量平衡示意图,图中M表示( )
A.形成地下水 B.形成生物水 C.形成湖泊水与沼泽水 D.形成冰川等固态水 【解析】 本题考查水体的主要构成及循环状况。图中M水量占总 水量50%。结合降水的转化主要是蒸发、地面径流、地下径流,故应 是形成地下水。 【答案】 A
A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解析】 由经纬度可知该岛位于太平洋赤道附近西岸。第(1)题,岛 屿上的水资源与海洋间存在循环,属海陆间循环。第(2)题,夏季水资源 丰富,水资源更新快,水循环比其他季节快;厄尔尼诺现象发生会造成气 候异常,从而影响水循环。
【答案】 (1)A (2)D
学生P33 考向一 河流的补给及其径流量的变化
(2)缓解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 (3)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 (4)不断 塑造着地表形态 。
思维激活 2.目前,人类主要对水循环的哪些环节施加影响? 【答案】 ①地表径流(建水库,跨流域调水),②降水(人工降水) ③下渗(破坏植被等),④陆地水的蒸发(围湖造田等)。
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
(1)下面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河水位与地下水位关系的是( )
(2)当该河流入海口出现咸潮(注:指河口海潮上溯,咸淡水混合造 成河道水体变咸)时,该河( )
A.处于最高水位时期 B.为赤潮多发季节 C.处于最低水位时期 D.可能会出现断流 【解析】 河流下游剖面图显示汛期河水补给地下水、枯水期地下
水补给河水,四幅图中只有A图能反映这种关系;河流水位低时,海水倒
(1)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为( )
A.蒸发、地表径流、跨流域调水、降水 B.降水、地表径流、蒸发、跨流域调水 C.跨流域调水、下渗、地下径流、蒸发 D.降水、蒸发、地表径流、跨流域调水
(2)在水资源的社会循环各环节中,下列做法不够恰当的是( ) A.取水——保护水源地 B.输水——减少过程损耗 C.用水——节约、综合利用 D.排水——防止当地污染 【信息提取】 图中上部代表上空,下部代表陆地。箭头①方向向下时,
【答案】 4.C 5.C 6.A 7.甲图是我国一个水电站大坝下游某观测站在筑坝前后所测得的该 河两条全年流量曲线,乙图是一个被森林覆盖的河盆在暴雨中呈现的河 流流量曲线和含沙量曲线。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A、B、C表示这条河流的三种补给形式,其中A是________ 补给,B是________补给,C是________补给。
灌导致出现咸潮。
【答案】 (1)A (2)C
水循环的类型及其过程
类型 海陆间循环
发生 领域
海洋和陆地之间
主要
环节
及示
意图
最重要的类型,又
特点
称大循环,使陆地 水得到补充,水资
源得以再生
长江参与了水循环
典 的地表径流,夏季
例。 风参与了水循环的
水汽输送
陆地内循环 陆地与陆地之间
补给陆地水的水 量很小 塔里木河流域的 降水
【解析】 该题侧重对曲线图分析判断能力的考查,由题干可知:① 该河位于我国。②该河在一年中有两个汛期,A补给时为夏汛,应为雨水 补给;B补给时为春汛,应为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C补给时流量稳定,且 汛期补给量小,应为地下水补给。③a、b两条曲线中,a曲线所示径流量 的季节变化大,b曲线所示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小,说明b曲线所示径流量受 到了水库的调节,为筑坝后测到的。④森林砍伐前,河流流量小且比较平 稳;砍伐后,流量增大且水位陡涨陡落,含沙量增大。
(3)沼泽大面积排干会导致生态环境恶化;过量抽取地下水,造成地 面沉降,海水倒灌;人类对植被的破坏,使得降水以地表径流形式迅速 向河道集中,河流径流变化幅度大,易造成洪涝灾害。
(4)人类生产或生活活动直接排放未经处理的污水,也会加剧对水资 源的破坏,使世界部分地区出现水质型缺水,面临水资源短缺的危机。
(2)甲图a、b两曲线,哪条是筑坝后测到的________,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3)假设乙图中暴雨发生时该河盆的森林早已被砍伐,试在图中绘出 可能出现的河流流量曲线及含沙量曲线。森林砍伐前后,该地区呈现的 流量曲线特点是________;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延伸 人类对水循环影响的主要表现
(1)从时间尺度看,主要是改变水资源的季节分配,如修建水库 和植树造林。
