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欧和美国经济的对比
20世纪90年代
克林顿发表经济复苏的演说
特点:
第一,“新”在较长时期经济持续繁荣高速发展
第二,“新”在打破了凯恩斯主义“通货膨胀和低失业 率不会同时出现”的理论,低通货膨胀和低失业率同时 出现,基本实现零通涨下的充分就业
第三,“新”在经济运行机制发生深刻变化:用技术 创新,用供应来刺激新需求,再用新需求来促进经济 的持续增长,经济增长伴随低通货膨胀和低失业率, 打破经济增长、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的连动关系
英国
1939年 1946年 1939年 1946年 1939年 1946年
235 193.1 811 789 1343 1290
法国
50.2 49.3 738 344 795 441
德国 396.9 105.5 1775 208 2373 256
这反映出二战后初期西欧的英、法、德各国 煤、铁、钢产量都低于战前水平,其中德国 所遭受的战争灾难最为严重,面临着经济恢 复的艰巨任务。
➢至2007年1月止共有27个成员国,总
欧洲联盟(欧盟 European Union)扩张
面积432.2万平方公里。 ➢5月9日为“欧洲日”。
➢宗旨:
➢“通过建立无内部边界的空间,加强 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建立最终实 行统一货币的经济货币联盟,促进成 员国经济和社会的均衡发展”,“通 过实行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在国际 舞台上弘扬联盟的个性”。
的是表示要建联盟立”一(简个称统“欧一盟的”)欧。洲为世,界增上最强 人们对欧洲联大➢1的盟99经5和济年体,欧。奥洲地利同、一芬兰性、的瑞典印加象入,。
成员国增至15国。
➢2004年5月1日,爱沙尼亚、拉脱维亚、
立陶宛、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
利、斯洛文尼亚、马耳他和塞浦路斯10
国正式加入,欧盟增至25国。
年,克林顿被选为民主党最高委
员会主席。1992年11月3日,克
林顿当选美国总统,1996年11月
再次当选。
掌控着美国经济命脉的 实权人物艾伦·格林斯潘
克林顿倡导“介于自由放 任的资本主义和福利国家之 间的第三条道路”,试图把 自主经营、自由经营和国家 干预有机结合起来,从增加 公共投资、减少财政赤字、 精简政府机构、改革税收制 度、改革医疗制度五个方面 着手,对美国经济实施根本 性的变革。
“欧洲之父”让· 莫内
1951年,欧洲一体化先驱 让·莫内和法国外长罗伯 特·舒曼首先提出建立欧洲煤 钢共同体。法国、意大利、联 邦德国、比利时、荷兰、卢森 堡六国正式签订了《欧洲煤钢 共同体条约》(即《巴黎条 约》),从而在欧洲一体化的 进程中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西欧国家希望通过建立一个经济共同体,来振兴经济并降 低未来战争的可能性。
滞胀具体表现:
特点: 外部因素:
生产停滞和通货膨胀并存,相互交织 石油危机
(滞胀的直接原因之一)
罗纳德·威尔逊·里根(1911年2 月6日-2004年6月5日) 是美国第40任 总统,生于伊利诺伊州。父亲杰克是 个皮鞋推销员。1937年进入好莱坞华 纳兄弟电影公司当电影和电视演员。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应征入伍,在空 军服役。退伍后重返好莱坞,在接下 来的20年里,他共参加了53部电影的 演出。后任电影演员公会主席、电影 委员会主席。1980年被提名,并在竞 选中击败卡特而获胜。1984年连任。 里根执政期间,提出一项旨在压缩政 府开支、减少国营事业、降低通货膨 胀率的改革计划。对外,对苏联等社 会主义国家取强硬立场,并提出了“ 星球大战”计划。
在克林顿的8年任期内, 美国经济持续增长,成就令 世人瞩目。
克林顿政府措施:扶持高新技术产业,通过增加供应 来刺激新需求,再用新需求来促进经济的持续增长,取得 成功。
这轮经济增长反映出美国经济运行机制发生了某些深 刻变化。一些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增长、失业率和通货膨 胀联动的关系被打破,美国进入了一个“新经济”时代。
乔治·卡特利特·马歇尔
George Catlett Marshall 1880.12.31~1959.10.16 美国陆军五星上将 美国国务卿
“马歇尔计划”的提出得到总统的有利支持
“欧洲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是“杜鲁 门主义”的一次大规模运用。美国之所以要援助欧 洲,是因为此举对美国称霸世界有利可图,可以防 止西欧各国向共产主义转变,可以稳定资本主义制 度,可以对苏联进行遏制,可以保持战后优势。
光荣与梦想
1980-1989年美国经济增长速度
年
①80年代初,美国开始了
份 1980 1981 198经2 济19复83 苏1,984摆1脱98了5 7109年86 代1987 1988 1989
以来的经济滞胀困境;
增-
②1982年以后美国经济连
长 0.3 1.9 -2.续5 增3.长6 ;6.8 3.4 2.8 3.4 4.6 3.0
率
③说明里根政府实行供应
学派和货币学派理论的主
张,对经济调节和干预是
有效的
美 国 第 三 阶 段 原 因
20世纪80年代是美国经济发展的复苏和繁荣时期。 这一时期美国经济稳步增长。
他如何使美国经 济走向复苏和繁荣?
