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的营养素需求和调理(2008-09-11 21:02:55)转载标签:杂谈孕妇的营养调理铁孕期缺铁一是由于女性在怀孕过程中生殖系统发生巨大变化,母体血容量增加(可比常人增加30%-50%),所以需要补充大量的有形成分(如血细胞);二是胎儿的发育也需要从母体补充铁。
一个体重55公斤的成年女性,每天应摄入1.3毫克铁,而孕妇在孕期共需1000毫克铁:在怀孕4-6个月的阶段中,平均每天应摄入4毫克;7-9个月中,每天应摄入9毫克,平均每天应摄入4-7毫克。
动物肝脏、动物血、瘦肉、红糖、黄豆粉、干果等都是补铁的好食物。
钙每生一个孩子,就要丢一定量的钙。
钙的吸收率与个体差异的相关性很强,年龄、性别、胃肠道酸碱等很多因素,都能影响机体对钙的吸收状况。
所以,即使吃钙含量相同的食物,其结果也不尽相同。
如果孕期钙补充不足,不仅母体会引起相关疾病危险,并发妊高症,新生儿也易发生骨骼病变、生长迟缓、佝偻病以及新生儿脊髓炎等。
为保证胎儿骨骼的正常发育,又不动用母体的钙,到孕中期以后,孕妇每天需补充1000毫克钙,晚期更可达1500-2000毫克。
而每天从食物中摄入的钙仅有400毫克,因此除建议每天喝1-2袋奶(可补充钙250-500毫克)外,还需要补充一定的钙制剂。
DHA补充DHA对胎儿大脑发育及智力发育有重要作用。
人体的大脑发育始于妊娠的第3个月,到2至3周岁时终止。
胎儿通过胎盘从母体中获取DHA。
在妊娠第3个月胎儿大脑开始发育时,若母体缺乏DHA,会造成胎儿脑细胞的磷脂质不足,从而影响其脑细胞的生长和发育,产生弱智儿。
出生后的婴儿如不能从母乳或食物中获得充足的DHA,则脑发育过程就会延缓或受阻,智力发育将停留在较低的水平。
为了提高DHA的吸收利用率,中国农业大学万博力公司应用在国家“九五”科技攻关专题所研究的生物反应器技术将其与能燃烧脂肪的维生素BT及卵磷脂和其它的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进行了优化组合,开发出了“博力美”营养冲剂,人体对其中的营养成分吸收利用率高达96%以上,不仅能为孕妇及胎儿提供充足的营养,哺育一名聪明健康的宝宝,还对防治孕产期肥胖有重要的作用。
叶酸母亲补充叶酸对胎儿和胎盘生长和预防成人疾病有重要作用。
孕妇补充叶酸,既可防止神经管畸形,又可防止同型半胱氨酸增高。
孕妇血液中的同型半胱氨酸增高可能会发生冠心病或妊娠合并症。
血压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已经是孕产妇四大死因之一。
“妊高症”除了严重者会导致孕产妇死亡外,还对孕妇脑、肾、肝的健康以及子宫、胎盘的发育都有影响,对胎儿的危害主要是缺血缺氧,宫内发育受限,诱发脑病,甚至导致宫内死亡。
由于孕妇自己对高血压的确定和控制都不好把握,所以,最好定期参加产前保健,多听医生的建议。
另外,孕妇还可通过多吃坚果类食物、瘦肉等补充锌。
产妇如何选用滋补食品?红糖:与白糖相比含有丰富的钙、铁、锌等矿物质,这些都是产妇必需的鸡蛋:鸡蛋营养价值很高,因此产妇多吃鸡蛋,有助于体力的恢复和婴儿的生长发育,但是要注意适量不要过多。
