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力企业物流管理

电力企业物流管理


电力企业物流管理概述
• 发电企业、电网企业物流管理介绍: • 组织结构、人员素质、基础设施、管理水平(理念
、手段、方法、效果)等; • 电力企业物流面临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电力系统
电力系统是由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设 备及相应的辅助系统组成的电能生产、输送、分配、 使用的统一整体。
还涉及:规划、设计、建设、监理、运维、检修 等。
2012年我国电力工业概况
• 电力投资较上年增加。中电联统计新增发电装机容量8020 万千瓦,较上年减少1021万千瓦;全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 114,491万千瓦,增长7.8%。全国发电装机容量及2012年新 增发电装机容量构成如下表:
2012年我国电力工业概况
• 电力建设取得新成就,世界最大的三峡水电站(2250万千瓦) 全部建成投产,向家坝、锦屏二级、官地、糯札渡等一批大型 水电站投产发电。
• 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 、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 结合。”
物流行业
物流体系有五个主要因素:品质、数量、时间、地点和价格 1. 品质是指物流过程中,物料的品质保持不变。 2. 数量是指符合经济性的数量要求和运输活动中往返运输载重
尽可能满载等。 3. 时间是指以合理费用及时送达为原则做到的快速。 4. 地点是指选择合理的集运地及仓库,避免两次无效运输及多
物流标准化
• 物流标准化是对所有的企业和组织,或特定产品的供应链各 环节都采用一个标准,并应用于物流的运作和管理。保证行 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在于产品质量,保证产品质量的关键 在于科学管理,而科学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标准化。
• 行业现代物流标准化包括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两大类。 技术标准包括信息软件系统、包装、仓储、机械装备、运输 工具、周转工具等;
[10].宋友文, 广东电网电力物流中心规划研究, 2010, 华南理工大 学. 第 122页. [11].张良与张豪, 浅议集对分析法在水利电力物流采购招标中的 应用. 现代企业教育, 2009(04): 第122-123页. [12].殷召新, 安徽电力公司物流工程建设方案研究, 2009, 华北电 力大学(北京). 第 51页. [13].任祥伟, 基于工作流的电力物流管理系统, 2007, 天津大学. 第 67页. [14].李强, 备件区域虚拟仓储系统在电力企业的应用模式. 电力 信息化, 2007(03): 第71-73页.
[5].刘晓娜, 关于电力物流管理转型的思考. 中国电力教育, 2011(30): 第67-68页. [6].于中玉, 供电局物流管理一体化建设研究. 物流工程与管理, 2011(07): 第47-48页. [7].张楠, ERP在电力物流信息化中的应用研究, 2011, 华北电力大 学. 第 70页. [8].葛长宏, 王何舟与刘锐明, 上海电力物流管理改革的定位与创 新. 供用电, 2010(02): 第74-77页. [9].张淑君, 基于工程物流的湖南电力物流公司核心竞争力研究, 2010,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第 64页.
• 具有较鲜明的行业特色,属物流服务中的供应物流。 • 从现代物流角度来看,其主要工作是以电力物资需求为起点
,以电力物资实体流动为主线,以物流基础设施为保障,以 电力物流信息为引导,提供相应物流服务。 • 物流服务主要工作目标是保障电力物流的供应,是基于物资 需求响应的被动式服务,从而使物资集约化管理的效益未能 充分发挥。
• 企业的物资管理,包括物资计划制订、物资采购、物资使用 和物资储备等几个重要环节。
电力物资管理
电力物资是指实现电力公司所有业务用到的材料 、设备、物品。
包括基建、生产、备品备件、IT、营销、办公用 品、低值易耗品、工器具、应急物资等。
物流与物流行业
• 2001年8月1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 准物流术语》中,对物流进行了定义“物流是从供 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
•供电局
•省级电力公司 •地市级供电局 •县级供电局
电力行业的主要企业分布
•电网
•国家能源 局
•发电
•四大辅业集团
•国家电网公司 •南方电网公司 •华能 •大唐
•东北 •华北 •华东 •华中 •西北 •电网 •电网 •电网 •电网 •电网
•32个省级电力公司、324个地市级电力公司、 2004个县级供电局
•电力投资过剩
• 电力组织机构
改革和调整,使电 力企业面临加强企 业管理的调整
•加强管理
物资管理
• 物资管理,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本企业所需物资的采 购、使用、储备等行为进行计划、组织和控制。
• 其目的是通过对物资进行有效管理,以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加速资金周转,进而促进企业盈利,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能 力。
