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尿液显微镜检验演示文稿

尿液显微镜检验演示文稿


误认 干化学试带失效 大量VitC等还原性物质干扰
判断血尿来源
出血部位
均一性(RBC)血尿
肾小球以下部位或泌尿道 出血,毛细血管破裂
通过基底膜
未通过
pH、渗透压影响 影响,但时间短暂
红细胞形态
均一性RBC 变形红细胞≤30%
棘形红细胞比率 <5% 尿中蛋白含量 不伴有蛋白增加
非均一性(RBC)血尿 肾性血尿,源于急慢性肾小 球肾炎、肾盂肾炎、狼疮性 肾炎 通过
白细胞
放大倍数1000,Giemsa染色 放大倍数400,不染色
嗜中性白细胞 (无染色)
嗜中性白细胞 (染色)
白细胞
单核细胞 淋巴细胞
中性粒细 胞
中性粒细胞 闪光细胞
胀大白细胞
脓细胞团(见 于炎症,白细 胞变性、坏死 粘连)
临床意义
1.泌尿系统炎症:肾盂肾炎、膀胱炎。 2.生殖系统疾病:女性阴道炎、宫颈炎和附件炎, 前列腺炎。女性生殖系统炎症成团脓细胞伴鳞状上皮 细胞增多。 3.肾移植排斥反应:出现大量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 4.尿液单核细胞增多常见于药物性急性间质性肾炎 5.尿液嗜酸性粒细胞为主常见于药物所致变态反应 、泌尿系其他部位的非特异性炎症等。

晶、草酸钙结晶、马尿酸结晶
成 结晶 病理结晶:胱氨酸结晶、胆固醇结晶、亮

氨酸结晶、酪氨酸结晶等
药物结晶:磺胺药物结晶、放射造影剂结
晶等
主要内容
一、尿液沉渣的检测方法 二、尿液沉渣形态学检验
一、尿液沉渣的检测方法
尿沉渣直接涂片法 尿沉渣定量计数法
✓尿沉渣定量计数板法 ✓尿沉渣定量显微镜图像工作站法
尿沉渣染色法
1. 直接涂片法
❖ 又称混匀一滴尿法,取一滴尿于载玻片上,直接用显 微镜观察尿液各种有形成分
❖ 方法学评价 简便、易行、快捷,适用于急诊病人。 阳性率低,重复性差,易漏诊。 适用于肉眼浑浊的尿液。
报告方式: 细胞 低值-高值/HP 管型 低值-高值/LP
参考值: WBC 0-2/HP RBC 0-偶见/HP 管型 0-偶见/LP
⑴暂时性镜下血尿 ⑵泌尿系统自身疾病 ⑶其它疾病
肾脏疾病与肾外泌尿疾病的鉴红细胞少,蛋白 尿中红细胞多,蛋白少 多
2.尿中有红细胞,伴有 无肾小管上皮细胞或管 肾小管上皮细胞或管型 型 ,尿中有红细胞
临床意义
❖泌尿系统自身疾病: 炎症、结石、创伤、肿瘤 ❖泌尿系统临近器官疾病: 前列腺炎、盆腔炎等 ❖ 全身出血性疾病:如ITP、血友病等
酵母菌 无色椭圆形
强 不 有规律 不破坏 隐血(—)
脂肪球 无色正圆形
强 不 不一致 不破坏 苏丹III染色(+)
精子头部 无色椭圆形 较强 不 无规律 不破坏 隐血(—)
淀粉颗粒 无色类圆形
弱 不 无规律 不破坏 遇碘成兰紫色
草酸钙结晶 无色圆形或椭圆形 强 不 无规律 不破坏 盐酸可溶解
尿酸盐结晶 淡红色小球
棘状红细胞
尿中异常红细胞
形态各异的红细胞
大小不一的红细胞
小RBC
棘状RBC
正常RBC
小结
正常 红细胞
血尿中 的红细胞
异常 红细胞
①大红细胞 ②小红细胞 ③棘形红细胞 ④环形红细胞
⑤新月形红细胞
⑥颗粒形红细胞 ⑦皱缩红细胞 ⑧影细胞 ⑨红细胞碎片
临床意义
判断血尿是肾源性还是非肾源性 1.肾源性血尿 2.非肾源性血尿:
影响严重 非均一性RBC 变形红细胞≥70%
≥5%
伴有蛋白明显增加
(2)白细胞(WBC)
细胞数量:肉眼脓尿 镜下脓尿(WBC>5/HPF)
形态: (1)完整白细胞 (2)闪光细胞 (3)脓细胞
白细胞
⑴完整白细胞:圆形,直径10~14um,不染色核较模糊 ,浆内颗粒清晰可见;分散存在。 ⑵闪光细胞:急性肾盂肾炎,低渗条件下,可见 中性 粒细胞胞质内颗粒呈布朗分子运动,由于光折射在油镜 下可见灰蓝色发光现象,似星状闪光,称为闪光细胞。 ⑶脓细胞:陈旧尿中的白细胞,胞浆可因均质化而呈明 胶样。炎症时,在炎症过程中破坏或死亡的中性粒细胞 外形多变,不规则,结构模糊,浆内充满粗大颗粒,核 不清楚,细胞常成团,边界不清,已为死亡细胞。
二、尿液沉渣形 态学检验
二、尿沉渣形态学检查
⑴ 红细胞(RBC)
❖ 细胞数量:肉眼血尿 镜下血尿(RBC>3/HPF)
❖形态: (1)均一性红细胞血尿 (2)非均一性红细胞血尿 (3)混合性血尿
尿的红细胞与白细胞
红细胞
电子显微镜图象
光学显微镜图象
尿液中红细胞
尿中异常红细胞
古钱币状红细胞
红细胞镜检注意事项
1、红细胞注意与脂肪球、污染酵母菌、球形草 酸钙结晶区别
2、红细胞多时可致蛋白假阳性 3、注意单纯血尿与血浓尿的区别 4、有时潜血与镜检结果不一致
尿中红细胞及类似有形成分的鉴别
名称
形态
折光性 大小 排列 加蒸馏水 化学试验
红细胞 淡黄色双凹盘状 弱 一致 无规律 破坏 隐血(+)
2.尿沉渣定量计数法
(1)尿沉渣定量计数板法 (2)尿沉渣定量分析法
尿







