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
(一)
多一事增一事的累,识一人费一人的心。
只有独处才可以省事,省事就可以心清,心清才可以神旺,所以独处可以收摄精神,凝聚生命的全力
静坐独处时,有一股清明之气,从孤独处生出来,心光一片,照见了自己,也照见了万物,照彻了事物的所以然,于是有“静一分,慧一分”的效果。
独处就是在求这一分清明,所谓“清明在躬,志气如神”,有这分清明,求道则易悟,为事则易成,从事艺文创作则神思奇逸。
所以独处可以养精、养气、养神、养德,对德业与艺术生活都是有益的。
利用机会独处的人,通常都有深度。
小人则最怕独处,因为无事、孤独时感到切落空,宁可时刻都有事,心需要不歇地“逐物”,逐物才觉得心落实,连酒色财气、交际应酬也觉得是生活地位的凭借,不虚此生。
所以清代的汤斌说:“小人只是不认得独字。
”
(摘自《爱庐小品·灵性》,原题《独处时分》作者:黄永武)
(二)
人活在世界上,难免要吃很多亏、上很多当,这个时候我们会发现,姜是老的辣,为什么?因为他的人生经验多。
我给大家说个故事:1804年,美国国父华盛顿时代的财政部部长汉密尔顿和当时的副总统伯尔闹翻了,在决斗场决斗,伯尔开枪把汉密尔顿打伤了,三十几个小时以后,汉密尔顿死掉了,美国最优秀的开国元勋、最优秀的财政部部长就这样死掉了。
他死的时候只有四十九岁,这就是你无法精算你的人生。
在政治斗争的过程中,在人成长的过程中,你忽然碰到了这么一个敌人,他向你挑战,你不干就是懦夫,你就出局。
可是真决斗的时候,你就得拿你的命和你的才干跟这些混混做这种生死的斗争,玩命。
你干不干?干,好,四十九岁的汉密尔顿就被打死了。
请问这种意外,你要不要把它算到生活里去?你在成长的过程中,会碰到那种不可知的人来跟你玩命,你无法闪躲,只好面对,但你面对的结果呢?这就告诉我们,人的成长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会有你看不见、想不到的意外出现,你必须面对。
而那个时候,你可能就被牺牲掉,这就是人生。
人生不可以不精算,因为我们的时间太宝贵了,可是在我们精算的过程中,当客观的环境变动布局的时候,你所面对的人良莠不齐的时候,你无法闪躲,你几乎要从容就义样地面对这些事情。
所以我告诉大家,人生要精算,可是当你无可逃的时候,你只好含笑去面对。
我们没有什么好怨的,因为那种不公平、那种意外、那种意想不到,就是人生。
(摘自《晚晴》,原题《笑对人生》作者:李敖)
(三)
南方人去东北看了一次雪,北方人去三亚看了一次海,或小地方的人游了一次香港迪斯尼,吃了一次北京烤鸭……往后想起或跟别人说起时,会把一次当永远。
刘姥姥要离开大观园时,对凤姐说:“虽住了两三天,日子不多,却把古往今来没见过的、没吃过的、没听见过的,都经验了。
”她说的也是这个意思。
宝玉最后步入空门。
贾家败了,他没有娶到林妹妹,大观园里的女儿们死的死,散的散,一切都烟消云散。
不过,无论经过了多少年月,只要他还有记忆,回想起那些红颜的衣香鬓影、音容笑貌,曾经的美好便永留心间,就像她们从没离去一样。
《泰坦尼克号》的开头和结尾,都是头发花白、饱经沧桑、快要走到生命尽头的露丝在回忆和讲述,她的脸上隐约可见一丝幸福和羞赧的红晕。
杰克,那个在甲板前端搂着自己起伸展双臂做飞翔状、在船舱里给自己画裸体像、在下等舱里领着自己快乐起舞、最后把承载生命的木板让给自己的男人,在泰坦尼克号沉没了几十年、打捞起来已锈迹斑驳的时候,关
于他的一切还清断如昨。
痛苦只在于得不到和已失去。
一得永得,是一种乐观主义,是对充满缺陷和遗憾的人生的自我填充和宽慰。
一件事物,你可以看成是没有最终得到、没有永远得到,或得到又失去了,因而抱憾终生;也可以看成是一得永得,从此心满意足,风轻云淡——怎么看,全在于自己的一念之间。
(摘自《分忧》,原题《一得永得》作者:罗朗,略有改动)
独处,笑对,永得。
静静,一支笔,一张纸。
每每,挥毫泼墨,是倾诉,更是成长。
正如易卜生所说:写作即是坐下来判断自己。
第一个学期,初到。
有不尽的感悟。
当然也有过期待,有失落,有低谷,有巅峰。
动笔,写下得就是心情;动笔,就是独处;动笔,成了生活。
转眼间,一学期已过;转眼间,已有如此多的作品;转眼间,写下的皆成了回忆。
翻过一页页的文字,回忆便跃然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