(2)从空间尺度看,主要是改变水资源空间分布,如跨流域调水(南 水北调)。但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利用应充分了解并遵循水循环的规律, 如果开发利用的速度超过水资源的循环周期,会出现枯水现象。因此水 资源的利用应以不超过其更新速度、不受污染为前提。
第一节 自然界的水循环
考
点
1.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展
2.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示
一、相互联系的水体
学生P32
1.水的三态
2.水体类型:海洋水、 陆地水 和大气水,其中最主要的是 海洋水 。 思维激活
1.水、水体、水圈等概念之间有什么关系?它们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
【答案】“水”、“水体”、“水圈”是三个不同的概念。“水”是 指“H2O”这一具体物质,它以固态、液态、气态形式存在;“水体”是水 的不同空间存在形式,有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等;“水圈”是地球上 的各种水体,通过水的运动组成一个统一的相互联系的圈层。
(2)河流乙一年有两个汛期,其中A汛期是________补给形成的,B 汛期是________补给形成的。该河流径流终年存在,可知该河流至少有 _______种补给类型。
(3)根据径流量的变化分析可知,河流甲、乙分别所处的地区是( )
A.西北、东北 C.西北、东南 【答案】 A
B.西南、东北 D.东北、西北
给
给
① 气温高低 ② 积雪多少 ③ 地形状况
东北地 区
永久
性积 雪和 冰川 融水
主要 在夏 季
① 有时间性 ② 有明显的季
节、日变化 ③ 水量稳定
① ② ③
太阳辐射 气温变化 积雪和冰 川储量
补给
西北和 青藏高 原地区
① 取决于湖
湖泊
① 较稳定
水补 全年 ② 对径流有
给
调节作用
泊与河流
②
相对位置 湖泊水量
【思路点拨】 本题重在考查河流主要补给类型及特征。其思维过程是:
读图中纵坐标和横坐标值 →
径流量虽月份变化的特点
→
产生的原因 → 对应的补给类型 → 在我国的分布状况
【答案】 (1)7~8 气温高,冰雪融化量大 1~2 气温低于0 ℃, 冰雪不再融化,河流没有补给水源 蒸发旺盛和农业引水灌溉,使河流径 流量减小 气温
表示 降水 ;箭头②为水平方向,表示地表径流;箭头③介于地表 水体和 水汽输送 之间,应为蒸发;箭头④为虚线(流域间循环),
应为 跨流域调水 。
【思路点拨】 解答第(1)题的关键是依据水循环各环节的前后联 系。第(2)题,排水时不仅要防止当地(即排出区)的水污染问题, 还要防止污染排入区。
【答案】 (1)B (2)D
普遍
的大小
① 稳定
地下
② 一般与
水补 全年 河流有
给
互补作
用给
① 地下水补 给区降水 量
② 地下水位 与河流水 温的相互 位置关系
普遍
疑误提醒 陆地上各种水体之间的补给关系并不都是相互的,有些是单向的, 如内流河对内流湖的补给、“地上河”的河水对地下水的补给、冰雪融水 对河流水或地下水的补给等。
(教师用书独具) 1.(2009·苏、锡、常、镇四市调研)读我国华南某河流下游剖面图, 回答(1)~(2)题。
2.(2009·广东)我国河流的枯水期一般出现在冬季,河水流量和水位
变化都很小。该时期河流水量最稳定的补给来源是( )
A.大气降水
B.地下水
C.湖泊水
D.高山冰川融水
【解析】 冬季时我国降水量少,河流水源补给主要靠地下水。地下
水是稳定而可靠的补给来源。
第一节 自然界的水循环 【答案】 B
B
3.(2009·仪征模拟)下图是“68°N某地在一天内太阳高度该地某
海上内循环 海洋和海洋之间
携带水量最大的 水循环,是海陆 间循环的近十倍 降落在海洋上的 雨水
疑误提醒 水资源处于不断循环更新状态,从这一意义上,水资源是可以永续利 用的;而在一定的空间与时间范围内,水资源是有限的,如果人类取用水 量超过了水循环更新的数量,或者水资源遭受污染,就会造成水资源的枯 竭,因此水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河流量变化示意图”,由图可知,该河的主要补给形式是( )
A.地下水
B.雨水
C.湖泊水
D.冰雪融水
【解析】 根据图中的流量曲线, 一天中有断流可知其补给主要是冰雪 融水。 【答案】 D
(2009·东北调研)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4~6题。
4.下列实现图中①功能的是( )
A.长江
B.副热带高气压带
⑤河流在冬季断流可能是河水封冻的缘故,内流河往往是由于气温 低,冰川不融化,没有冰川融水补给所致。
⑥曲线变化和缓,多系地下水补给,也可能是热带雨林气候区或温 带海洋性气候区的河流。
考向二
水循环的环节及人类施加的影响
(2009·广东)水循环包括自然循环和社会循环。读图, 回答(1)~(2)题。
水的循环
系海陆之间的主要纽带 ③它是自然界最富动力作用的循环运动,但
它不能塑造地表形态 ④它对地表太阳能可起到传输作用,但不能起
吸收和转化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