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3年中国人民银行招聘笔试之经济金融类

2023年中国人民银行招聘笔试之经济金融类

2023年中国人民银行招聘笔试之经济金融类• 判断(15 分) :1. 货币贬值与出口换取外汇2. 分散化投资与股票(判断:分散化投资可以减少风险,买股票种类越多,风险越小。

)3. 国际自由贸易与个人福利(判断:国际贸易可以使每个人得利)4.IS-LM 曲线的利率分析5. 货币市场冲击与货币政策6. 市场经济概念问题7. 个人收入分派8. 充足就业9. 金融风险问题10. 非现场监管概念11. 巴塞尔协议内容(判断:巴塞尔协议内容就是资产…… 一个内容)12. 外汇市场13.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判断: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又叫表外业务)14. 预期利率与债券利率关系15. 通货膨胀与税收单选题:1 、决定汇率长期趋势的因素答案为国际收支状况、投资基金收益来自选项是服务费分红什么的3 、2023 年7 月21 日,人民币对美元贬值2 %后,汇率为多少答案是8.114 、单一借款客户授信集中度不超过百分之几?5 、国债的基本功能?二、单选(30 分):每个题有五个选项1. 比较优势与绝对优势2. 需求曲线问题3. 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问题(医生买了医疗事故保险,工作起来就不那么认真负责,这是:A 逆向选择B 道德风险)4. 课税收入与边际税率问题5. 股票价格与钞票流量问题6. 开放经济与个人储蓄、资本流动等关系7. 债券收益率问题8.CAPM 模型计算问题9. 股票的美式、欧式期权比较10.MM 定律成立假设条件没有哪个:(E 选项是没有交易成本)11. 利率互换计算题,大意是给出两个公司A ,B 在固定和浮动市场上利率,故意互换利率,选项是A , B 分别在哪个市场上有比较优势,以及互换利率后总收益是多少。

12. 弗里德曼的永久性收入假设与税收关系13. 国库券利率与支票帐户付息关系14. 货币需求、投资曲线与边际消费15. 索洛模型的人均资本品与边际收益递减16. 生产资料所有制17. 法人治理结构含义18. 个人收入再分派的负责主体19. 公共物品概念(具有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物品是:A 公共物品B 纯公共物品)20. 宏观调控与货币财政政策关系21. 资本国际性流动的内在动力22. 国债的功能(A 筹资建设B 填补财政赤字)23. 我国公司会计核算原则(A 收付实现制B 权责发生制)24. 公司的基本财务报表是(A 资产负债表B 钞票流量表C 收入分派表D 利润表)25. 投资基金的收益含义26. 存款扩张倍数27. 决定汇率的长期因素(A 国际收支B 通货膨胀28. 资本的对内、外可兑换概念29.2023 年7.21 汇改的人民币对美元价A8.21 B8.11 C8.1730. 商业银行对单一借款客户限制的比率A10 B5%多选:三、多项选择题(1.5*10 )1 .市场经济的存在和正常运营必须具有如下条件:A 、市场主体具有自主性B 、完善的市场体系和健全的市场机制C 、规范的市场运营规则D 、多元的所有制结构和多种分派方式E 、间接的宏观调控体系2 .市场经济的一般特性是:A 、一切经济活动都被直接或间接纳入市场关系之中B 、公司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和自我约束的市场主体C 、政府不直接干预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D 、所有经济活动都是在一整套法律法规体系的约束下进行的E 、一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3 .按生产要素分派:A 、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必然产物B 、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定C 、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有效途径D 、旧的社会分工的产物E 、劳动具有谋生性质的必然产物4 .宏观调控的基本目的是:A 、提高经济效率和实现社会公平B 、经济连续均衡增长C 、增长就业D 、稳定物价水平E 、平衡国际收支5 .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涉及:A 、最惠国待遇原则B 、国民待遇原则C 、透明度原则D 、例外和免责原则E 、自由贸易原则和公平竞争原则6 .按课税对象分,我国现行的税类分为:A 、商品税类B 、消费税类C 、所得税类D 、财产税类E 、其他税类7 .商业银行发明货币供应量的能力重要受下列因素的制约:A 、基础货币B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C 、备付金率D 、客户提现率E 、资本充足率8 .政策性银行的基本特性有:A 、政府出资设立B 、以贯彻国家经济政策为目的C 、不以赚钱为目的D 、不能自主选择贷款对象E 、业务范围与商业银行相同9 .金融衍生工具在形式上有:A 、远期合约B 、期货合约C 、现货合约D 、其权合约E 、掉期合约10 .利率市场化产生的影响涉及:A 、引起利率下降B 、引起利率上升C 、信贷资金分流D 、金融竞争增长E 、社会公众的收益空间缩小四、简答题(8*3 )1 .提高货币供应增长率会减少名义利率还是提高名义利率?2 .为什么商业银行体系需要最后贷款人?3 .什么是李嘉图等价?五、论述题(16 )用AD-AS 模型分析资源类投入价格上升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一提高货币增长率是提高名义利率还是减少名义利率?1 初看此题,很容易让人从货币供应增长如何影响利率的角度,用各种理论加以阐述分析,一方面想到的是MS-MD 曲线阐述,画出图形,MS 曲线左移,导致利率下降;2 进一步分析,考虑到“ 流动性陷阱” ,短期内由于流动性效应使得名义利率下降很小甚至完全被时市场吸取,表现为MD 曲线平坦,利率不变或影响较小;3 长期看可以讨论货币供应增长率与实际GDP 增长率大小之间的关系,来讨论名义利率变化,加上影响名义利率其他因素,结合起来综合探讨实际市场利率影响因素的复杂性,如可以讨论价格收入效应和通货膨胀预期效应还也许使得名义利率上升;评价:此题考察货币供应增长对名义利率及资金价格水平产生何种影响,这是目前中国央行面临的最迫切的问题之一,在理论和实证层面都需要进一步研究的热门问题;二为什么商业银行体系需要最后贷款人?1 一方面可以分析什么是最后贷款人和并指出其角色是人行(指出人行是最后贷款人可以得1 分),中国人民银行最后贷款人功能事实上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向商业银行提供流动性贷款,用于解决商业银行的临时资金短缺。

