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然地理学绪论2015

自然地理学绪论2015

环 境
瞿 塘 峡 齐 岳 山 尖 峰
第二节 地理学与自然地理学导论
一、地理学的发展 二、地理学的学科体系 三、自然地理学
一、地理学的发展
1、一门古老的学科-地理学
(1)古代的地理知识 在我国,地理一词大约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周易》中
有“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 对于地理的解释有“地有山川原隰,各有条理,故称理
(1640 年), 年年有灾。 范围大:
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南京、浙江、湖广、 宁夏 程度重:
禾稼不登,人皆相食,或食草根树皮,饿死者十之 九。--清太宗实录 (卷65)
明朝灭亡与北方大旱
物价飞涨 人口逃亡 行政瘫痪 民变四起
2、现在的地理环境,是历史发展的结果。
浦东机场建设问题——基于海岸线变迁的决策
也”,其含义指的是地表的形态。 《尚书·禹贡》《管子·地员》是最早的地理学著作。 自秦汉,至清代,中国方志、沿革地理、域外地理、自然
地理和地图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成就。
在西方世界,地理学作为一门科学发轫于古希腊,埃拉托 色尼第一次使用了地理学这个名词,其含义是指“对地球 的描述”。
地心说的倡导者托勒密给出了地理学更为完整的定义:地 理学研究整个地球上各个地方的位置和相互关系。
1、分析历史离不开对地理环境背景的分析 2、了解现在的地理环境,需要知晓今天的环境是历史发展的结果。
1、分析历史离不开对地理环境背景的分析 ——以地理学的视角分析历史问题
北方民族的周期性入侵和气候变化
北方民族的周期性入侵和气候变化
为什么在中国历史上会出现北 方少数民族的周期性修养的意义
1、资源环境意识 2、全球意识 3、空间感与地方感 4、鉴赏自然的能力
美妙的人居环境 —龙南小武当山
美妙的人间环境—黄山

美 台妙 风的
人 间 环 境

湖岗 境人美 火俄 间妙 山勒 环的

布 境人美 沙纳 间妙 漠米 环的

桌 境人美 状南 间妙 山非 环的
圆的,提出五带说
测定地球周长 发展“五带说”
公元前275一前193)
托勒密总结了希腊古天文学的成就,写成《天 文学大成》十三卷。其中确定了一年的持续时 间,编制了星表,说明旋进、折射引起的修正, 给出日月食的计算方法等。
约90年—168年
中世纪地理学
欧洲地理衰落。阿拉伯随着航海技术迅速发展,其 地理发展迅速。编成《世界气候图集》(巴尔基)。
中国的地理学稳定发展,区域地方志、地图绘制技 术迅速发展,等仍以描述地理为主。
扎马鲁丁任职司天台:
7种天文观测仪器:①咱秃哈喇吉(波斯名,汉译为 浑天仪、多环仪),是用来观测太阳运行轨道的仪 器;②咱秃朔八台,汉译为方位仪,是观测星球方 位的仪器;③鲁哈麻亦凹只,汉译斜纬仪,是用来 观测日影,定春分、秋分的仪器;④鲁哈麻亦木思 塔余,汉译平纬仪,观测日影,定夏至、冬至的仪 器;⑤苦来亦撒马,汉译天球仪,或译为浑天图, 即天文图像模型;⑥苦来亦阿儿子,汉译地球仪; ⑦兀剌都儿剌不定,汉译观察仪,今译为星盘,观 察昼夜时刻的仪器。
13 仰韶暖期
11
秦汉暖期
9 现代平均温度
西周冷期 7
隋唐暖期 元代
魏晋南北朝冷期 两宋 明清小冰期
气候变化的周期性与民族迁移的周期性有密切关系
隆中对
明朝灭亡与北方大旱
明亡之原因: 人祸 政治腐败 宦官专权 党争不息 边患严重 加派重征 流寇蔓延 天灾 旱灾 水灾 蝗灾
崇祯大旱的特点
时间长: 自 万 历 四 十 七 年 ( 1619 年 ) 始 至 崇 祯 十 三 年
98年大水除了气象方面的客观原因外的原因?
土地资源过度利用和不合理的开发。 山区:过度开垦、岩石山区脆弱性 平原:围湖造田等
退耕的范围
禁止开垦25°以上陡坡地
还林?还是还草?
降雨量大于400mm才宜植树
温室效应
预算全球二氧化碳排放
二、对专业学习及学习其他学科的意义
对于人文教育专业的学生来生,综合性能力培养要求较 高,其中对于史地综合能力的要求尤其看重。
自然地理学
第一节 地理学的社会功用
对现代社会建设的贡献 对专业学习及学习其他学科的意义 对个人修养的意义
一、对现代社会建设的贡献
为我国一系列重大决策提供科学的知识、数据和技术支持
从下列问题讲起(where what why how) 98年大水 退耕还林 全球气候变化 三峡大坝、南水北调 青藏铁路冻土问题(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美 非妙 洲的 草人 原间
环 境

美 德妙 国的 汉人 堡间 市环 和境 科 伦 布 茨 市

美 格妙 陵的 兰人 岛居
环 境

美 黄妙 土的 高人 原间
环 境
美妙的人居环境 —龙南小武当山
水桂 之林 一山

拉 境人美 宫布 居妙
达 环的

美 长妙 城的
人 居 环 境

美 避妙 暑的 山人 庄居
近 代 地 理 学 特点是以对地球表面各种现象及其关系的解释性 描述为主体;其逻辑推理和概念体系渐趋完善;学科日益分 化,学科林立。
洪堡
把“对地球的描述”的地理学进一步解释为地球上各种景观 和现象的空间分布、空间关系及其相互依存的科学,强调地 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李特尔:
将地理学的研究对象限定在地球表层,强调人是地理学的 研究的核心,把自然界的各种现象与人类社会的关系,即 人地关系,作为地理学的研究的中心原理。
古希腊航海技术发达,且有哲思传统,因而出现了地理学 的早期代表人物,托勒密、亚里士多德、埃拉托色尼等。
爱奥尼亚(前610-547):最早的世界地图绘制 赫卡泰(——前475年):《地球的描述》,将世界
分为亚洲、欧洲、利比亚 柏拉图(前428-348):地球是圆的 亚里士多德(前384-322):用月食日影证明地球是
地理大发现时期
从15~18世纪,西方地理学处于由古代向近代转 变的时期。尤其是地理大发现对于地理学发展起到 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西方地理学用了3个多世纪,完 成了技术革新、资料积累和建立地理唯物论的哲学 基础3方面的准备,为欧美近代地理学的建立创造了 前提。
(3)近代地理学的发展(19世纪中叶以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