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的结尾艺术
三 、 存 疑 激 思 法
语 文 课 堂 教 学 的 结 尾 艺 术
文 课 堂 ,如 何 运 用 好 结 尾 艺 术
呢 ?下 面介 绍 笔 者 常 用 的几 种 方
法。
一
美 的升华 。那 么 ,一堂成 功 的语
圄 刘 小戍
豺 文 君
、
画龙 点 睛 法
存疑激思 法就是在某 些问题 的 探 究 中 , 教 师 故 意 留下 一 点 不
上点拨 : “ 孙权劝学 后 , 吕蒙突
文 学 教 育2 08 1 0 .0
启迪 作用 。 ”课 堂 结 尾 时设 计 练
不应 该是 信息 的被 动接受 者 ,而 应该 是知识 获取 过 程 中的主 动参 与 者 。 爱 因斯 坦 也 说 : “ 出 ” 提
一
习 题 作为 结 束 语 :1 、收 集 《论
了然 。
2、 写 作 练 习 :
《 勒 叔叔 发 财 回来 了 》 3 于 。 、写
二 、悬 念 吸 引 法
作练习 : 《 我心 中的于勒 ) ) 。 在 学 习 《 语 》十则 之 后 , 论 笔者 总结 道 : “ 论语 》中记 录 《
孑 子 的 话 , 大 多 很 短 , 字 数 虽 L
“ 念 吸 引 法 ” 是 在 结 尾 语 悬
时 ,教师故 意引导学 生课外 去思 索 、去 探索 ,达 到一种 “ 欲知后 事如何 ? 且听下 回分解 ”的艺术 效果 。在学习 《 权劝学 》一文 孙
时 , 笔 者 用 “吕 子 明 白 衣 渡
少 ,但 表 达 的 意 思 却 很 清 楚 完 整 ,这是 因为 《 论语 》的语 言非 常精练 、准确 ,用概 括力很 强 的
叔叔于勒 》一文后 ,笔者设计 了
三 个 练 习题 ,引 导 学 生 向 课 外 拓
展。 1 、仿写 :金 钱能买 来鲜花 , 但买 不 来 友 谊 ;金 钱 能 买 来 书 本 ,但买不 来知识 ;金钱能买来
一 — —
《 童趣 》一 文结 尾 时 采用 学生 画
“ ” 龙 ,教 师 点 “ ” 睛 ,让 人 一 目
和 成 语 吗 ? 办 一 份 手 抄 报 ,全 班 互 相交流体会 。
四 、 课 外 拓 展 法
析 ,通过作 者 “ 以夜 游 ?何以 何 至承天寺 ?何 以寻 张怀 民?何 以
少 闲人 如 吾 景 点拨 ,作 者 “ 静 淡 宁 泊 ” 的 心 境人 生 观 ,便 水 到 渠
2 008. 0文 学 教 肯 1
结 尾 当如 撞钟 。好 的结 尾 , 应余音 绕梁 ,余味 无穷 ,引人人
胜 。好 的 结 尾 ,应 是 一 堂 成 功 课
飞猛进 ,吕蒙 白衣渡 江袭 击 了荆 州 ,活 捉 了关 羽 。要 知 详 情 如 何 ?请 看 《 国演 义 》7 三 5回 。 ” 下 课 后 许 多学 生找 来 《三 国 演 义 》 自主阅读 ,既 了解 了课文 内 容 ,又走近 了名著 。
夜 游 》一 文 时 ,通 过 “ 庭 步 寺
月 ,庭 中 月 景 ,赏 月 人 少 ” 的 分
习 《春 》时 ,结尾 时笔 者 提 出 : 《春 》一文 中 引用 了 “ 吹面 不寒 杨柳风”从 触觉写 出了春风 的温 柔 ,引用 “ 一年之计在 于春 ”启 发人们春天是 计划安排一 年工作 的关 键 ,抓 紧春光努力工 作 ,奋 发 向上 ,这 种 引用 有什 么好 处 ? 你还能收集 到写 “ ”的古诗 词 春
《 论语 》比较 ) 。
五 、举 一 反 三 法
有 人 说 : “ 学 是 一 门 艺 教 术 。 课 堂 教 学 的 导 入 , 犹 如 戏 ” 剧 的 序 幕 ,课 堂 教 学 的结 尾 ,犹 如 戏 剧 的 尾 声 ,应 前 后 呼 应 , 自
孑 子 说 : “ 一 隅 而 以 三 隅 L 举
格 言 式 的 语 句 , 表 达 了精 辟 的认 识 和 深 刻 的 哲 理 ,其 中许 多 语 句
江——打 一 成 语 ” 让 学 生 猜 灯 谜 ,学生 兴趣特别 高涨 。当有学 生猜 出 “ 蒙混过关 ”时 ,教 师马
都 已成 为成语 、格 言 ,仍 很有生 命力 ,一 直流传 ,对我们 仍具有
端 。处 处 有 情 ,神 游 其 中 ,想 象
讲完课之后 ,教 师不停 留于
课 文 , 而 向 课 外 或 课 外 写 作 延 伸 , 向生 活 延 伸 。在 学 完 《 的 我
虫 烟飞鸣 ,鞭 打 蛤蟆 。结 尾 时 , 教师 以仔细观察事物 的习惯 和丰
富 的 联 想 , 自然 引 出 “ 外 之 物 趣 ” 给 学 生 留下 极 深 的 印象 。 ,
所谓 “ 画龙点 睛”就是 在质
疑 、解 析 、清除 障碍 、唤起 联想
的 基 础 上 ,通 过 点 拨 , 出 答 案 找
完全 解决 的 问题来 “ 疑 ” 存 ,让
学生课后思索 或查找资料 , 自然
而然地 向第二 课堂延伸 。这种结
尾 ,是 联 系第 二 课 堂 的纽 带 。学
或得 出结 论。如学 习 《 承天寺 记
语 》 中 的 成 语 、 格 言 。 2 写 作 、
练 习 《己所 不 欲 、勿 施 于 人 》 。 3 比较 阅 读 泰 戈 尔 《飞 鸟 集 》 、
中 的格 言 二 则 。 ( 语 言 方 面 同 从
个 问 题 , 比解 决 一 个 问 题 更 重
七 、 前 后 呼应 法
要 。 ”
反。 ”就是 教师通 过分 析 、讲 授 ,
成 ,这 就 是 老 师 画 “ ” , 生 龙 学
点 “ ” 睛 。如 学 习 《童趣 》一 文
时 ,笔 者 围 绕 “ 、情 、趣 ” 三 闲
字 ,步步启 发 ,让 学生 顿悟 作者 闲处 落笔 的写 法 。观 日 、察 物 、 嬉文 、听鹤 、观虫 斗 ,鞭驱 癞蛤 蟆 。处处 写闲 ,轻松愉 快流 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