否则休内蛋白质过剩,增加机体负担,诱发其他营养缺乏,造成机体生理功能失调,由于同时摄入大量胆固醇,结果也会引起多种疾病。
建议产妇每天吃2-3个鸡蛋就足够了。
小米:与大米相比,小米中铁、维生素B1和B2要高出一倍至数倍,膳食纤维也高出2倍以上,因此产妇适量进食小米粥有助于体力恢复。
芝麻:芝麻富含蛋白质、脂肪、钙、铁、维生素E等营养素,并且黑芝麻明显高于白芝麻。
在制作产妇食品时,使用适量芝麻可改善和提高膳食的营养质量。
产妇还需多饮汤类,如鸡汤、鱼汤、肉汤等,它能刺激胃液分泌,改善食欲,帮助消化,促进乳汗的分泌。
同时产妇的食品应多样化,以达到均衡营养合理膳食的目的。
孕妇好当“蛋白质妈妈”害怕孕期营养不够,不少孕妇热衷补蛋白质粉,昨日,记者在各医院产科门诊采访时发现,吃不吃蛋白质粉成了准妈妈们的热门问题。
而专家指出,准妈妈不是准病人,均衡营养是关键。
24日在湖北省妇幼保健院的孕妇营养咨询室内,记者看到,短短20分钟就有3位准妈妈咨询有关蛋白质粉的问题。
33岁的陈女士刚刚怀孕64天,因为担心怀孕头三个月感冒吃药对宝宝有影响,所以就一直吃蛋白质粉预防感冒。
而刘女士则苦着脸对记者说,因为孕吐反应比较厉害,吃什么吐什么,连肉味都闻不得,怕营养跟不上,所以打算吃蛋白质粉。
另一位准妈妈张女士则认为,多吃就能多补,食补毕竟有限,像蛋白质粉这样的营养品。
多吃才能均行营养武汉市第一医院的何啸兰医师说,孕妇在孕期所需要的营养元素很丰富,如脂肪、铁、钙等,并非只蛋白质一种,需要全面均衡营养。
而且从食物中(蛋、肉类、大豆、牛奶)武汉市中心医院优生优育指导部的医师陈彤对记者说,孕早期(开始~12周):早餐可以包括牛奶、鸡蛋和淀粉类食品,午餐除主食外,配以肉类、蛋类、蔬菜及植物油等。
晚餐注重清淡、易消化,营养充分。
在两餐间可食用牛奶、果汁及水果。
孕中期(13周~27周):除了大米、白面外,还要食用一定数量的小米和玉米等粗粮。
大豆及豆制品和瘦肉、鱼、蛋等都富含优质蛋白质。
孕晚期(28周~40周):多食用海产品,如海带、紫菜,多食用动物内脏和坚果类。
注意控制盐分和水分的摄入量,以免浮肿,引起怀孕中毒症。
孕期吃过多水果无益处对有些孕妇信奉“多吃水果,孩子将来皮肤好”,因而孕期大量进食水果的做法,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妇产科主任、主任医师肖梅明确提出了不同意见。
她认为,“准妈妈”多吃一些水果是有好处的,但吃过多的水果,并没有益处。
肖梅说,水果含有一定量的碳水化合物、丰富的无机盐类和维生素。
“准妈妈”多吃水果,可以减轻妊娠反应,促进食欲,对胎儿的健康成长有好处。
然而,有些准妈妈为了生一个健康、漂亮、皮肤白净的宝宝,几乎把水果当饭吃,有的甚至一天吃下二三公斤,这种饮食是极不科学的。
肖梅介绍,营养学家推荐的营养方案是“一杯牛奶、两个鸡蛋、三两肉类、400克主食、500克蔬菜水果,外加适量食用油和豆制品”。
一般来说,孕妇每天摄取500克水果已经足够。
水果除了提供维生素、膳食纤维外,其他营养成分并不多,反而含糖量不少,多吃极易造成热量积聚,导致肥胖等疾病。
近年来,孕妇因暴食水果而引发妊娠糖尿病的例子屡见不鲜。
