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功能性壳聚糖衍生物的研究——平其能

功能性壳聚糖衍生物的研究——平其能


对其他难溶性药物的增溶
增溶10-HCPT,2.5 mg/ml, 溶解度(原溶解度 为0.5 ug/ml)增加近5000倍,且很稳定,不开环。 增溶多西紫杉醇,溶解度达 1.5 mg/ml,比原来 增加(原溶解度为1.2 ug/ml)1000多倍 对环孢素、尼莫地平也有较好的增溶作用
排泄与代谢
• 静脉注射大鼠,胆汁排泄,尿粪排泄结果 见表1,2,3。7天内尿粪累计排泄85%。 36h内胆汁排泄36%。(同位素标记)
功能性壳聚糖衍生物的研究
中国药科大学 平其能
一、概述
1、壳聚糖(chitosan) β-(1-4) 2-脱乙酰氨基-2-脱氧-D-葡萄糖
2、脱乙酰度 < 55% 55%-70% 70%-85% 85%-95% 95%-100% 甲壳素 低脱乙酰度壳聚糖 中脱乙酰度壳聚糖 高脱乙酰度壳聚糖 超高脱乙酰度壳聚糖
4、化学反应性:羟基与氨基 (1) O-酰化和N-酰化
(2)酯化 (3)醚化 (4) N-烷基化 (5)交联 (6)接枝共聚 (7)水解和酶解 (8)螯合 (9)氧化
5、壳聚糖及其衍生物的应用
(1)来源广泛,甲壳素量(100亿吨/年)仅次于纤维素, 是最大量的含氮有机化合物; (2)食品添加剂 (3)保健品和药品添加剂 (4)化妆品 (5)絮凝剂和吸附剂 (6)特殊功能材料:液晶、渗透膜、固定化酶等。 (7)药剂应用:促吸剂、粘附剂、骨架或凝胶形成剂
3、物理性质
分子量: 1%壳聚糖醋酸溶液 >1000 x 10-3 Pa.s (1000-100) x 10-3 Pa.s <100 x 10-3 Pa.s 高粘度 中粘度 低粘度
粘度: 与分子量、pH、离子强度及放置时间有关 溶解性:1%醋酸或1%盐酸中溶解1%壳聚糖 不溶于硫酸及硫酸等; 结晶性:随脱乙酰度增加,结晶度增加; 多晶性:α- ;β- :γ-; 从结晶性向无定形转变;
a. 5-Fu BSA microspheres b. 5-Fu BSA microspheres coated chitosan derivative
4000
8000
1300
3500
7000
Relative intensity(c/s)
Relative intensity(c/s)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纳米粒及壳聚糖包衣纳米粒在Peyer区滤泡相关上皮和小 肠绒毛上皮的分布
A、B为纳米粒,C、D为壳聚糖包衣纳米粒
纳米粒经细胞转运
A为纳米粒,B为壳聚糖包衣纳米粒
壳聚糖的促渗作用与pH值的关系
壳聚糖包衣脂质体
壳聚糖包衣脂质体经细胞转运的经时过程
2、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包复胰岛素脂质体的作用
单层包复
150 Serum glucose level/%
100 PBS(ig) Ins(sc 1u/kg) Ch1000k+CEC2(ig 15u/kg) 0 0 0.5 1 1.5 2 3 T ime/h 4 6 8 16
50
图 16. Beagle狗口服Ch1000k 和 CEC2 双层包复胰岛素脂质体后 的降血糖作用 (mean±SD)
壳聚糖包复脂质 体 N -三甲基壳聚 糖盐酸盐包复脂 质体 最好 壳聚糖-EDTA轭 合物包复脂质体
酶降解保护作用
较好

降血糖效果
相当
相当
相当
% of initial blood glucose level
120 100 80 60 40 20 0 0 1 2 3 Time(hour) 4 5
图 13 小鼠灌胃壳聚糖包复胰岛素脂质体后的降 血糖作用( mean ±SD,n=6)
O-磺酸基-N-辛基壳聚糖
NH2 O NH(CH2)7CH3
CH3 (CH2)6CHO
OH O CH2OH
KBH4/H2O
OH O
O
n
CH2OH
n
NH(CH2 )7CH3 O
ClSO3H/DMF
OH O CH2OSO3H
n
结构表征 FTIR 1H NMR 13C NMR 元素分析 WAXD TG DSC
文献报道的高分子胶束材料
亲水部分:
聚乙二醇(PEG)
疏水部分:
聚氧丙烯 聚苯乙烯 聚氨基酸(聚β-苯甲酰-L-天冬氨酸、聚γ-苄 基-L-谷氨酸,聚天冬氨酸等) 聚酯(聚乳酸,聚羟基乙酸,聚已内酯等)
文献研究的载药聚合物胶束
抗肿瘤药物: 抗炎药物 镇静催眠药物 抗真菌药物 精神病药物 雄激素 紫杉醇 /聚乙二醇-聚酯胶束 阿霉素聚/已二醇-聚天冬氨酸胶束 吲哚美辛/聚乙二醇-聚(β-苯甲酰 天冬氨酸酯胶束 氯硝西泮/聚乙二醇-聚(γ-苄基-l -谷氨酸酯)胶束 两性霉素/B聚乙二醇-聚(β-苯甲酰 -天冬氨酸酯)胶束 氟哌叮醇/聚乙二醇-聚氧丙烯胶束 二氢睾酮/聚已内酯-聚氧乙烯胶束
Beagle狗灌胃给予Ch1000k-CEC2双层包覆的胰岛素脂质 体混悬液的降血糖作用
150 Serum glucose level/%
100 PBS(ig) Ins(sc 1u/kg) Ch1000k+CEC2(ig 15u/kg) 0 0 0.5 1 1.5 2 3 T ime/h 4 6 8 16
阿霉素/聚乙二醇-聚天冬氨酸嵌段共聚物 (PEG-PAsp)胶束进入I期临床。 聚乙二醇-聚酯嵌段共聚物胶束增溶难溶性 药物已在我国申请专利。

