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种植油茶的经济效益分析

种植油茶的经济效益分析

种植油茶的经济效益分析
油茶是指山茶属植物中油脂含量较高且具有一定栽培价值的木本油料植物
的总称。

包括油茶和茶叶两大类。

根据其经济性状的不同,我们常说的油茶则是指采收油茶籽的茶子树。

油茶,别名茶子树,又名木子树。

盛产于长江中下游和华南地区。

油茶是我国主要的木本油料之一。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油茶林面积6000万亩,常年茶籽产量56万吨,产茶油15万吨,其产量占全国木本油料作物的80%以上。

一、茶油的主要成分与用途
1、茶油的主要成分茶油是用油茶籽经加工后所获得的油脂。

我国自古就有“一猪二茶”之说。

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得到提高,讲求膳食比例均衡的今天,茶油更是纯天然的绿色保健食品。

由于茶油中90%以上是油酸和亚油酸为主的不饱和脂肪酸,因而明显优于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的动物油脂。

与菜籽油相比,茶油中不含芥酸。

与橄榄
油等其他植物油相比,茶油中不皂化物和生物酚的含量很少。

与花生油和豆油相比,茶油不含黄曲霉素。

因此,茶油是一种高级优质食用植物油。

2、茶油的用途和综合利用有关研究资料表明,常食茶油可以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并且具有抑制肿瘤、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是高血压、心脏病、动脉粥样硬化及高血脂等患者的理想保健油脂。

茶油还是重要医药原料,在民间用于调制各种药膏治疗烫伤、烧伤及体癣等皮肤病。

茶油通过氢化可以得到生产肥皂和凡士林的硬化油。

茶油还能乌黑头发和润泽肌肤,吸收对人体有害的短波紫外线(UVB)。

茶枯可以提取皂素。

从茶壳中可以水解糠醛。

皂素和糠醛都是重要的医药和化工原料。

茶壳中含有大量的木质素等,可用于提取木糖醇,制作活性炭等。

茶枯去除皂甙后也是很好的植物饲料。

二、油茶的生物学特性
1、油茶树的形态特征油茶为多年生常绿灌木或乔木,多分枝,冠幅大,树龄50—80年,甚至长达百年以上。

是以采收果实为主的木本油料树种。

每年10月开花,次年结果,果实球形,直径2—3.5厘米。

单果重9.3—31.5克,每果内含油茶籽1—8粒,籽粒多少视品种而定。

有早、中、晚熟品种之分。

2、油茶的生长习性油茶是多年生木本油料植物,种后 3—4年后即可开花,一生为“抱子怀胎”,即每年10月份开花至翌年10月份收获。

收获标准以80%以上的茶果变红为佳。

或有10%的茶果开裂
时采摘最为适宜。

采摘后7—10天即开花。

(1)油茶喜旱怕水油茶在红壤、黄壤和石灰岩发育的泡红粘土上均适宜种植栽培,以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排水良好、PH值5.5—6.5的砂质壤土最为适宜,一般在海拔50—1100米的山地均可栽培。

油茶为直根系植物,适宜于旱坡地和低山林地种植。

(2)油茶喜光怕阴油茶幼苗喜荫,有利生长成活,成林后则喜阳。

一方面需要有充足的阳光进行光合作用,保证营养生长,使其树冠迅速扩展,根深叶茂。

另一方面需要进行生殖生长,使果实充分积累营养,增加含油量,若缺乏光照,则会生长不良,少花、少果,甚至绝收。

油茶树为常绿灌木或乔木,一年栽植,百年受益。

油茶树适合我区经济林开发。

特别是我区现有5万亩低山丘陵岗地适宜种植,是退耕还林、绿化荒山、涵养水土、防止水土流失的良好树种之一。

也是建设生态园林城市的理想选择。

3油茶的经济性状
油茶籽的果大、产量高等特点是其他油料作物所不及。

油茶籽平均千粒重716克,最小(多粒果)的籽粒千粒重有351克,最大(单果品种)籽粒平均千粒重1670 克,单粒重达1.91克。

与目前的主要油料作物油菜籽相比,一粒油茶籽相当于100—545粒油菜籽,一株盛产期的油茶树每年可摘油茶果1000—3000个,最高可达1万个以上,幼林期平均每株收油茶果5-15公斤,大龄茶树单株采摘油茶果最高可达100公斤以上。

