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古典主义,内饰简约(古希腊崇尚简朴),讲究对称,兰色白色为基调最宜。
内室靠墙可用多利克或爱奥尼亚柱式(且不用科林斯),最好加上希腊陶瓶及相应的希腊瓶画。
代表:帕特农神庙第9组0708011004 黄惠芳0708011010 易云0708011011 吴凡工业设计史古希腊的设计艺术●“设计艺术”的定义设计艺术是实用艺术,它以艺术为设计的要求和要素。
在人造物系统中,广泛的涉及人的衣、食、住、行、用的各个方面,是人造物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以艺术的表现方式是不同的设计品类呈现不同的艺术形态。
其本质是实用与审美的结合。
具有物质和非物质两个层面,在物质层面,它是人造物的艺术方式,它创建了艺术质的人造物系统。
在非物质层面上,它同样采用艺术设计方式,对事物进行筹划、安排。
如社会发展规划、城市发展规划等。
•古希腊的设计艺术领域1、古希腊的建筑设计2、古希腊的家具设计3、古希腊的陶器设计古希腊的设计艺术之源爱琴文明中的设计艺术古希腊的文明史是从爱琴文明开始的。
所谓爱琴文明就是指南希腊和爱琴海岛屿上的文明。
在青铜时代,这些地区的原始社会逐渐解体,产生了奴隶制国家。
爱琴文明的中心是克里特岛和迈锡尼城,因此又称克里特·迈锡尼文明。
从公元前2000年克里特岛上出现最早的奴隶制国家起,到公元前12世纪迈锡尼灭亡止,爱琴海地区的上古国家存在约800年。
•克里特文化主要集中于米诺斯宫,这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建筑群,占地面积约2.2万平方米。
王宫厅堂房间有1500间,结构复杂,高低错落,层次多变,迂回曲折,被人称为“迷宫”。
房间的第一层都是用巨大的方形石柱,二层到四层则是圆形柏木柱,上粗下细。
建筑物的采光、供水、排水和通风都有完备的设施,还设置了浴室冲水厕所等卫生设备。
从中可以看出当时克里特人对生理功能方面的舒适性追求,对于现实生活的热爱。
同时也表现出克里特人对该时期建筑的物理、构造等技术都有一定的研究。
王宫各处厅房走廊皆有华丽的壁画装饰,壁画以流畅的曲线、鲜明的色彩描绘出富有装饰的人物和图案,体现出克里特的文化特色。
一、建筑:荷马史诗中,记载有传说中的米诺斯王的故事。
米诺斯宫殿—克里特迷宫一样,总建筑面积16000平方米。
采光井克里特迷宫的圆柱:大约建于公元前1500年-前1200年间。
•克里特古代建筑的特色:平面布局与结构采取自由的、随意的、以功能需要为依据的独特的形式。
主要精力集中在生活的舒适和方便上。
“给人一种自然扩张而不是有计划设计的印象”。
•迈锡尼文明建筑:继米诺斯王朝之后,公元前1400年兴起的迈锡尼文明也令人吃惊。
迈锡尼建筑的最大特点是它广泛使用的拱券和拱顶技术。
在迈锡尼和它附近的半岛地区,还存在着一种被称为“迈加隆”的长方形建筑。
狮子门:迈锡尼的卫城建于群山环绕的高岗上,现在只留下卫城的主要入口——狮子门建于公元前1350—1300年。
门宽3.5米,可供骑兵和战车通过,门上过梁是块巨石,重达20吨,中间比两头厚,在巨石的门楣上有一个三角形的叠涩券,用以减少门楣的承重力,中间镶着一块三角形的石板,上面刻着一对雄狮护柱的浮雕。
狮子中间的一根柱子是宫殿的象征,它像克里特主宫的柱子一样是上粗下细。
这一对雄狮,俯视着进入城门的人,更突出了城门的壮严肃穆。
像狮子门这样的城门在当时是流行的。
