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XX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XX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相对性

资源环境经济发展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发展, 实现示范园区内 部资源环境系统与经济系统之间不断作用的动态平衡。
• 随着对经济发展规律的不断深化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干预与调 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内协调发展过程。
协调性

协调发展目标是在特定的资源环境条件下实现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示范园的最优经济发展,实现两个系统目标相统一发展。
按照“当年先创建、次年再认定”的原则,按照省级发展改革委评审通过的创建方案,组织 开展示范园创建工作。
创建工作满一年后,由省级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组织验收并将验收结果上报国家发展改 革委,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对验收合格的正式认定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
对示范效果不显著、验收不合格的不予认定并撤销创建资格。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
(三)创建条件
申报创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应符合以下基本条件:
申报县或市高度重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工作,已成立由主要领导挂帅的 领导小组,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具备一定基础,且建设示范园的意愿积极;
示范园发展思路清晰、规划布局合理、产业特色鲜明、融合模式新 颖,配套设施完善、组织管理高效,利益联结紧密、示范作用显著;
• 持续完善惠农、富农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真正分享产业链 延伸、产业功能拓展的好处。
(三)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的结构体系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可以形成包括核心产业、支持产业、配套 产业、衍生产业四个层次的产业群:
• 以特色农产品和 园区为载体的农 业生产和农业休 闲活动
核心 支持 产业 产业
• 直接支持休闲农 产品的研发、加 工、推介和促销 的企业群及金融、 媒体等企业
重点
• 是打破产业的界限,形成农业和二三产业交叉融合的现
代产业;
推进产业融合发展的
核心
• 是完善惠农、富农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真正分享产 业链延伸、产业功能拓展的好处,也就是促进农民增收;
推进产业融合发展的
根本路径
• 是把新技术、新业态和新的模式引入农业,用现代理念 来引导农业,用现代技术改造农业,从而提高农业竞争 力;
三、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发展中 存在的问题
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的市场型和公益型功能相混淆; 2.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产品市场定位不准; 3.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从开始的规划到最终的落地实施都没有设
计出一个很好的盈利商业模式,没有找到园区盈利的产业、盈利的 产品、盈利的品牌; 4.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重展示、轻产业发展,中看不中用、中看 不中学; 5.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缺乏主导产业支撑; 6.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产业缺乏金融支持,基本靠政府项目资金 ,在长期发展中显得力不从心。
具体创建条件由各省(区、市)根据上述要求,结合本地实际细化 确定;
同等条件 发展示范园。
(四)创建程序
由县或市政府根据本地区创建条件,组织承建单位编制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方 案,并评审确定最优项目后,向省级发展改革委提出创建申请。
省级发展改革委组织相关部门或专家对创建方案进行评审,按照竞争性选拔原则和本省区示 范园控制数量,择优确定示范园名单,并上报国家发展改革委。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区的策划暨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展
(三)健全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围绕股份合作、订单合同、服务协作、流转聘用等利益联结模式,采取 “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的分配方式,实现龙头企业与农民合作社深度 融合。建立龙头企业与农户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鼓励龙头企业带动 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形成一体化经营组织联盟。 (四)创新体制机制,破解产业融合发展瓶颈约束 按照企业主导、政府支持、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原则,完善农村产业 融合投融资体制机制,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建设 和运营。鼓励金融机构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建立紧密合作关系, 推广产业链金融模式,加大信贷支持。
示范园的主题定位与功能开发对产业链扩展也有特定的要求与 限定。在产业规模、技术水平、公共服务平台、科研力量和品牌积 累等方面具有一定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借鉴国际产业集群演化与整 合趋势,对照农业价值链演化规律,依据产业补链、伸链、优链的 需要,形成综合产业链。
(三)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的价值链演化
七、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区的策划 暨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展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区的策划暨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展