孕妇在怀孕期间体重增加12.5公斤左右属于正常,如过量摄取糖分将使孕妇的体重超标、胎儿过大,分娩时容易发生大出血。
超重的“准妈妈”产后体形很难恢复。
孕期保健食物当先吃点野菜好野菜养分丰富,与栽培蔬菜比较,蛋白质高20%,矿物质达数十种之多。
以蕨菜为例,其铁质,胡萝卜素、维生素C的含量分别为大白菜的13倍、1.6倍、8倍。
再说马兰头,含铁量是苹果的30倍,是桔子的10倍,超过芹菜与白菜。
至于叶酸,每100克红苋菜叶叶酸含量高达420微克,超过栽培蔬菜中含叶酸之冠的菠菜。
故孕期添一碟野菜,无疑为胎儿增加了一条营养供给的渠道。
且野菜污染少,对母胎双方都较安全,味道也佳,可激发食欲,减轻厌食症状,有利于优孕。
勿需另补铁为增加孕妇体内铁的贮备量,防止母胎贫血,传统观点多主张补充一定量的铁元素。
但最新研究表明,对于健康孕妇,此举大可不必,因为怀孕可刺激母体对铁的吸收,以满足胎儿的需要。
有专家为此检测了健康孕妇的铁吸收量,36周时比12周时高5倍,若3餐中常吃柑桔、番茄等维生素C含量丰富的食物,铁的吸收率可加倍,完全不会缺铁。
另外,此时补铁并不能减少早产或孕期并发症,反而可能有不良作用,如减少锌的吸收,反而妨碍胎儿体格与智能发育。
故孕妇宜坚持平衡膳食的原则,不要盲目偏食高铁食物,更不要服用铁剂。
少脂多蔬果脂肪是孕妇不可缺少的养分之一,也是胎儿正常发育所必需的。
为保证胎儿的需求,孕妇每天应从食油、动物油、鱼等食物中摄取脂肪酸11~2克。
但这并不是说脂肪补充得越多越好,因过多吃入脂肪可能增加所生女婴成年后罹患生殖系统癌症的危险(其危险增大2~5倍),而多吃蔬果则可减少婴儿成年后患癌的危险。
对160名脑癌病儿与同等数量健康儿童的母亲孕期食谱对照分析表明,健康儿童的母亲多以鱼、谷物、绿色蔬菜、土豆、为主食。
奥妙在于蔬菜乃维生素宝库,而丰富的维生素A、C、E、叶酸等可阻止亚硝酸胺的生成。
试验表明,孕妇不吃蔬菜,其后代患癌危险增大4倍,如果增食果蔬,患癌危险会减少50%。
吃酸有讲究孕妇嗜酸有益,因为酸味食品可刺激胃液分泌,提高消化酶的作用力,促进胃肠蠕动,改善孕期内分泌变化带来的食欲下降以及消化功能不佳的状况。
加上酸味食物可提高钙、铁以及维生素C等养分的吸收率,故有助于胎儿的骨骼、脑及全身器官的发育。
但要讲究科学性,也就是说,孕妇宜选食番茄、桔子、杨梅、石榴、葡萄、绿苹果等新鲜果蔬,不要吃人工腌制的酸菜、醋制品,一些人工制品虽然味道也是酸的,但养分已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而腌菜中含有亚硝酸盐等致癌物,母胎双方皆不利。
另外,山楂片因有加速子宫收缩的成分,应禁食,否则可能诱发流产。
猪肝宜少吃猪肝富含维生素A,而孕妇缺乏维生素A可能招致胎儿畸形,服用维生素A 过多,同样有此危险。
如耳朵缺陷、独眼、胸腹发育不全等。
由于猪肝中维生素A过于丰富,难于掌握摄入量,很容易突破800单位的最大限度,故不提倡孕妇吃猪肝。
所需维生素A宜由萝卜、柑桔、番茄等果蔬提供。
如果要吃猪肝,每星期限于一次,每次不超过50克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