古希腊建筑古代希腊建筑可按其文化历史的发展分为四个时期:•1、公元前11-前8世纪为荷马文化时期•2、公元前8-前5世纪为古风文化时期•3、公元前5世纪中叶-前4世纪为古典文化时期•4、公元前4世纪后期为希腊化时期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古典文化时期的“古典建筑”,其建筑类型除神庙外,还有大量公共活动场所,如,露天剧场、竞技场、广场和敞廊等。
希腊盛产色美质坚的云石,因此建筑材料也以石材为主。
古希腊建筑古希腊的建筑风格古代希腊是欧洲文化的发源地,古希腊建筑开欧洲建筑的先河。
古希腊的发展时期大致为公元前8~前1世纪,即到希腊被罗马兼并为止。
古希腊建筑风格的特点主要是和谐、完美、崇高。
古希腊建筑的结构属于梁柱体系,早期主要建筑都用石料。
限于材料性能,石梁跨度一般是4~5米,最大不过7~8米。
石柱以鼓状砌块垒叠而成,砌块之间有榫卯或金属销子连接。
墙体也用石砌块垒成,砌块平整精细,砌缝严密,不用胶结材料。
虽然古希腊建筑形式变化较少,内部空间封闭简单,但后世许多流派的建筑师,都从古希腊建筑中得到借鉴。
古希腊建筑的杰作古希腊的神庙建筑则是这些风格特点的集中体现者,也是古希腊,乃至整个欧洲最伟大、最辉煌、影响最深远的建筑。
古希腊的“柱式”,这种规范和风格的特点是,追求建筑的檐部(包括额枋、檐壁、檐口)及柱子(柱础、柱身、柱头)的严格和谐的比例和以人为尺度的造型格式。
古希腊建筑•古希腊建筑风格表现首先是柱式。
古希腊的“柱式”,不仅仅是一种建筑部件的形式,而且更准确地说,它是一种建筑规范的风格,这种规范和风格的特点是,追求建筑的檐部(包括额枋、檐壁、檐口)及柱子(柱础、柱身、柱头)的严格和谐的比例和以人为尺度的造型格式。
古希腊最典型、最辉煌,也是意味最深长的柱式主要有三种,即多立克、爱奥尼克和科林斯柱式。
这些柱式,不仅外在形体直观地显示出和谐、完美、崇高的风格,而且其比例规范也无不显出和谐与完美的风格。
在古希腊的建筑中,不仅柱式以及以柱式为构图原则的单体神庙建筑生动、鲜明地表现了古希腊建筑和谐、完美、崇高的风格,而且,以神庙为主体的建筑群体,也常常以更为宏伟的构图,表现了古希腊建筑和谐、完美而又崇高的风格特点。
这里最有代表性的建筑群体,恐怕非雅典卫城莫属了。
古希腊建筑的“柱式”这些柱式的外在形体的风格完全一致,都以人为尺度,以人体美为其风格的根本依据,它们的造型可以说是人的风度、形态、容颜、举止美的艺术显现,而它们的比例与规范,则可以说是人体比例、结构规律的形象体现。
所以,这些柱式都具有一种生气盎然的崇高美,因为,它们表现了人作为万物之灵的自豪与高贵。
多立克柱式(Doric Order)代表作:是著名的雅典卫城(Athen Acropolis)的帕提农神庙(Parthenon)特点:柱头是简单而刚挺的倒立圆锥台,柱身凹槽相交成锋利的棱角,没有柱础,雄和卷杀十分明显,力透着男性体态的刚劲雄健之美。
比例与规范:一般是柱高为底径的4--6倍,檐部高度约为整个柱子的1/4,而柱子之间的距离,一般为柱子直径的1.2--1.5倍,十分协调、规整而完美。
爱奥尼克柱式(Ionic Order)代表作:雅典卫城的胜利女神神庙(Temple of Athena Nike)特点:比较纤细秀美,柱身有24条凹槽,柱头有一对向下的涡卷装饰,爱奥尼柱又被称为女性柱。
爱奥尼柱由于其优雅高贵的气质,广泛出现在古希腊的大量建筑中。
比例与规范:柱高一般为的1/5,柱子之间的距离约为柱子直径的两倍,十分有序而和美。
科斯林柱式(Corinthian Order)代表作:雅典的宙斯神庙(Temple of Zeus)特点:比列比爱奥尼柱更为纤细,柱头是用毛莨叶(Acanthus)作装饰,形似盛满花草的花篮。
相对于爱奥尼柱式,科林斯柱式的装饰性更强,但是在古希腊的应用并不广泛。
