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圆明园的毁灭》获奖教学设计这篇精读课文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
课文语言简洁,结构严谨,构思颇具匠心,题目为“毁灭”,却用了大量的篇幅写它辉煌的过去,把美的东西毁灭了,这真是一个悲剧,更能激起读者的痛心与仇恨。
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激发人们不忘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选编本课的意图是,引导学生把阅读、感悟、想象结合起来,把搜集与整理、运用资料结合起来,再现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壮观,让学生记住屈辱的历史,增强民族使命感,激发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
【设计理念】这篇课文文字优美,字里行间饱含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教学时可以以情激情,以读激情,以景激情,以史实激情,特别是要重视以读激情,充分体现阅读教学“以读为本”。
通过读书,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运用多媒体课件,把学生带入创设的情境中,引导他们把最感兴趣的景观想象出来,并谈一谈自己的脑海里浮现的画面。
感受到圆明园的瑰丽与辉煌再去读圆明园的毁灭,更能激发学生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激发人们不忘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目标】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估量、损失、殿堂、销毁、瑰宝、灰烬、举世闻名、众星挡月、玲珑剔透、亭台楼阁、诗情画意、天南海北、奇珍异宝”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园明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4.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
学习与运用整理资料的方法。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圆明园毁灭”这一屈辱的历史,激发爱国之情。
【教学难点】1.圆明园的辉煌已成为历史的记载,引导学生读文、感悟、想象,在脑海中再现它昔日辉煌景观,感受祖国的灿烂文化。
2.文章的题目为《圆明园的毁灭》,而大量篇幅却是描绘昔日的辉煌,要让学生体会到作者安排材料的匠心,是教学的又一难点。
【课时安排】2课时。
【课前准备】1.课前搜集圆明园的相关资料。
2.影片《火烧圆明园》片段以及相关课件。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精读、品读,了解圆园明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学习与运用整理资料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课,奠定情感基调1.我们继续学习《圆明园的毁灭》这一课。
板书课题:让我们举起写字的手,一起写下课题:“圆”是“圆满无缺”的“圆”,“明”是“光明普照”的“明”,“园”是“皇家园林”的“园”。
齐读“圆明园”。
一座圆满无缺、光明普照的皇家园林,被英法联军的熊熊大火毁灭了!齐读课题:圆明园的毁灭指导书写“毁”字。
2.上节课,我们走近了圆明园,你知道了什么?板书:走近圆明园走近圆明园,你们会有怎样的感慨呢?听了大家的感慨,其实我们课文中有一段话,也就是一句话,能够抒发我们对圆明园损失的感慨。
师出示句子: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引导学生解释“不可估量”的意思。
师:那么圆明园里究竟有什么?我们说它是中国文化史上乃至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呢?那就让我们走进昔日的圆明园,看看圆明园里究竟有什么?板书:走进圆明园出示自主学习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2-4自然段,找出圆明园昔日辉煌的句子,边读边想象,并在旁边写一写内心的感受。
先自己读,自己想象。
再小组交流分享。
生报告交流:1.理解“众星拱月”的意思,并体会“众星拱月”代表的意蕴。
师出示图片,展示圆明园众星拱月的意蕴。
并感叹不愧是“万园之园”。
师总结:圆明园有这样“众星拱月”般的地位和待遇,所以我们说它是————师出示句子: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好,接着走。