(一)探索多种产业融合模式,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通过推进农业内部融合、延伸农业产业链、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发展农业新 型业态等多种形式,结合当地资源禀赋、风土人情等实际,探索并总结一批适 合不同地区的农村产业融合商业模式,努力构建农业与二三产业交叉融合的现 代农业产业体系。 (二)培育多元化产业融合主体,激发产业融合发展活力 探索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在农村产业融合中更好发挥作用的 有效途径,鼓励农民合作社发展农产品加工、销售,鼓励家庭农场、种养大户 开展农产品直销。支持龙头企业通过直接投资、参股经营、签订长期供销合同 等方式建设标准化、规模化原料生产基地以及营销设施,带动农户和农民合作 社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 以特色农产品和文 化创意成果为要素 投入的其他企业群, 各产业之间相互带 动
衍生 配套 产业 产业
• 为创意农业提供 良好的环境和氛 围的企业群,如 旅游、餐饮等
五、建设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的 原因、发展思路及价值链演化
(一)建设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的原因
是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的优势对传统农业结构进行调整, 拓展农村经 济全新的增长点,实现区域化经济协调发展的需求;
业为主,展示、示范农业先进技术; • 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以整县为区域范围。 • ——从发展路径上讲: • 农业科技园区以突破农业科技瓶颈为主要目的; • 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以区域概念破解农业问题,推进生产要素城乡流动、
城乡产业互动发展。
二、现代农业的量化标准
现代农业的量化标准
关于现代农业的概念有许多观点,国内外学者们比较认同的是关于现代 农业的量化标准: 1、科技进步对农业的贡献率在70%以上; 2、农产品商品率平均90%以上; 3、农业投入占当年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至少在40%以上; 4、农业劳动力占全国劳动力总数的比重低于15%; 5、农业劳动生产率不低于人均15000美元; 6、畜牧业产值占大农业产值不低于45%; 7、现代农业的利润一般在8%—15%。 另外,也有学者认为,“每个农业劳动力来自农业的收入至少能 养活10人”也应划入标准之列。
是推动地区旅游产业发展,转变地区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需求;
是引导地区农业向着观光农业发展,提高地区品牌效应和 知名度,推动地区旅游业经济增长和相关产业发展的需求;
是提高地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农业增产增收的需要。
(二)建设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的发展思路
融合发展联结机制是关键,具体发展思路为:
推进产业融合发展的
推进产业融合发展的
关键
• 是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也就是市场导 向,调动各类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同时也要更好地发挥 政府作用,强化政策的引导、公共服务和市场监管。
(三)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的价值链演化
(一)产业链的扩展与构建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产业链的扩展与构建是农业核心竞争 力的物质基础。其重点内容是示范园内的生产与加工业转型升级, 服务业丰富发展,在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服务业紧密融合的基 础上再派生新产业。因此,示范园产业链扩展既要高度重视三次产 业链的高端性,又要强调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与资源效 益的全面性。
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的 概念、特征及结构体系
(一)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的概念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是以农业为基本依托,以新型经营主体为引 领,以利益联结为纽带,通过产业联动、要素集聚、技术渗透、体制创新 等方式,将资本、技术以及资源要素进行跨界集约化配置,使农业生产、 农产品加工和销售、餐饮、休闲以及其他服务业有机整合,最终实现农业 产业链延伸“接二连三”的一批融合发展先导区。
区域性
• 不同地域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因其资源、环境、经济存 在差异,在一定程度上使其三者之间的协调发展情况不同。
• 不同地区的示范园区农业产业结构、技术发展水平、环境条件、 资源状况等存在差异,应因地制宜的制定合适的发展措施与标 准。
持续性
• 持续稳定地加快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产业链的延伸、开发 农业的多种功能、大力发展农业新型业态等方式。
第四阶段 (2009-至今)2009年11月,农业部启 动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创建工作,2010年8月和 2012年8月分两批确定153个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 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与农业科技园区的区别
• ——从园区功能上讲: • 农业科技园区以技术示范、成果转化、孵化培育、科技培训为主; • 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旨在以产业开发为中心,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 ——从园区规模上讲: • 农业科技园区的面积一般为1万亩-3万亩之间,主要以大力发展设施农
创建 类型
新技术 渗透
产业链 延伸
功能拓 展
(二)创建数量
2017年首批创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100个 其中:
2016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超过5000亿元的省创建数量不超过5 个;其他省(区)不超过3个;
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不超过2个; 计划单列市不超过1个; 每个县(市、区、旗、农场)或地市政府只能申报创建1个国家
(二)产业延伸与互动模式设计
将各产业进行融合、渗透,拓展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的产业 链,形成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村的生产、生活、生态为资源,将农 产品与文化、休闲度假、艺术创意相结合,以提升现代农业的价值 与产值,创造出优质农产品,拓展农村消费市场和旅游市场。农村 产业融合具有高文化品位、高科技性、高附加值、高融合性,是现 代农业发展的重点,是现代农业发展演变的新趋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