二是向陷入支付危机甚至清偿能力危机的金融机构提供救助性资金,重要用于兑付有问题金融机构对自然人的债务。

2 然后从以上两点出发,分析回答是商业银行的储备金制度目的,票据贴现,同业拆借不便时,以及银行恐慌引起的货币紧缩银行挤兑,短期出现流动性困境,金融稳定,安全公众信心等角度进一步阐述。

3 此外,人行作为最后贷款人尚有调节宏观经济的作用,这一点可以点到为止。

评价:最终贷款人则是人民银行加强金融稳定职能的理论依据,并且由于明年准备成立存款保险公司,所以人民银行作为维护金融稳定的最后防线作用尤为突出,此题也是央行热点问题。

三,什么是李嘉图等价?答:李嘉图等价定理的核心思想在于:公债不是净财富,政府无论是以税收形式,还是以公债形式来取得公共收入,对于人们经济选择的影响是同样的。

财政支出无论是通过目前征税还是通过发行公债筹资,没有任何区别,即公债无非是延迟的税收,在具有完全理性的消费者眼中,债务和税收是等价的。

根据这个定理,政府发行公债并不提高利率,对私人投资不会产生挤出效应,也不会增长通货膨胀的压力,这些仍然未得到实际经济运营的论证。

(该定理是以封闭经济和政府活动非生产性为前提与条件。

该等价定理的成立,一方面规定各代消费者具有利他动机,保证消费者遗留给后代的财产为正值,还规定政府对每个消费者减少税负的数额相同,并且每个消费者的边际消费倾向没有差异,李嘉图等价定理并不符合真实情况,由于它是在一系列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或不完全存在的假设条件下得出的。

因此,李嘉图等价原理并不是经济的现实。

)评价:李嘉图等价原理这个题目出得好,说明央行也开始关注金融以外的财政问题,事实上,假如央行没有充足的独立性,任何形式的财政赤字最终都将由央行买单。

所以此题也与央行有关,(虽然出得有些让人压不到题,此题不少人不知道怎么回答,甚至有人还认为李嘉图是中国人呢,也有的谈了比较优势国际贸易理论,一价定律,购买力平价资产组合理论…… )论述:运用AS——AD 模型分析资源性投入价格上升对于宏观经济影响。

答:1 总需求总供应模型,可以把图画出来。

然后说明投入品价格上涨,厂商生产成本上升,利润减少,产量减少,AS 左移,导致价格P 上升,产量Q 下降;2 进一步分析会得出影响宏观经济机制结果会出现,物价水平上升,收入会再分派,生产资源性的公司会收益,投入会增大,而以资源投入为主的公司会由于成本上升利润受损,产品价格会因此上升,消费者利益会受损。

长期看,可以点出也许出现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在阐述其影响结果。

3 结合当前国际国内形势讨论,并简要提出对策。

如国际石油价格,铁矿石价格,铝,锌等金属资源投入价格居高不下,我国大量进口外汇损失,以及国内此行业物价上升带来的影响;另一方面,此行业公司过度投资导致资源反复建设,浪费以及环境污染等,以及收入再分派,消费者不同公司得失分析,最后点出国家宏观调空,特别中国人民银行应采用的政策,如提高行业贷款利率,提高准备金,窗口指导等最近央行所正采用的措施。

评价:今年以来物价上涨,此题考察物价上升对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暗含了央行应当采用的策略和研究重点问题,中国当前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热点中的热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