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战略管理第10章 习题与答案

战略管理第10章 习题与答案

第10章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强调“天人合一,主客相融”,“地”指的是()。

A 外部环境B 企业C 领导者D 使命或愿景2、围绕企业是否该变以及该怎样变,既有来自外部因素,也有来自主观因素,而企业战略变革问题的核心与关键是()。

A 战略变革的动因B 战略变革的类型C 战略变革的主导思维逻辑D 战略变革方式3、“该企业通常是行业的领先者,企业领导者为了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和领先地位,主动寻求变革”的战略变革的主导思维逻辑模式是()。

A 战略后应式B 战略因应式C 战略反应式D 战略先应式4、“有变革能力的企业,因变革意愿弱,只有当利益受到威胁时,才不得不正视来自内外变革动因的挑战,做出反应”的战略变革的主导思维逻辑模式是()。

A 战略反应式B 战略后应式C 战略因应式D 战略先应式5、“虽然资源与能力弱,但变革意愿强,该企业主动寻求变革,并为适应未来做好准备”。

这类企业采用的主导思维逻辑模式是()。

A 战略反应式B 战略先应式C 战略因应式D 战略后应式6、“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从不进行各种探索未来发展趋势的各种尝试。

未来挽回不利的局面,企业才被迫无奈地变革”。

这类企业采用的主导思维逻辑模式是()A 战略先应式B 战略后应式C 战略反应式D 战略因应式7、企业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小幅度、循序渐进地实施战略变革的方式是以下哪一种?()A 战略渐变式B 战略连变式C 战略突变式D 战略跳变式8、“企业在短期内迅速地、大幅度地推进战略变革,同时它也是一种无法事前计划、不可确定的剧烈的变革”。

这句话所描述的是哪种战略变革方式?()A 战略连变式B 战略渐变式C 战略跳变式D 战略突变式9、企业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以大小不等的规模、幅度和频率,采用连续的实验、试错和调适,快速进行战略变革。

这种战略变革方式是()。

A 战略渐变式B 战略连变式C 战略突变式D 战略跳变式10、企业进行非常规、不连续的战略变革,该方式又被称为动态均衡变革方式。

此种战略变革方式是()。

A 战略突变式B 战略跳变式C 战略渐变式D 战略连变式二、填空题1、由目的性反映的系统趋向的“未来状态”,使当今企业的战略变革突出显示在五个超越: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

2、影响中国企业战略变革的因素包括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

3、实际上,战略变革主要涉及_________ 、战略变革发生可能性的变化、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

4、一个构思良好的愿景规划包括两个部分组成:_________ 和_________ 。

5、安索夫1957年提出了“产品与市场配合”的概念,他认为企业战略由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四项要素组成。

三、名词解释1、战略变革2、战略变革主导逻辑3、公司战略弹性4、战略连变式5、战略先应式四、判断改错(如果是错的,并加以改正)1、国内企业战略管理的逻辑正从“市场主义型”和“公平主义型”转变为“机会主义型”和“关系主义型”。

()2、基于企业战略学习机制的企业弹性的高低决定了企业战略变革能力的强弱。

若战略弹性高,则说明企业处于主动地位,变革能力强;若战略弹性高,则表明企业处于被动地位,变革能力弱。

()3、采用战略后应式的企业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时,为了挽回不利的局面,才被迫无奈地进行变革。

()4、变革能否继续下去,取决于变革领导人能否首先完成自我变革。

()5、围绕企业是否该变以及该怎样变,即战略变革的“源”与“内在逻辑”问题,而存在于战略变革表面下的“根本”问题,即“战略变革动因”,才是企业战略变革问题的核心与关键所在。

()五、简答题1、导致战略变革成功的主要因素是什么?2、影响战略变革的主要阻碍因素是哪些?3、简述战略连变式。

4、描述战略先应式的特点。

5、描述战略变革的基本内涵。

六、论述题1、企业进行战略变革时,其主导思维逻辑有哪些?并举例说明2、战略变革有哪几种主要类型?它们各自的特点是什么?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B2.C3.D4.A5.C6. B7.A8.D9.B 10.B二、填空题1.超越现有资源的束缚超越企业内部优势超越企业现金流局限超越既定关键技能的局限超越企业内部的既定程序规划2.外部环境企业内部环境使命或愿景领导者3.企业战略内容的变化战略变革力度的变化战略变革持续的时间4.核心经营理念生动的未来前景5.现有产品未来产品现有市场未来市场三、名词解释1. 所谓“战略变革”(Strategic Change)是企业为取得或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在企业内部及其外部环境的匹配方式正在或将要发生变化时,围绕企业的经营范围、核心资源与经营网络等战略内涵的重新定义,而改变企业的战略思维以及战略方法的过程。

