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集装箱运输发展研究摘要港口集装箱运输集码头、堆场、货站三位一体。
面临全球化的压力和驱动力的双重挑战,中国企业必须将其经营战略和空间利用有机的联系起来,构架起通往经济、物流与空间共生的桥梁。
集装箱运输体现了一个国家工业化、现代化的程度。
集装箱运输具有高效率、高效益、高投资、高协作、多式联运的特点,对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集装箱运输作为先进的运输组织方式,是港口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衡量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对带动港口开放、优化产业布局、推动经济转型、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就中国港口集装箱运输现状、特征及存在的问题,针对实际情况提出建议。
关键词:港口;集装箱运输;多式联运;建议目录前言 (1)一、集装箱运输的概述 (2)(一)集装箱运的概念 (2)(二)集装箱运输的意义 (2)(三)我国港口集装箱运输发展的特征 (2)二、港口集装箱运输发展的现状 (4)(一)运输现状 (4)(二)基础设施保障状况 (4)(三)总体评价 (4)三、我国港口集装箱运输存在的问题 (6)(一)集装箱港口之间同质化竞争日益激烈 (6)(二)集装箱港口供应链功能尚需进一步提升 (6)(三)集疏运方式衔接不畅且配套设施不完善 (6)(四)港口物流信息技术水平有待提高 (6)(五)港口资源环境的制约日益凸显 (7)四、港口集装箱运输发展对策 (8)(一)明确战略定位引领集装箱运输良性发展 (8)(二)坚持统筹规划建立“共赢”激励保障机制 (8)(三)加快资源整合提高集装箱港口整体竞争力 (8)(四)推进多式联运完善集装箱港口集疏运体系 (8)(五)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现代航运物流服务体系发展 (8)(六)积极拉动内需大力发展内贸集装箱运输 (9)(七)实现资源共享加强现代航运发展配套政策支持力度 (9)(八)提倡低碳发展促进集装箱运输可持续发展 (9)结束语 (10)参考文献 (11)前言我国的集装箱运输尽管起步较晚,但近年来一直保持着平均增长两位数的强劲势头。
2010年上海列世界10强之首,我国的集装箱船队已经进入世界四强之列。
集装箱运输无疑成为我国海运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中国经济的发展更为我国集装箱航运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扩大了航运市场的容量,为开展全方位运输创造了条件,有利于我国航运企业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识到: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我国航运市场进一步的开放,海运业贸易壁垒终将解除,运输成本将会提高。
我国的航运企业将面临严峻的挑战。
鉴于此,本文借鉴了近几年来业内专家学者的有关研究成果,从分析我国集装箱运输的现状入手,对我国集装箱运输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进而对我国集装箱运输的发展提出相应的发展战略。
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为国际航运市场提供了一个巨大的发展空间。
中国的航运企业能否在今后走上蓬勃发展之路,关键在于能否把握住历史的机遇。
因此,通过研究,明确市场诸多要素的发展趋向,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出把握这一历史机遇的发展战略,将是中国航运企业今后取得成功的必由之路。
一、集装箱运输的概述(一)集装箱运输的概念集装箱运输(Container transport),是指以集装箱这种大型容器为载体,将货物集合成组装成集装单元,以便在现代流通领域内运用大型装卸机械和大型载运车辆进行卸载、搬运作业和完成运输任务,从而更好地实现货物“门到门”运输的一种新型、高效率和高效益的运输方式。
(二)集装箱的运输意义现代物流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港口现代物流发展水平则是我国港口城市综合竞争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而集装箱物流水平是物流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一直保持高速增长势头,带动了港口集装箱运输的快递发展。
尤其是近年来,我国集装箱运输迅速发展,集装箱年吞吐量跃居世界第一位,业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集装箱运输国,成就举世瞩目。
同时,我国集装箱运输也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作为国际运输链与物流链的重要环节,集装箱运输业在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中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
进入全球物流时代以后,现代集装箱码头已经从纯粹的运输中心发展成为配货中心,再发展为如今的综合物流中心。
现代集装箱码头已成为一个集商品流、货物流、技术流、信息流、人才流于一体的物流中心。
(三)我国港口集装箱运输发展的特征1、高效益的运输方式集装箱运输经济效益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简化包装,大量节约包装费用。
(2)单位集装箱内的货物装载率高。
(3)减少货损货差,提高货运质量。
(4)减少营运费用,降低物流成本。
2、高效率的运输方式传统的运输方式具有装卸环节多、劳动强度大、装卸效率低、船舶周转慢等缺点,而集装箱运输完全改变了这种状况。
首先,普通货船装卸,一般每小时为35t左右,而集装箱装卸,每小时可达400t左右,装卸效率大幅度提高。
同时,由于集装箱装卸机械化程度很高,因而每班组所需装卸工人数很少,平均每个工人的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