一般可收油茶果8325—30000公斤//hm²,
按油茶出籽率40%计,折合收油茶籽约3330—12000公斤/hm²。

丰产的油茶林每年收获的油茶籽产量是同面积的高产油菜籽产量的2—8倍,油茶种仁含油率达51%左右,种籽出油率一般在29—32%之间,与油菜籽的出油率接近。

因此,油茶是一种经济产量较高的油料作物。

三、油茶的经济效益分析
1、不与粮油作物争面积油茶适应性广,耐寒耐瘠,适于荒坡荒地栽培,也可用于改造低产林地。

与油菜、芝麻、花生、大豆等油料作物相比,油茶不与粮食和油料作物争面积。

每年可为我区节约油料用地约20万亩,增加产值1亿元以上。

2、高产、稳产性好油茶一经播种(移栽),第三年即可开花,第四年挂果。

挂果第一年单株茶果很少,一般3—5粒,从挂果的第二年开始,挂果量成倍递增,15年以后可进入一个相当长的高产、稳产时期。

油茶籽产量是油菜籽产量的2—8倍,每公顷每年可产油茶籽3330—12000公斤,产量和经济效益均十分可观。

3、收益时间长油茶除了在幼林期前三年无经济效益外,从第四年挂果开始,以后逐年成几何级的产量递增,这一递增速度可以持续30—50年,因此,种植油茶是一代人栽种,几代人受益。

4、市场前景广阔目前食用茶油的市场价格一般在40元/公斤,是菜籽油的3—5倍,出口贸易价格不菲。

在日本,茶油是菜籽油的7.5倍,在美国市场达到12美元/ kg,价格高于橄榄油。

茶油经过精加工制成高级凉拌油、人造奶油、起酥油、蛋黄酱等多种用途的油脂食品,倍受商家和消费者的青睐。

5、节省投资油茶一般每公顷种植1665—3000株,种苗、肥料和人工总投入166.5-300元,平均单株成本仅1.5元,以后的抗旱和病、虫害防治及肥水管理等投入,成本也不高。

虽然在前期的3年内无收益,但是一旦进入丰产期,基本上就不用再投入,可谓“一劳永逸”。

而且幼林期还可套种其它农作物,以耕代抚,增加收入。

四、油茶的生态效益分析
发展油茶除了能获得很高的经济效益,解放农村生产力外,由于其高大的植株、厚厚的冠盖和深深的根系,对土壤养分的分解和吸收能力强,在用地养地、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和人居自然环境以及提高土肥供养能力等方面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保土保肥能力增强油茶林地在成林后,一方面有大量的枯枝落叶覆盖,另一方面因减少了耕作而造成的水土流失可以起到保水、保土和保肥作用。

使林地的蓄水保土能力大为增强。

按土壤蚀模数(t/ km²·a即每平方公里面积每年流失土壤量)计算,相当于每年保住
2cm厚的土层。

每平方公里林地每年可以减少土壤流失量达2万m³,也相应减少了有机肥的流失,这表土层中含有大量的有机质。

油茶林的保土价值如果按拦阻流失土壤量10元/m³计算,则油茶林每平方公里年保土价值达20万元。

2、释放氧气多油茶树冠盖厚、叶片多,表面积较针叶树大,其光合作用制造出的氧气也多。

据专家测定:阔叶林制氧量为70 kg / hm²/日,油茶林叶片制纯氧达40 kg / hm²/日,由此推算,每公倾油茶林制氧量可供600人吸用,从而大大改善了人类的生存环境。

3、调节生态气候,降低环境温度油茶为常绿树种,其茂盛的枝叶覆盖着土地,有效地吸收和利用了大量的太阳热能。

据测定,夏日正午油茶林地的气温一般比荒地环境的气温低1—3 ºc。

4、改善生态环境,增加蜂产品效益油茶每年秋后开花,其花郁香,是蜜蜂喜食的花蜜。

平均每平方公里油茶林可供蜜蜂采蜜10-20天,每箱可产蜜10-15公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