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现状与对策

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现状与对策

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现状与对策
摘要:高职高专以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为目标,因此在教学中应该以实际应用为基础,重视实践教学,因此大多数高职院校都存在“重专业,轻基础”的问题。

本文对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现状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并提出了教学对策。

关键词:因材施教三年不断线教学方法应用型技术人才
《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提出的对高职高专学生掌握英语技能的要求,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和一定听、说、读、写、译的能力,使学生在打好语言基本功、能用英语交流信息的同时,也掌握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培养学生掌握必须的、实用的英语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应以“实用为主,够用为度”为原则进行高职院校的技能型人才培养。

但目前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现状不容乐观。

1 高职英语教学现状
1.1 教学对象
高职高专的学生来源主要通过两种途径:一种是通过高考正式录取的普通高中毕业生,他们分数一般不是很高,虽然在高中学了三年英语,但是基础一般,勉强能够完成高职英语教学目标;另一种是从中专技校和职业中专直接升入高职高专的学生,简称“三校生”,他们虽然也
在原来的学校学过英语,但基本等于初中水平,对英语也并无兴趣。

如何应付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是当前高职英语教师的一大难题。

1.2 教材与课程设置
在如今的众多教材当中,普遍存在这一个特点:重阅读、语法,轻口语、听力。

不符合目前重视实践能力,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条件。

教材后面配套的练习很多,对于目前的生源来说并不合适。

此外,高职高专的课程设置特点是“重专业,轻基础”,英语只开设两个学期,教学时数少,内容多,不利于学生的逐步提高,也不利于学生的过级考试,往往学生开始过四级的时候英语课已经停了。

1.3 各个专业的对英语的需求不同
根据高职高专不同专业的特点,对英语的需求也不一样。

例如宝石营销专业以及报关专业的学生对英语的需求远远的超过了其他专业。

这就要求教师在英语教学中不能千篇一律,要根据每个专业的不同特点决定课程的重难点和课程的方向。

1.4 师资力量与教学手段
随着高职院校的不断发展壮大,学生人数的日益增加,师资力量越来越不够了,在个别学校中还存在着许多教师既承担基础课又承担专业课的现象。

教师大多数超负荷工作,还要完成教学目标。

在教学中为了完成教学目的,应对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大多数教师只能用传统的
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影响了教学质量,继而影响到对专业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2 高职英语教学对策
2.1 重视打好语言基础,注意提高文化素养
大学英语教学必须把重点放在打好语言基础上。

语言基础包括语言知识和语言应用能力,前者指语音、语法和词汇等方面的知识,后者指综合运用这些知识进行读、听、说、写、译等语言活动的能力。

正确的语音语调、扎实的语法、一定的词汇量和熟练的词汇运用能力的提高有助于提高外语学习的效率,有利于提高语言应用能力大学英语教学还应有助于学生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加深对世界的了解,借鉴和吸收外国文化精华,提高文化素养。

2.2 坚持分类要求和因材施教的原则
由于学生入学水平不完全相同,因此要坚持分类要求,因材施教。

我们应实事求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参照《基本要求》列出的规定确定自己的教学要求。

根据不同的专业对英语的要求不同,适当开设专业英语课程,使他们进一步提高英语应用能力,并对以后的专业发展提供帮助。

2.3 今后方向:抓好专业英语教育,保证英语学习三年不断线
专业英语是大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学生完成从学习过渡到实际应用的有效途径。

我校外语教研室应在第三学期开设专业英语课,要逐步建立起一支相对稳定的专业英语课教师队伍,鼓励专业课教师用英语讲课,还可以采取其它措施,为学生课外自学创造条件,从而切实保证大学英语学习三年不断线。

2.4 确定好不同专业的重难点
阅读是掌握语言知识、打好语言基础、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

阅读能力是大部分大学生今后工作所需的主要语言技能。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要始终注重阅读能力的培养。

但是,随着国际交往的日益扩大,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听、说、写、译等技能已越来越重要。

针对不同的专业特点确定不同的重难点尤为重要。

例如:营销专业的重点为听说,报关专业的重点为阅读和写作等。

2.5 结合实际确定教学方法
教学法直接影响教学质量。

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不同阶段的不同教学要求,采用灵活机动、切合实际的教学方法并且在不断的摸索中改进教学方法,从而使学生得到最大的收益。

在教学中积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语言应用能力。

其中“任务驱动教学法”、“情景交际法”等教学方法更好的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提高了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综上所述,针对目前的高职英语教学现状,适时的采取积极的教学
对策才是培养能够适应社会的、综合能力强的技能型人才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贾方.关于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思考[J].辽宁教育研究,2005(1).
[2]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基本要求[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