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版高三语文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语言文字运用 专题二 辨析病句讲义

2018版高三语文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语言文字运用 专题二 辨析病句讲义

专题二 辨析病句类型 辨析病句[2017·全国卷Ⅰ]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 .根据本报和部分出版机构联合开展的调查显示,儿童的阅读启蒙集中在1~2岁之间,并且阅读时长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的。

B .为了培养学生关心他人的美德,我们学校决定组织开展义工服务活动,三个月内要求每名学生完成20个小时的义工服务。

C .在互联网时代,各领域发展都需要速度更快、成本更低的信息网络,网络提速降费能够推动“互联网+”快速发展和企业广泛受益。

D .面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正确的选择是,充分利用一切机遇,合作应对一切挑战,引导好经济全球化走向。

思路梳理1.明确考点 辨别要求本题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要求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

2.研读试题 细致分析A .从句式杂糅的标志来看,“根据……显示”是典型的句式杂糅标志,可以改为“根据……调查”或“……调查显示”;B.语序不当,可以把“三个月内要求每名学生完成20个小时的义工服务”改为“要求每名学生在三个月内完成20个小时的义工服务”;C.根据提取的句子主干可知,该项中“推动……发展和受益”搭配不当,“推动……发展”可以搭配,“推动……受益”搭配不当,可以在“发展和”后加“使”。

3.细致辨别 做出答案D失分剖析设问方式1.选出下列各项,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选出下列各项,有语病的一项是( )答题思路1.语感审读凭借语感对句子是否有语病做出判断。

对于结构比较简单、语病比较明显的句子,这是一条快捷而有意义的方法。

2.主干压缩相当一部分病句是由主语中心词、谓语中心词、宾语中心词相互搭配不当造成的,这些病句可以用找句子主干的方法来判断。

通过找出主干我们可以查出句子成分是否残缺或赘余,成分搭配是否恰当。

3.理顺枝叶如果主干没有问题,便检查句子枝叶成分。

重点检查有没有定语和中心词、状语和中心词、中心词和补语搭配不当的问题,有没有定语、状语等残缺的问题。

4.造句类比仿照自己拿不准的句子,造出类似的句子,看看能不能成立,以此判定拿不准的句子是不是病句。

对于一些似是而非、正误不易分辨的句子可以采用这种方法。

5.逻辑分析从语法上不好查找的病句,需从事理上进行分析,要看概念使用、判断、推理是否得当,语句的前后顺序、句间的关系是否合适,前后语句是否呼应等。

核心要点六种常见语病简明例解一、语序不当1.定语的位置不当(1)多项定语次序不当例:《国家相册》是通过三维技术把历史活灵活现地展现在公众面前的一部系列微电影。

(把“一部”移到“是”的后面)(2)定语和中心语位置颠倒例:数千年的实践法治推动中华民族不断砥砺前行。

(把“实践法治”改为“法治实践”)2.状语的位置不当(1)状语误放在定语位置例:书中的故事对我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改为“对我潜移默化地产生了影响”)(2)多项状语次序不当例:科学家急于对兰花在最有异域色彩的热带物种标本完全消失之前进行研究。

(把“对兰花”调至“进行”前)3.关联词的位置不当例:不仅任何违规行为要被发现,而且也要被切切实实地进行整改。

(把“不仅”放到“行为”后面) 4.分句的顺序不当例:他不但在各个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而且口语比以前好了。

(分句递进顺序应该调换)5.词语的顺序不当例:从试航、改装到正式入列,“辽宁舰”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改为“从改装、试航到正式入列”)二、搭配不当1.主谓搭配不当例:携带这种基因变异类型的人进入老年后出现痴呆症状的风险大大减少。

(把“减少”改为“降低”)2.动宾搭配不当例:一首《难离故土》表达了南阳人为南水北调无私奉献、背井离乡的壮举。

(把“表达”改为“歌颂”)3.主宾搭配不当例:深圳民营医院有70家之多,已成为国内民营医疗服务份额最大的城市。

(在“已成为”前加“深圳”)4.修饰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例:“人肉搜索”已经给某些当事人带来了物质和精神的损伤。

(在“物质”后加“的损失”)5.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例:领导班子是否廉明,是推动一个地方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

(删去“是否”)6.关联词搭配不当例:一场球的输赢,不仅仅关系到个人的面子,而是关系到祖国的荣誉。

(把“而是”改为“而且”)7.并列短语做句子成分搭配不当例:我省科协走协商、协调、协作之路,团结、动员、发挥科技工作者的独特作用。

(“团结、动员”与“独特作用”搭配不当)三、成分残缺或赘余1.成分残缺(1)缺主语例:由于受疾病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使一些濒危物种正面临威胁。

(删去“使”)(2)缺谓语例:多家商场被曝光缺斤短两、鱼目混珠、借机涨价等不法行为。

(在“被曝光”后加“有”)(3)缺宾语例: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养成了边吃饭边用手机上网。

(在“上网”后加“的习惯”)(4)缺少必要修饰成分例:在这次全校的乒乓球单打比赛中,张小强和李小萌夺得了男女冠军。

(在“夺得”前加“分别”)(5)缺介词例:梁稳根家族406.80亿元身家首次蝉联中国首富。

(在“梁稳根家族”后加“以”)2.成分赘余(1)主语赘余例:老舍的写作风格和人民同甘共苦,风雨同舟。

(删去“风格”)(2)谓语赘余例:荞麦可用于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中风发作等疾病的辅助治疗。