比例与规范:科林斯,在比例、规范上与爱奥尼克相似。
独具匠心的卫城建筑•卫城是古希腊人进行祭神活动的地方,位于雅典城西南的一个高岗上,由一系列神庙构成。
卫城入口是一座巨大的山门,山门向外突出两翼,犹如伸开双臂迎接四面八方前来朝拜“神”的人们。
左翼城堡之上座落着胜利神庙,在构图上均衡了山门两侧不对称的构图,山门因地制宜,内外划分为两段,外段为多立克式,内段为爱奥尼克式,其体量和造型处理都恰到好处,既雄伟壮观又避免了体量过大而影响卫城内主体建筑的效果。
卫城的建筑与地形结合紧密,极具匠心。
它被认为是希腊民族精神和雅典卫城俯视图审美理想的完美体现。
卫城的古迹中,著名的有山门、帕提农神庙、伊瑞克提翁神庙和雅典娜胜利女神庙。
•卫建筑本身则考虑到了单体相互之间在柱式、大小、体量等方面的对比和变化,加上巧妙地利用了不规则不对称的地形,使得每一景物都各有其一定角度的最佳透视效果城的整体布局考虑了祭典序列和人们对建筑空间及型体的艺术感受特点,建筑因山就势,主次分明,高低错落,无论是身处其间或是从城下仰望,都可看到较为完整的艺术形象。
•建筑本身则考虑到了单体相互之间在柱式、大小、体量等方面的对比和变化,加上巧妙地利用了不规则不对称的地形,使得每一景物都各有其一定角度的最佳透视效果,当人身处其中,从四度空间的角度(即运动的角度)来审视整个建筑群时,一种和谐、完美的观感就会油然而生,此时,崇高,就不仅仅是这座建筑群本身固有的艺术意境了,而是成为了接受者、审美主体的一种鲜明、强烈的艺术感受。
这座建筑群永恒的魅力,也就通过一代又一代审美者的艺术感受流传下来,成为了一种审美的范本,一种于和谐中见完美,于完美中显崇高,于崇高中见永恒的“高不可及的范本”。
这正是古希腊艺术最杰出的品格和最伟大的价值之所在。
巴特农神庙这是雅典卫城最重要的主体建筑。
它建于公元前447—432年。
设计人为伊克谛诺斯和卡里克拉特。
巴特农神庙坐落在卫城的最高处,从雅典各个方向都能看到它那宏伟庄严的形象。
它采用典型的长方形的列柱回廊式形制。
列柱采用多利克柱式,东西两面各为八根列柱,两侧各为17根列柱。
每根柱高10.43米,由11块鼓形大理石垒成。
神庙的柱头、瓦当,整个檐部和雕刻,都施以红蓝为主的浓重色彩,显得格外庄严肃穆,充满灿烂夺目的光彩。
左:胜利神庙:(公元前427年)其形制属前后廊端柱式。
前后门廊均设4根爱奥尼克柱子。
上:伊克瑞翁神庙:公元前421年-前405年,根据地形要求,运用不对称的构图手法成功地突破了神庙一贯对称的格式由3个小神殿、两个门廊和一个女像柱廊组成。
东面门廊是爱奥尼克柱式,风格轻快。
南面为女像柱廊,为一片白色大理石墙衬托。
与巴底农神庙形成鲜明对比。
伊瑞克提翁神庙胜利神庙这个巨大露天剧场是希腊古典后期建筑艺术的最大成就之一。
埃皮道罗斯是伯罗奔尼撒半岛东北部沿海的一个城邦。
公元前4世纪中期兴建了以最崇敬的医神阿斯枯拉庇乌斯神庙为中心的建筑群,其中最著名的是这个露天大剧场。
它的设计者是著名雕刻家波里克里托斯的儿子小波里克里托斯。
古希腊剧场起源很早,基本造型是利用山坡地势,观众席逐排升高,呈半圆形,并有放射形的通道。
表演区是位于剧场中心一块圆形平地,后面有化妆及存放道具用的建筑物。
剧场不仅是娱乐场所,也是自由民集会的地方,因此规模巨大。
古希腊家具古希腊家具种类主要有椅、桌、凳、床、长榻等。
古希腊人生活方式部分受中东影响,日常起居中他们通常是斜倚在榻上的,造型与形态:古希腊家具的造型特征最能反映古希腊人对形式美的追求,古典时代的希腊家具设计中,摒弃了古埃及造型中的刻板与亚述、波斯的大尺度及装饰上的冗余琐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