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三章 FANUC系统数控车床的编程与操作
第三章 FANUC系统数控车床的编程与操作
六、常用编程指令格式
(一)常用G代码 1. G00—快速定位
编程格式:G00 X(U) Z(W);
2. G01—直线插补 编程格式:G01 X(U)_ Z(W)_F_;
3. G02、G03—圆弧插补
编程格式:G02/(G03) X(U)_Z(W)_R_F_; G02/(G03) X(U)_Z(W)_I_K_F_;
(四)G70—精车循环
编程格式: G70 P(ns) Q(nf) ; 此指令必须分别与G71、G72、G73指令配合使用,否则不能执行精加 工。
(五)G74—深孔钻固定循环
编程格式: G74 R(e): G74 Z(w)_ Q(Δ k) R(Δ d)_F(f)_; 指令功能可以用于断续切削深钻孔加工,只车Z轴操作。 e:表示退刀量; Z:表示孔心的Z坐标值; w:表示其增量坐标值; Δ k:表示Z轴方向移动量; f:表示进给速度。
二、螺纹切削指令的使用 (一)G32—螺纹切削指令 编程格式: G32 X(U)_Z(W)_F_;
其中:
X、Z :螺纹切削终点的绝对坐标(X为直径值); U、W :螺纹切削终点相对切削起点的增量坐标(U为直 径值); F :螺纹的导程(mm)
(二)G92—螺纹切削循环指令 编程格式: G92 X(U)_Z(W)_R_F_;
第二章 FANUC系统数控车床的编程与操 作
第一节
概述
一、数控车床的组成与分类
(一)数控车床的组成 数控车床与普通卧式车床在结构形式上有许多相似之处, 其结构仍然是由主轴箱、刀架、进给系统、床身以及液压、 气压、润滑系统等部分组成。
(二)数控车床的布局及分类 1. 数控车床的布局 根据床身和导轨相对于水平面位置的不同,数控车床的 布局通常有四种形式,如图所示。
产生裂纹等缺陷,提高了刀具的耐用度。 (2)由于刀具耐用度提高,使用时间较长,换刀时间缩短,提高了 生产效率。
(3)刀柄可重复使用,既节省了钢材又提高了刀片的利用率,刀片
由制造厂家回收再制,提高了经济效益,降低了刀具成本。 (4)刀片重磨后,尺寸会逐渐变小,为了恢复刀片的工作位置,往
往在车刀结构上设有刀片的调整机构,以增加刀片的重磨次数。
编程格式:G91 G ×× X_Z_F_;
8. G92—建立工件坐标系 编程格式:G92 X_Z_;
9. G96—恒线速
此指令的功能是执行线速度控制,并且只通过改变RPM 来控制相应的工件直径变化时维持稳定的切削速率。 10. G97—取消恒线速
此指令的功能是取消线速度控制,并且仅仅控制RPM的
稳定。 11. G98—每分钟进给
S-主轴转数(r/min)。
五、刀具功能—T代码
T 代码用于选刀号和刀补号,其后的4 位数字分别表示 选择的刀具号和刀具补偿号。T 代码与刀具的关系是由机床
制造厂规定的,具体请参考机床厂家的说明书。执行T 指令,
转动转塔刀架,选用指定的刀具。 当一个程序段同时包含T 代码与刀具移动指令时:先执 行T代码指令,而后执行刀具移动指令。 T 指令同时调入刀补寄存器中的补偿值。
其中:
X、Z :螺纹终点的绝对坐标; U、W :螺纹终点相对于螺纹起点的坐标增量; F :螺纹的导程(单线螺纹时为螺距); R :圆锥螺纹起点和终点的半径差,当圆锥螺纹起点坐
标大于终点坐标时为正,反之为负。加工圆柱螺纹时,R为
零,省略。
(三)G76—螺纹切削复合循环
编程格式: G76 P(m) (r) (α ) Q(△dmin) R(d); G76 X(U)_Z(W)_R(i) P(k) Q(△d) F(f); 其中: m:为精车重复次数,从1~99次,该值为模态值; R:为螺纹尾部倒角量(斜向退刀),是螺纹导程(L)的0.1~9.9倍,以 0.1为一档逐步增加,设定时用00~99之间的两位整数来表示; α :为刀尖角度,可以从80°、60°、55°、30°、29°和0°等6个角度中 选择,用两位整数表示,常用60°、55°和30°三个角度; m、r和α用地址P同时指定,例如:m=2,r=1.2L,α =60°,表示为P021260; △dmin:切削时的最小背吃刀量,用半径编程,单位为微米(μ m); d:为精车余量,用半径编程; X(U)、Z(W):为螺纹终点坐标; i:为螺纹半径差,与G92中的R相同;i=0时,为直螺纹; k:为螺纹高度,用半径值指定,单位为微米(μ m); △d:为第一次车削深度,用半径值指定; f:为螺距(多头为导程S=nt)。
廓上的最小半径,以免发生加工干涉。
第二,该半径不宜选择太小,否则既难于制造,还会因
其切削刃强度太弱或刀体散热能力差,使车刀容易受到损坏,
使用寿命降低。
(二)高速钢车刀(整体式车刀)
(三)机夹车刀
机夹外圆和端面车刀
机夹内孔车刀
此类刀具有如下特点:
(1)刀片不经过高温焊接,避免了因焊接而引起的刀片硬度下降、
(六)G75—外圆/内圆切槽循环
除X用Z代替外,其余与G74均相同,用本循环可处理断 续切削,可在X轴割槽及X轴啄式钻孔。编程格式: G75 R(e); G75 X(u)_Z(w)_P(△i)_Q(△k)_R(△d)_F(f)_;