此外,由于集装箱装卸效率很高,受气候影响小,船舶在港停留时间大大缩短,因而船舶航次时间缩短,船舶周转加快,航行率大大提高,船舶生产效率随之提高,从而,提高了船舶运输能力,在不增加船舶艘数的情况,可完成更多的运量,增加船公司收入,这样,高效率导致高效益。
3、高协作的运输方式集装箱运输涉及面广、环节多、影响大,是一个复杂的运输系统工程。
集装箱运输系统包括海运、陆运、空运、港口、货运站以及与集装箱运输有关的海关、商检、船舶代理公司、货运代理公司等单位和部门。
如果互相配合不当,就会影响整个运输系统功能的发挥,如果某一环节失误,必将影响全局,甚至导致运输生产停顿和中断。
因此,要求搞好整个运输系统各环节、各部门之间的高度协作。
4、适于组织多式联运由于集装箱运输在不同运输方式之间换装时,勿需搬运箱内货物而只需换装集装箱,这就提高了换装作业效率,适于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联合运输。
在换装转运时,海关及有关监管单位只需加封或验封转关放行,从而提高了运输效率。
此外,由于国际集装箱运输与多式联运是一个资金密集、技术密集及管理要求很高的行业,是一个复杂的运输系统工程,这就要求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业务人员等具有较高的素质,才能胜任工作,才能充分发挥国际集装箱运输的优越性。
二、港口集装箱运输发展的现状(一)运输现状“十五”以来,辽宁沿海岸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呈大幅度上升趋势,但总体增长幅度处于全国中等水平。
港口集装箱运输所占全国比重由2000年82.9:12.9:3.6:0.6发展到2005年的70.4:21.4:5.4:2.8,趋势明显。
外贸集装箱运输量大。
近5年来外贸集装箱占集装箱运输量的比重变化不大,基本保持在七成左右,且主要集中在大连港;内贸集装箱运输量增幅低于外贸集装箱运输。
大连港集装箱运输量保持稳定增长势头,继续保持国内集装箱港口前8地位。
大连港国际集装箱运输始于1980年,是我国大陆开展集装箱运输历史较长的海港之一;营口港内贸集装箱吞吐量增长幅度较大,已初步成为东北区重要的集装箱内贸运输港。
2000-2005年年均增长44%,呈现强劲的增长势头,并在吸纳省外集装箱货源方面形成较强竞争力;锦州港集装箱运输实现了突破性发展。
2005年集装箱吞吐量超过20万TEU,同比增长近95%,内贸箱占98%以上;丹东港集装箱吞吐量增幅较缓。
(二)基础设施保障状况经过“十五”期间的加快建设,我国港口基础设施的整体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为港口集装箱运输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以我省为例,水上运输已形成了以大连港为中心,以丹东、营口、锦州港为两翼,环辽东半岛分布的港航格局。
2005年,全省主要沿海港口集装箱泊位18个,年通过能力达到420万TEU,同期集装箱吞吐量近370万TEU。
其中,大连港集装箱泊位11个,岸线长度3112米,最大靠泊5.5万吨,年通过能力305万TEU;营口港集装箱泊位3个,比2000年增加1个,岸线长度826米,最大靠泊5万吨,年通过能力75万TEU;锦州港集装箱泊位1个,岸线长度266米,最大靠泊3万吨,年通过能力20万TEU;丹东港集装箱泊位3个,岸线长度450米,最大靠泊3万吨,年通过能力20万TEU。
(三)总体评价1、区位条件优势明显地理位置优势,确定辽宁省对发展国内国际物流具有比较优势。
在国内南北物流交流方面,无论是陆路还是海路运输,辽宁省都处在东北经济区与国内其它经济区域交通联系的枢纽地位;在发展国际物流及国际中转通道方面,辽宁省地处东北亚地区的中心地带,周边有日本、韩国、朝鲜及中国东南沿海的经济发达地区,北部为中国东北、蒙古、俄罗斯远东经济相对欠发达地区,这两大区域在物流合作上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辽宁省是联结这两大不同发展梯次地区的主通道和主枢纽,在推动环黄海地区中日韩三国物流合作、发展集装箱运输方面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
2、港口码头现代化建设步伐较快综合运输能力显著提高我国恢复WTO地位前后,企业的市场竞争意识普遍增强,瞻前发展理念推动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3、集装箱运输通道形成较高水平的网络我国东北是水路、铁路、公路、管道和航线立体交织的综合运输网络区。
境内纵横交错的70多条铁路线,连接各主要城镇、工矿区和农林牧业基地,构成了全国最发达的铁路运输网系,各港区专用铁路连接干线直通国铁网络。
道路运输基本形成了以高速公路为主骨架,以国省干道和县乡公路辐射连接的公路网络。
沿海各港口自建二级以上的疏港公路,均与公路干线运输网连接。
全省各地市联运公司等企业,集装箱运输业务场地规模不断扩大,集装箱专用车辆继续增多。
集装箱运输通道良好,为加速发展我省集装箱运输产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4、集装箱运输管理创新的水平不断提高集装箱运输做为新兴产业,强化管理、总结管理创新经验,对于促进这项产业的大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在实践中,管理创新给集装箱运输行业和企业,增添了活力,探索出有成效的发展途径。
如大连港改革企业结构、加强管理创新,自成立大连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后,致力于发展集装箱运输,引进信息化的码头操作系统和EDI系统,既推动管理手段现代化达标,又为大发展储备技术资源;营口港抓管理组织建设,与中远集团合作成立中远营口国际集装箱有限公司,汲取和借鉴科学管理方式,提高了集装箱运输管理水平。
除此,港口与铁路部门协调,联通开行“五定”集装箱海铁直达班列,为今后集装箱多式联运创造了条件。
5、反映市场需求的集装箱运输价格体系正在形成全省集装箱运输基本实行国家定价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价格体制。
铁路运价仍由国家统一制定和管理。
为适应市场竞争和鼓励发展港口集装箱运输,鼓励港口集装箱运输的发展。
对集装箱运输车辆降低了收费标准,有利于促进辽宁中部地区与沿海港口间公路集装箱运输的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