• 核电批准了国家核安全规划和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5万千瓦 快中子增殖试验堆正式投产,荣城石岛高温气冷堆和田湾#3 、#4核电机组开工。
• 风电继续快速发展,新增并网容量1285万千瓦。光伏发电起步 良好,新增并网发电119万千瓦。天然气发电比重提高。
2012年我国电力工业概况
• 2012年投产220千伏以上输电线30,161千米,变电容量18, 208万千伏安;全国220千伏以上输电线总长50.66万千米,变电 容量22.77亿千伏安,稳居世界第一。锦屏至苏南±800千伏、容 量720万千瓦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建成投产,建设糯札渡至广东 、哈密至郑州、溪洛渡至浙西等三条±800千伏特高直流输电工 程和淮南至皖南、浙北、上海1000千伏双回特高压交流输电工 程等。 • 全国六大电网电力供需情况良好,基本平衡无拉闸限电。
电力行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3 产业竞争、产业重组
电力改革后电力行业原有的产供销体系被打破,引入了发电市场竞价
,发电、输电和配电等各个环节都会产生巨大的变化,不断产生新的需求, 从而促使电力企业对原有的信息化平台、专业应用系统提出改进,甚至重新 开发的客观要求。 4 市场供需影响
• 电力行业的市场化运作将导致竞争加剧,而市场竞争的加剧会促使电力 企业把强化核心竞争力、提高企业效益当作企业最主要的目标,信息化建设 是实现这一目标最有力的手段。无论发电企业还是电网企业为了加强管理, 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在信息化建设方面都加大 了投入力度。
•电 •力 •网
电力行业业务流程
•电力主要生产环节 •发电 •输电 •变电
•相关设备 •发电机
•高压输电线路 •变压器
•相关电力单位
•所属电力企业
•火电厂、水电站
•五大发电集团电厂、 •电网公司电厂 •企业自备电厂
•输变电站、 •超高压局、
•特高压局
•区域电网公司 •省级电网公司
•配电 •用电
•配电线路 •用电设备
电力企业物流管理
2020年5月26日星期二
课程主要内容
1. 电力企业物流管理概述 2. 电力企业需求计划与采购管理 3. 供应商关系管理、合同管理与监造管理 4. 仓储与配送管理、应急物资与废旧物资管理 5. 标准化及信息化管理 6. 电力物资供应链管理 7. 物资管理风险与内部控制 8. 电力物资公司业务分析 9. 电力物流管理绩效评价 10. 电力企业物流实务分析讨论。
电力行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1 国家政策
电力行业是国家经济的基础性行业,也是国家的支柱性产业,受国家
政策和宏观调控的影响比较大,如电力改革、厂网分离、发电领域的投入 放开等政策都给电力行业带来了深刻的变化。
2 国际、国内宏观经济环境
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对电力行业有直接的影响。国内经济的快速发
展以及全球制造业中心逐渐移向中国造成了对国内电力能源的消耗快速增长 ,使缺电现象的形势变得严峻起来,经济越发达的地区越明显。
物流价值的七次重要发现
第一次价值发现:物流系统功能价值的发现 第二次价值发现:物流经济活动价值的发现 第三次价值发现:物流利润价值的发现 第四次价值发现:物流成本价值的发现 第五次价值发现:物流环境价值的发现 第六次价值发现:物流对企业发展战略价值的发现 第七次价值发现:物流对国民经济价值的发现
电力物流
电力物资公司(物流服务中心)
电力物资公司是电力物资需求部门与供应商的联系纽带。 对内响应需求部门各种物资的需求,完成需求信息的汇总、平 衡及确认,并在到货后完成物资的配、送和交全过程的服务; 对外联系协调供应商的生产与配送,并进行相关账务处理。
次转运。 5. 价格是指保证质量及满足时间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物流
费用。
物流六要素:流体、载体、流向、流量、流速、流程
物流行业特点
• 第一,物流行业是一个复合型产业。 是物流资源产业化而形成的一种复合型或聚合型产业,物流 资源有运输、仓储、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 信息平台等。 这些资源产业化就形成运输业、仓储业、装卸业、包装业、 加工配送业、物流信息业等。这些资源分散在多个领域,包 括制造业、农业、流通业等。 把产业化的物流资源加以整合,就形成了一种新的物流服务 业。是一种复合型产业,也可以叫聚合型产业。
可参阅的资料:
[1].杨文学, 电力物资分析分类方法探析. 现代经济信息, 2013(07): 第100页. [2].袁琳, 电力企业物流网络优化系统设计与实现, 2013, 上海交通 大学. 第 78页. [3].刁宏, 保障电力物流的可持续发展. 华北电业, 2013(06): 第60-61 页. [4].李懿帆与邓有康, 关于重庆电力仓储配送体系建设思路的探讨 . 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04): 第59-61页.
[15].姚明志, 基于集对分析模型的供应链优化模型, 全国第十届 企业信息化与工业工程学术年会2006: 中国浙江杭州. 第 4页. [16].武臻, 电网企业的物流运作和管理创新, 2006, 天津大学. 第 69页. [17].徐岩山, 戴万军与朱航, 集对分析在物流中心选址中的应用. 物流技术, 2005(04): 第49-50+77页. [18].冯颖惠, 电力物流浅析. 物流技术, 2003(09): 第28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