2.有……也有……有……也有……还有……不仅有……还有……老师觉得你刚才读的太快,我们都还来不及想象呢,慢一点读好吗?这一段很长,句子与句子之间用了很多的连接词,除了读的时候流畅的同时,也要把关联词着重强调一下,停顿一下。
大家发现没有,连接词之间用了分号,分号停顿的时间要比逗号长,比句号短。
所以,我再请一位同学读一读。
师:地方太大了,(相当于350个我们学校这么大)地方大,景点太多了,我们给总结一下好不好,有热闹的,有安静的,有富丽的,也有朴素的,这样完美的结合在一起,你能体会出作者对圆明园的什么之情?引出“喜爱和赞美”。
别的国家没有这样的圆明园,只有我们中国才有,引出“骄傲和自豪”。
齐读这一段。
我们用抑扬顿挫的语气读出骄傲和自豪感。
师:看大家读得多自豪,多有底气,这让我们感受到了这的的确确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呢!请同学们扬起你们骄傲的头,把刚才自豪的态度拿出来再读这一句。
师出示句子:圆明园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如果让你再这圆明园里住上一个暑假,你有什么想法?师总结:因为它太“美”了。
它有?师板书:有……也有……有……也有……还有……不仅有……还有……3.师引导想象。
师:反正景点太多,我们要是去玩反正也玩不完,就选择其中的三处玩一玩吧,好不好。
这样的文字再配上老师给的图,我们一起出发吧。
第一站我们来到了—(出示蓬岛瑶台)第二站我们来到了—(出示平湖秋月)第三站我们来到了—(出示雷峰夕照)师:选择你最想去的一处,谈谈感受!生:……师:就这三处就把你们迷成这样啊,我们要是再到别去玩玩,你们还想回家吗?这么美,这么奇,这么妙的景,难怪课文中这样赞叹!师出示课件: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师:什么是瑰宝,什么是精华,老师不说了,你们自己想象吧。
圆明园浓缩着“天南海北”的精华,所以,漫步园内,有如—(生接)师:现在我们回过头来再读课文,就让我们一起陶醉在这瑰宝和精华之中,陶醉在这恍若月宫的圆明园中。
好,接着走。
4.第四段。
(1)过渡句的讲解。
(2)先秦到清朝大约经历了多少年?2400多年。
插一句啊,我们中国的历史文化大约有5000年的文化史啊,咱不说这上下5000年了,咱就说这秦汉隋唐宋元明清这2400多年吧,得有多少的名人字画呀,一年算10件,这2400多年,得有多少件啊?相当于我们满满的教室堆了有10个教室呀。
这么多的奇珍异宝,我们用个成语来形容那是—数不胜数、应有尽有、琳琅满目、美不胜收啊。
不愧是当时世界上————————师出示课件: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啊。
到底有多大,拿起课本,读出来告诉大家,这的的确确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5.通过朗读啊,老师感受到你们已经走进了圆明园。
那么圆明园里这一切的一切的都是源于谁的创造,或者说是谁创造了这举世闻名的圆明园、这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这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生:都是源于古代劳动人民的创造。
师:是啊,这是古代劳动人民的心血、是结晶、是智慧,也是汗水。
它是世界上的瑰宝、是精华、是奇迹、是艺术,那么它究竟拥有的是什么?是“文化”。
是祖国的——,也是世界的——。
师板书:文化6.然而1860年10月6日,————师再泛读,生闭眼,想象画面,听好让你触动的一些词,记在脑海里,抒发体会。
生:火冒三丈和可惜。
师:哪个地方该火冒三丈,哪个地方该可惜,我们拉的长一点。
一句话,这举世闻名的画家园林化作一片灰烬,自此圆明园什么都没有了,没有了……也没有了……师默默擦去了板书:有……也有……有……也有……还有……不仅有……还有……圆明园彻底的——毁灭了。
圆明园毁灭的不仅是宏伟的建筑、珍贵的历史文物,还毁灭的是什么?生1:是几代人民的心血、智慧、汗水;生2:祖国的文化和世界的文化啊。
7.师:走到这里,你一定有很多话想说,拿起笔,在我们的插图旁边写下你对这段历史想说的话,可以是一个词,也可以是一句话。
生:悲痛、失望师:我们换一个词,看到我们这5000年的历史宝物,被强盗放火烧成了一片废墟,我们的内心无比的屈辱啊。
*****我们回头看这个问题,现在你们知道了吗?生:昔日有多么的辉煌,今日就有多么的悲痛!假如历史倒流,你将如何保护我们的圆明园呢?生:……8.如今,圆明园已经成为遗址了,这份悲痛、这份失望、这份屈辱也已经伴随着我们走过了160年了,我们不能只记住这些屈辱的历史,我们更要从失望中走出来。
师板书:走出圆明园。
师:回到现代,你又将如何保护我们的祖国呢!原来圆明园没有毁灭,这些强盗毁灭不了我们保卫祖国的决心。
请同学们拿起笔,在这残缺的柱子上留下“屈辱”二字。
并铿锵有力的向祖国喊出:若有战,召必至,战必胜!师出示课件:若有战,召必至,战必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