里根1981—1989
里 削减政府开支和紧缩货币
根 革
抑制通货膨胀
命 大规模减税和加大国防开支
西欧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
➢ 时间:20世纪50年代初—70年代 ➢ 特点:西欧经济持续繁荣 ➢ 原因: ➢ (1)客观原因:美国为了对付苏联,给予西欧资本主义国家
大量援助。 ➢ (2)主观原因: ➢ ①西欧国家发挥高素质的劳动力优势,采用最先进的科技成
果,大力发展教育。 ➢ ②政府制定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
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
美 国 第 二 阶 段 原 因
20世纪70年代是美国经济发展的萧条时期 。这一时期美国经济停滞、通货膨胀严重。
理查德·尼克松 1969-1974
福特 1974—1977
卡特 1977—1981
2.“新边疆”和“伟大的社会”施政纲领 3.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经济政策
收效甚微,凯恩斯主义失灵。
美国经济发展历程
时间阶 主要的 经济理
段
总统 论依据
二战结
凯恩斯
束到60
杜鲁门 艾森豪威尔
主义
年代末 肯尼迪
70年代
凯恩斯
高自己的国际政治经济地位而努力。
19199532年年 西欧欧洲六国联组盟建“欧洲煤钢联营” (欧洲19经58年济欧、洲政六治国组联建盟““欧欧)洲洲经原济子共能同联体营””
1967年 三个机构合并成“欧洲共同体”
1986年5月2➢199日73年正后式,英悬国挂、丹,麦会、爱旗尔为兰天、希
蓝色底,上面腊、有西1班2牙颗和葡金萄黄牙先色后的加入星欧,共体表,示 希腊神话中雅成➢1员典99国3娜扩年大1光1到月环1,2国。欧。洲制共作同体会更旗名“的欧目洲
哈里·杜鲁门 1945-1953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艾森豪威尔 1953-1961
肯尼迪 1961-1963
约翰逊1963-1969
1.战后20年经济的“黄金时期” (1).原因 ①大力拓展世界市场 ②应用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发展新兴工业 ③政府进行宏观管理 ④延续并发展了罗斯福新政的社会福利政策
(2).地位:绝对优势 据1948年统计,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工业产量 中所占的比重达到53.4%,出口贸易占32.4%( 1947年数字),黄金储备占74.5%。
西欧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的原因
主观原因:西欧国家发挥高素质的劳动力优势, 采用最先进的科技成果,大力发展教育
德
国
德
宝
国
马
奔
驰
德
德
国
国
大
奥
众
迪
德
国
德
劳
国
斯
保
莱
时
斯
德国现代化的汽车生产线
捷
主观原因:政府制定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
首都:波恩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从1951年开始,联邦德国的经济进 入高速发展时期。 ➢在20世纪50年代,联邦德国国民生 产总值平均年增长7.5%,速度超过美、 英、法,仅次于日本。 ➢1960年,联邦德国国民生产总值达 到3000多亿马克,成为仅次于美国的 西方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和欧洲头号经 济大国,直到1968年才被日本超过。 ➢至20世纪70年代,联邦德国在资本 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重已从 1948年的3.6%跃升到10.1%。
——当代西方史学家
“总有一天,到那时……,所有的欧洲国家,无须丢掉你 们各自的特点和闪光的个性,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 级的整体里;到那时,你们将构筑欧洲的友爱关系”
——维克多·雨果
欧洲联合的目的:为保证自己的安全和国际地位, 促进经济的发展,应对美、苏两个大国。
➢ 20世纪70年代以来,欧共体在很多经济领域已经赶上并 超过美国,不再像过去一样受美国控制,开始积极为提
➢第二次世界大战使欧洲国家的经济和 人民生活受到了极大的破坏,二战后, 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恢复和发展出现了所 谓的“黄金时期”。 ➢西欧在自然地理概念上包括英国、爱 尔兰、荷兰、法国、摩纳哥。二战后, 在国际政治概念上,指除苏联和东欧国 家之外的24个欧洲资本主义国家。面积 360万平方千米,人口3.5亿。是资本主
西欧与美国经济对比
战后的欧洲
战 时 对 战 后 布 局 的 商 议
➢自然地理概念上的西欧是指欧洲西部濒临大西洋的地区和附 近岛屿。 ➢政治地理上的西欧有24个资本主义国家:希腊、意大利、圣 马力诺、马耳他、西班牙、安道尔、葡萄牙、英国、爱尔兰、 荷兰、比利时、法国、摩纳哥、联邦德国、奥地利、瑞士、列 支敦士登、卢森堡、芬兰、瑞典、挪威、丹麦、冰岛、梵蒂冈。
医治生产停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