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钢管装卸工艺

钢管装卸工艺

卷材装卸工艺
1、工艺流程:汽车→叉车→堆场
堆场→叉车→汽车→门机→船
2、装卸设备:门机 25t叉车
3、运输机械:10-12米半挂车
4、工属具:卷材专用吊具叉车专用吊具安全网
2米长推拉钩登车梯子垫木掩木
5、配备工具:撬杠
6、设备、工属具要求:
6.1作业前,对门机、叉车进行空载试验,要求各机构工作正常,吊钩自由转动自如。

6.2卷材专用吊具、板带、钢丝绳磨损不超标,连接件紧固,符合使用标准。

吊叉车专用吊具及卸扣进行专项检查,支撑框架无裂纹,符合使用标准,并做好记录。

6.3下舱叉车状况完好,可随时调用;
6.4运输车辆状况完好,保证运输要求。

6.5库场作业,小垛型轮胎吊与钢管垛平行,旋转中心在钢管垛的一端,支腿伸出后与钢管垛边缘距离为0.5-1米。

大垛型轮胎吊与钢管垂直,旋转中心在钢管的中心位臵,支腿伸出后与钢管垛边缘距离为0.5-1米,车辆通道在钢管垛的一端,根据作业情况随时调整轮胎吊的位臵。

吊车的摆放,要在作业过程中便于司机观察、车辆出入方便的位臵。

6.6汽车的摆放
6.6.1库场作业,汽车与轮胎吊平行,与吊车支腿距离为0.5-1.5米,以吊钩旋转角度最小为佳,吊运货物严禁在运输车辆的驾驶室上方通过,并在作业中便于吊车司机观察。

6.6.2码头作业,门机与作业舱口在45-90度角之间摆放。

汽车与门机轨道平行,与门机轨道距离为2-8米之间位臵,以钩头旋转角度最小为佳,门机吊运货物严禁在运输车辆的驾驶室上方通过,并在作业中便于司机观察和保证车辆的安全。

7、装卸工艺及要求
7.1卸汽车
7.1.1轮胎吊按要求摆放,打好支腿。

吊车的运行轨迹在汽车驾驶室的后部或侧面。

7.1.2作业前,现场理货员组织安排装卸工人、车辆,同时为吊车司机提供钢管的单件重和长度,吊车司机根据理货员提供的情况进行核定,确定每次吊运的根数,装卸工人准备好工属具。

7.1.3作业前,现场理货员组织安排装卸工人和指定码垛货位。

垛位要求底层加好垫木或其它物品做隔垫,要求放臵2排,间隔距离在6-7米,上表面基本平整,备好掩木。

在货垛两侧放臵沙袋以保证货垛的稳定。

7.1.4作业过程中,要设专人指挥,吊车司机严格按指挥信号进行操作。

7.1.5作业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轮胎吊等设备及相应工属具性能进行作业。

7.1.6作业时,将钢丝绳吊具理顺好,按顺序将钢管钳卡在钢管的端口上,同时拴好稳绳。

7.1.7当钢管端部间隙较小,拴挂吊具困难时,根据要求使用撬杠进行处理,在用力时,必须留有余地,不得踩杠跳撬或双手握装潢腹压弹撬。

7.1.8起吊吊具拴好后,指挥手指挥吊车慢慢起吊,待钢丝绳拉紧后,吊车停止起升,检查吊具钢丝绳无拧劲、别劲、打结,钢管钳无脱落,倾斜,装卸工人撤离到安全地带,由指挥手指挥吊车进行作业。

7.1.9当吊车吊运钢管出车厢时,不得碰撞车厢。

出车厢后,吊车司机要严密监视运行轨迹上的装卸工人和作业车辆,及时鸣笛进行示警,吊车运行轨迹下严禁有人员和车辆。

7.1.10当钢管完全吊出车厢后,其高度要下降,距地面或货垛1-1.5米时停止,堆场作业装卸工人拿到稳绳,调整钢管的方位,在装卸工将停放位臵摆正后,装卸工方可进行摘钩。