壳聚糖衍生物胶束及其制剂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壳聚糖的改性
化学改性
壳聚糖
O-磺酸基-N-辛基-壳聚糖

大分子胶束
难溶性药物
难溶性药物增溶
β-(1→4)-2-氨基-2-脱氧-D-葡萄糖
乙醇
冻干制剂
冷冻干燥
过滤
上清液
载药胶束的性质
载药量:25%-50% (HPLC 法) 包封率:>90% (冻干品) 稳定性:4℃储藏稳定,24个月药物含量、包封率,胶 束粒径不变, 无泄漏。
粒径: 50-300 nm(激光散射法、TEM)
blank micelle(×200000)
taxol loaded micelle (×500000)
Beagle狗灌胃给Ch1000k-CEC2双层包覆胰岛素脂质 体的相对生物利度为12.96%
3、壳聚糖-半乳糖酰衍生物包复5-Fu白蛋白微球
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
a
3291
2930
1716 1651 1246 1077
b
1535
2887 3336 1643 1376 1591
1069
4000
3500
3000
2500 2000 -1 Wavenumbers(cm )
1500
1000
ATR-FTIR spectra of a. 5-Fu BSA microspheres and b. 5-Fu BSA microspheres coated by chitosan derivative
ESCA电子能谱表面元素组成 (%) Sample C1s O1s N1s O1s/C1s a 77.33 19.39 3.28 0.25 b 60.55 33.73 5.72 0.56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0 200 400 600 800 T/min 1000 1200 1400 1600 %
三、壳聚糖衍生物胶束的研究
两亲性嵌段或接枝共 聚物如聚乳酸—聚乙 二醇共聚物形成增溶 胶束与载体应用于静 脉、肌肉注射、口 服、眼用等
O [ CCH2 ] [ CH2 CH2 O]
50
图 16. Beagle狗口服Ch1000k 和 CEC2 双层包复胰岛素脂质体后 的降血糖作用 (mean±SD)
Ch1000k-CEC2双层包覆的胰岛素脂质体混悬液(ig 15u/kg) 的相对药理生物利用度PA为9.23%。
Beagle狗灌胃给予Ch1000k-CEC2双层包覆的胰岛素脂质 体混悬液的血清胰岛素浓度
Relative intensity(c/s)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O1s
1200
C1s
1100
N1s
1000
900
800
1000
0 290 288 286 284 282 280
0 536 534 532 530 528
700 404 403 402 401 400 399 398 397 396 395 394
二、壳聚糖及其衍生物作为包复材料 促吸收机理: 粘附、金属离子螯合、扩隙 衍生物: 壳聚糖及季铵化壳聚糖、EDTA轭合壳 聚糖、半胱氨酸壳聚糖结合物等
1、壳聚糖包复脂质体及纳米粒的促渗机理
脂质体及壳聚糖包衣脂质体在Peyer区滤泡相关上皮和小 肠绒毛上皮的分布 Peyer 绒毛上皮
A、B 给予脂质体,C、D 给予壳聚糖包衣脂质体
紫杉醇水溶解度 (< 1ug / ml )
直接搅拌法 溶剂挥发法 混合溶剂法 综合法
0.064 mg/ml 0.102 mg/ml 0.044 mg/ml 2.0 mg/ml, 增加2000倍以上
壳聚糖衍生物-紫杉醇胶束的制备工艺
壳聚糖载体

载体水溶液 + Taxol醇溶液
混合 透析离心
Taxol
紫杉醇胶束对小鼠Lewis肺癌的作用
静脉注射(i.v.) 用药组:紫杉醇胶束 对照组: taxol 剂量4.8~12.5 mg/kg
(给药5次)
紫杉醇胶束4.8-12.5 mg/kg抑瘤率41.7-66.3 %; Taxol 12.5 mg/kg 抑瘤率为50.3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