NCCLS推荐的一次性尿沉渣定量分析板。
每块板上有10个大格,即可放10个样品。每个大
格的管察体积约7μl,其中划有刻度的计数区的总体
积为精确的1μl。每个计数区分为10个中格,每个中
格又划分为16个小格。也就是说,1μl体积的样品,
在这里被精密地分成160个小格。
专用尿沉渣检测计数板
方法学评价
✓ 直接涂片法: 简便、快速、省成本,阳性率太低、又不定量
,适用于血尿、浓尿标本,并逐步被淘汰。 ✓ 离心法:
敏感性及阳性率高于上法,仍然不定量,方法 有待于标准化。适用于肾病科及日常工作。 ✓ 沉渣定量板法:
使用了一次性器材,避免标本之间交叉污染, 操作标准化、结果量化、有可比性。
较弱 不 无规律 不破坏 加热60度溶解
酵母菌和红细胞
酵母菌
RBC
红细胞镜检注意事项
1、红细胞注意与脂肪球、污染酵母菌、球形草 酸钙结晶区别
2、红细胞多时可致蛋白假阳性 3、注意单纯血尿与血脓尿的区别 4、有时潜血与镜检结果不一致
尿液不新鲜
潜血阳性、镜检阴 性 尿液不等渗 强碱性尿
镜检阳性、潜血阴性
尿液显微镜检验演示文稿
概述
尿沉渣(urinary sediment)是指尿液排出体外经 离心沉淀,在显微镜下看到的有形成分。
有 细胞 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等

透明管型、红细胞管型、白细胞管型、上
成 管型 皮细胞管型型
分 其他 胆红素结晶管型、血液管型等
类管型、假管型、脂肪滴

盐类:磷酸盐结晶、尿酸结晶、尿酸钠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