7.2堆场作业
7.2.1码垛垛型可根据货主及公司要求,码成“一”字垛,相邻两垛应预留1-1.5m距离,每组间距离为10-12m。

矩型码垛,层高为7层。

7.2.2出库拆垛时,应按层下货。

7.2.3轮胎吊摆放、汽车(包括汽运抵港)的摆放符合要求,打好支腿后,对工作机构进行空重载检查。

吊车的运行轨迹在汽车驾驶室的后部。

7.2.4作业前,由现场理货员为吊车司机提供钢管的单件重和长度,吊车司机根据理货员提供的情况,进行核定并确定每次吊运的件数,起吊前,应检查起重设备及运输车辆的情况,准备好工属具,对汽车的车厢板上放臵的“U”型架和垫木进行检查、整理,符合作业要求。

7.2.5钢管归垛、出库装车拴挂吊索具和起吊,按照7.1.6和7.1.7和7.1.8条款的规定要求进行操作。

7.2.6钢管规格、配用吊具及轮胎吊车关型,符合
7.1.5条款要求。

7.2.7钢管出库装车、吊索具的摘钩、水平运输作业,符合同7.1.10条款规定的要求。

7.3装船
7.3.1作业前,检查门机及吊索具,符合使用标准,卸扣无松动,并对吊具做吊重试验检查。

对准吊钩运行轨迹挂好安全网,要求栓挂牢固,作业中根据潮位情况及时进行调整。

7.3.2运货汽车在码头按要求停放,吊钩的运行轨迹由汽车驾驶室的后部向船上运行。

禁止吊物从汽车的驾驶室上方通过。

汽车货票与所装船舶舱口一致。

7.3.3钢管装船拴挂吊索具和起吊,按照7.1.6、7.1.7和7.1.8条款的规定要求进行操作。

7.3.4门机吊运钢管离开车厢时,不得碰撞车厢。

要严密监视运行轨迹上的装卸工人和作业车辆,及时鸣笛进行示警,吊钩运行轨迹上严禁有装卸工人、车辆。

7.3.5装船门机吊运钢管进船舱时,不得碰撞舱口。

入舱后,及时鸣笛进行示警,吊物下方的装卸工人进行避让,当其高度下降距舱底或舱内货物1米时停止,舱内装卸工及时拿到稳绳并用其调整钢管在舱内的位臵,在将停放
位臵摆正后,方可完全落下.
若需要堵舱眼,吊具不得刮碰舱口.
钢管在船舱内的摆放,严格按船舶积载图进行,不得随意摆放.如果装卸有困难或问题,及时与当班指导员或安全员联系进行解决.
7.3.6叉车配合作业叉车在舱内作业时,应有专人指挥,有作业回转余地,必须避开门机作业路径,严禁在吊物
下作业。

当吊运钢管入舱时,叉车应停靠在安全处。

7.4专用设备出入舱
当7.4.1舱内作业需要设备下舱调整位臵时,要安排叉车下舱作业。

首先对下舱设备的状况进行检查,舱内的作业空间,符合作业要求。

7.4.2对吊专用设备的吊具的连接、磨损情况进行检查符合使用标准,方可进行操作。

7.4.3将吊具挂在门机的吊钩上,再将吊具与设备固定吊点连接紧固好;同时拴好稳绳。

7.4.4所有工作结束后,要对吊具与设备连接等情况
进行一次全面检查。

7.4.5当门机将吊具绳索拉紧,叉车离地面0.2-0.3米时,门机停止,再检查吊具的各根绳索受力、叉车的平衡、门机的制动情况,当各根绳索受力均匀、叉车平衡之后,方可指挥门机吊运。

注意门机司机要密切注意吊物的情况,起升、旋转工作速度要均匀,杜绝突然停车,造成设备因惯性倾斜和钢丝绳突然断裂。

7.4.6设备入舱后,指挥手要选择好位臵,作为叉车的落点。

指挥门机落至选定位臵,防止设备倾翻。

7.4.7专业设备入舱后,将吊具放回码头,把绳索整理好,放在码头干净安全位臵,防止车辆碾压。

7.4.8设备出舱的吊具检查、栓挂、起吊等过程,同入舱相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