2. 所谓“战略变革主导逻辑”,是指对战略变革问题的深层次基本假定,它提供一种“心智地图”(Cognitive Map),该心智地图将有意地、无意地引导企业领导者根据自己的认知,做出相关的企业战略变革。

只有主客观因素共同作用才能使事物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所以,对于战略变革的主导逻辑,应当与行为、方式的选择整合在一起,进行系统的思考。

3. 公司战略弹性(strategic flexibility)实际上就是公司战略变革能力,它是企业基于原有的认识基础并通过战略管理机制整合代表公司战略变革诱因的新知识而使新的公司战略得以实施和制定的功能。

4. 战略连变式认为企业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以大小不等的规模、幅度和频率,采用连续的实验,试错和调适,快速进行战略变革。

变革的程序是上下结合、互动的方式,新的方向能随着各个层次的不断反应而不断扩展和演化。

变革常常围绕着产品服务和战略核心涉及的范围有大有小,有时是业务层,有时是公司层,因而变革的阻力比较小。

5. 采用该范式的企业通常是行业的领先者,企业领导者为了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和领先地位,往往具有前瞻性地主动寻求变革。

其主要特点是:抢占先机,成为先行者(First Mover)主导者。

关注战略定位。

通过创新,建立新的经营范围。

使命或愿景导向,愿景在战略变革中发挥了导向作用。

因为愿景促进了对未来的预见性;组织通过学习,获取核心能力。

企业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其目的是使企业的能力与不确定的环境相匹配,对于环境的潜在威胁和机会予以及时回应。

四、判断改错1.(×)改正:国内企业的战略管理的逻辑正从“机会主义型”和“关系主义型”转变为“市场主义型”和“公平主义型”。

2.(×)改正:基于企业战略学习机制的企业战略弹性的高低决定了企业战略变革能力的强弱。

若战略弹性低,则说明企业处于被动地位,变革能力弱,只能随环境变化而变化;若战略弹性高,则表明企业变革能力强,处于主动地位,能够影响改变环境。

3.(√)4.(√)5.(×)改正:围绕企业是否该变以及该怎样变,即战略变革的“源”与“内在逻辑”问题,既有来自环境等客观因素的作用力,也有来自企业领导者认知等主观因素的主导力,而存在于战略变革表面之下的“根本”问题,即“变革主导逻辑”,才是企业战略变革问题的核心与关键所在。

五、简答题(答题要点)1. 答:转变经营理念、树立危机意识、建立一支强有力的领导团队、识别变革需求、注重变革的艺术性、通过价值创新来进行变革。

2. 答:企业家认知刚性、对未来的不可预见性、组织惰性、战略目标不明确,变革方式设计不合理、企业文化。

3.答:该变革方式认为企业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以大小不等的规模、幅度和频率,采用连续的实验,试错和调适,快速进行战略变革。

战略连变式是基于在不确定的环境中,企业的战略变革不应该是僵化的、刚性的,它们应该基于企业能动性及资源与能力的优势,来挑战不确定性的环境。

整个过程应当渐变,也非剧烈的突变,而是介于两者之间。

该变革方式主要有以下特点:变革的程序是上下结合、互动的方式,新的方向能随着各个层次的不断反应而不断扩展和演化。

变革常常围绕着产品服务和战略核心涉及的范围有大有小,有时是业务层,有时是公司层,因而变革的阻力比较小。

该方式有助于企业保持当前的与未来的战略方案持续性,确保企业能够有效率地发展。

4. 答:特点主要是抢占先机,成为先行者(First Mover)主导者。

关注战略定位。

通过创新,建立新的经营范围。

使命或愿景导向,愿景在战略变革中发挥了导向作用。

因为愿景促进了对未来的预见性;组织通过学习,获取核心能力。

企业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其目的是使企业的能力与不确定的环境相匹配,对于环境的潜在威胁和机会予以及时回应。

5. 答:战略变革是企业为取得或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在企业内部及其外部环境的匹配方式正在或将要发生变化时,围绕企业的经营范围、核心资源与经营网络等战略内涵的重新定义,而改变企业的战略思维以及战略方法的过程。

实际上战略变革主要涉及企业战略内容的改变、战略变革发生可能性的变化、战略变革力度的变化以及战略变革持续的时间。

六、论述题(答题要点)1.答:(1)战略变革主导逻辑的基本内涵(2)各种主导思维逻辑方式的主要特点(3)每种主导思维逻辑方式的相应的例子2.答:(1)按照竞争基础、变革方向、力度及途径进行分类(2)能较全面地写出战略变革的主要类型(3)分析它们的特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