2. 数控车床分类 (1)按加工零件的基本类型分类:①卡盘式数控车床。 ②顶尖式数控车床。 (2)按主轴的配置形式分类:①卧式数控车床。②立 式数控车床。 (3)按数控系统功能分类:①经济型数控车床。②全 功能型数控车床。③车削中心。④FMC车床。
二、数控车床常用刀具 (一)焊接式车刀 选择车刀圆弧半径的大小时,应考虑两点: 第一,车刀切削刃的圆弧半径应当小于等于零件凹形轮
第三节
螺纹加工指令
一、螺纹加工时的几个问题
(一)普通螺纹实际牙型高度 普通螺纹实际牙型高度按下式计算:
h=0.6495×P
式中:P-螺纹螺距。 近似取 h=0.65×P
(二)螺纹小径的计算 d1=D-2h=D-1.3×P
(三)螺纹切削进给次数与背吃刀量的确定 常用螺纹加工的进给次数与背吃刀量见表3-3(详见教 材第69页)。 (四)螺纹起点与螺纹终点轴向尺寸的确定
弧和循环代码。反之,像原点返回代码等是非模态代码,如 表3-1所示(参见教材第59页)。
二、FANUC 0-TD系统辅助功能—M代码
本系统可供用户使用的M代码如表所示。
三、主轴功能—S代码
主轴转速指令功能,它是由地址S及其后面的数字表示, 目前有S2(两位数),S4(四位数)的表示法,即S××和
(二)切削圆锥面 编程格式:G94 X(U)_Z(W)_K_F_; K为切削起点与圆锥端面切削终点长度差,图示正车为 负,反车为正。
带锥度的端面切削循环
三、复合形状固定循环指令
(一)G71—内(外)径纵向粗车复合循环
编程格式: G71 U(Δ d)R(e); G71 P(ns) Q(nf) U(Δ z) W(Δ x) F(f) S(s) T(t); 该指令执行如图所示的粗加工和精加工,其中精加工路径为A→A′→B′→B 的 轨迹。 △d:切削深度(每次切削量),指定时不加符号,方向由矢量AA′决定; e:径向退力量;ns:精加工路径第一程序段(即图中的AA′)的顺序号; nf:精加工路径最后程序段(即图中的B′B)的顺序号; △x:X 方向精加工余量; △z:Z 方向精加工余量; f、s、t:粗加工时G71 中编程的F、S、T 有效,而精加工时处于ns到nf程序段之 间的F、S、T 有效。 G71切削循环下,切削进给方向平行于Z轴,X(Δ U)和Z(Δ W) 的符号如图所示。 其中(+)表示沿轴正方向移动,(-)表示沿轴负方向移动。
(三)G73—闭环粗车复合循环
编程格式: G73 U(Δ i)W(Δ k)R(Δ d) G73 P(ns) Q(nf) U(Δ x) W(Δ z) D(△d) F(f) S(s) T(t); 该功能在切削工件时刀具轨迹为如图所示的封闭回路,刀具逐渐进给,使封 闭切削回路逐渐向零件最终形状靠近,最终切削成工件的形状,其精加工路径为 A→A′→B′→B。 这种指令能对铸造,锻造等粗加工中已初步成形的工件,进行高效率切削。 Δ i:粗切时径向切除余量,即总的退刀量(半径值); Δ k:粗切时轴向切除余量; ns:精加工路径第一程序段(即图中的AA′)的顺序号; nf:精加工路径最后程序段(即图中的B′B)的顺序号; Δ x:X 方向精加工余量; Δ z:Z 方向精加工余量; △d:循环加工次数; F、S、T:粗加工时G71中编程的F、S、T 有效,而精加工时处于ns到nf程序 段之间的F、S、T 有效。
4. G04—程序延时(暂停) 编程格式:G04 P_; 5. G20、G21—尺寸单位选择 编程格式:G20:G×× X(U)_Z(W)_F; G21:G×× X(U)_Z(W)_F;
6. 刀具补偿功能—T指令
刀具的补偿主要包括:刀具长度补偿、刀尖半径补偿、
刀尖方位补偿等。 7. G91—相对值编程
四、进给功能—F代码
F指令表示工件被加工时刀具相对于工件的合成进给速 度,F的单位可取G94(每分钟进给量mm/min)或G95(主轴每转
一转刀具的进给量mm/r)。使用下式可以实现每转进给量与
每分钟进给量的转化。 Fmin=Fr×S 式中:Fmin-即每分钟的进给量(mm/min); Fr-每转进给量(mm/r);
(二)G72—端面粗车复合循环
编程格式: G72 W(Δ d)R(e); G72 P(ns) Q(nf) U(Δ x) W(Δ z) D(△d) F(f) S(s) T(t); 该循环与G71的区别仅在于切削方向平行于X 轴。该指令执行如图所 示的粗加工和精加工,其中精加工路径为A→A′→B′→B 的轨迹。 △d:切削深度(每次切削量),指定时不加符号,方向由矢量AA′决 定; e:粗车时Z轴退刀量 ns:精加工路径第一程序段(即图中的AA′)的顺序号; nf:精加工路径最后程序段(即图中的B′B)的顺序号; △x:X 方向精加工余量; △z:Z 方向精加工余量; F、S、T:粗加工时G71 中编程的F、S、T 有效,而精加工时处于ns 到nf程序段之间的F、S、T有效。 G72切削循环下,切削进给方向平行于X轴,X(Δ U)和Z(Δ W)的符号 如图所示。其中(+)表示沿轴的正方向移动,(-)表示沿轴的负方向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