(删去“发作”)(3)宾语赘余例:工段长俞康华奋不顾身,用身体掩护工友的安全。

(删去“的安全”)(4)语意重复例:文艺对民俗的传承也愈加显得更加重要。

(删去“更加”)四、结构混乱1.句式杂糅例:清华大学试图寻找解决北京雾霾天出行困难的破解之道。

(改为“寻找解决……的办法”或“寻找……的破解之道”)2.藕断丝连例:我国居民普遍希望能够享受更长时间的退休时光是大家普遍的愿望。

(删去“是大家普遍的愿望”)3.中途易辙例:全体参战人员经过日夜奋战,偃洛快速通道油面铺筑施工顺利完成。

(把“经过”调至“全体参战人员”前)五、表意不明1.词义不明例:上海医科大学涌现出一批年轻学科带头人。

(“年轻学科带头人”具有多义性,是带头人年轻,还是学科年轻?)2.词性不明例:英国一位生物学家和一位复合材料专家领导的科研小组正在从事这项研究。

(“和”连接的对象产生歧义)3.修饰不明例:专家评委对部分美声唱法和通俗唱法的选手赞不绝口。

(“部分美声唱法和通俗唱法”可以理解成“部分美声唱法与所有的通俗唱法”或“两种唱法的部分选手”)4.指代不明例:不要再滥用繁体字,这会给汉字规范化和青少年的学习增加困难。

(把“这”改为“否则”)5.结构不明例:政府有关部门明令禁止取缔药品交易市场。

(有歧义。

停顿在“明令”后,意为不取缔;停顿在“禁止”后,意为取缔)六、不合逻辑1.自相矛盾例:短短4天时间就有近200多名新成员加入。

(“近200多名”语意矛盾)2.并列不当例:他却决定将这份奖金分发给大约10000名接待人员、生产线工人、助手及员工。

(把“及”改成“等”)3.强加因果例:由于今天是公园游园活动的最后一天,因此游人寥寥无几。

(前后不存在因果关系)4.主客倒置例:这所滨海的大学一直对孩子们充满了神秘感。

(改为“孩子们对这所滨海的大学充满了神秘感”)5.不合事理例:我看见一枝露出高墙的腊梅正在那里释放幽香。

(“看见”“幽香”不符常理)6.否定不当例:一定要采取措施,防止以后不再发生这种严重事故。

(删去“不”)强化训练提能增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随着旅游转型升级,国人出游已经从传统的走马观花式观光游向以文化主题为导向的文化深度游转变,并呈现出个性化特点。

B.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独立发射并研制的首颗新技术试验卫星“天鲲一号”,用于遥感技术、通信技术和小卫星平台技术的验证试验。

C.今年是第22个世界读书日,为了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学校开展了“走进经典,师生共读”的读书活动。

D.发展新能源产业既是对整个能源供应系统的有效补充,也是治理环境和保护生态的重要举措,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答案 A解析B.语序不当,应为“研制并发射”。

C.搭配不当,“今年”和“读书日”不搭配。

D.句式杂糅,“目的是……”和“为了……”留其一即可。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VR体验收费较高,据调查数据显示,38%的消费者能接受的VR体验价格在30元以内,仅有14%的消费者即使人均100元也愿意体验。

B.春节期间,打车需求量增加,正是网约车大显身手的时候,可是频频出现的打车难、打车软件乱加价,让人心堵,也凸显了供需矛盾。

C.环保和气象部门将协商出台一个更完善的机制,把重污染的预警、发布做得更完善、更有效,让公众和地方政府能更好应对。

D.截至10月底,成都市各级法律援助机构为市民和城乡受援人群提供法律援助45913人次,办理法律援助案件4922件,超额完成任务。

答案 C解析A.句式杂糅,应为“据调查数据”或“调查数据显示”。

B.成分残缺,“加价”后应加上“等现象”。

D.并列不当,“市民”和“城乡受援人群”有包含关系。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我校110周年校庆时,学校要求全体师生注重礼仪,热情待客,以带给从全国各地回母校参加庆祝活动的校友感到宾至如归。

B.新华社区居委会在展示的普法板报中,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剖析了生动典型的案例现实,让读者在阅读中轻松地领略到法律精神的独特魅力。

C.为了更好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我们一定要做好考核教师的教学成绩,对于贡献突出和甘于奉献的教师要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

D.人才培养的质量是衡量一所大学办得好不好的重要因素,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课题。

答案 D解析A.结构混乱,可改为“以带给从全国各地回母校参加庆祝活动的校友宾至如归的感觉”或者“让从全国各地回母校参加庆祝活动的校友感到宾至如归”。

B.搭配不当或语序不当,“剖析”与“现实”动宾搭配不当,可将“案例”和“现实”互换位置。

C.成分残缺,应在“教学成绩”后面加上“的工作”。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是社会公平的重要标志,是防止冲破道德底线的基本要求,也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内在需要。

B.公众对信息公开有巨大需求,政府制定的政策必须及时、准确、全面地公开,否则,才不会影响政府的公信力。

C.人们只在乎“女排精神”,甚至开始下一届东京奥运会的卫冕,只有郎平清楚,中国女排面临着巨大的问题。

D.周有光一生历经四个时代,有人将他看作百年中国的一个缩影,更有人戏称他是“四朝元老”。

答案 A解析B.“否则”与“不会”双重否定失当,可把“才不会”改为“就会”。

C.成分残缺,可在“开始”后面加上“憧憬”。

D.语序不当,“将他看作百年中国的一个缩影”与“戏称他是‘四朝元老’”应对调位置。

适考素能特训时间:40分钟分值:49分一、语言运用题组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食品调查结果显示,许多速食面含有食用色素、防腐剂等物质对人具有导致消化不良、智力发育迟缓的危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