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界看来,腾讯是一家很复杂的公司,产品多、部门多,看不透、摸不清。
5月18日,就在Facebook登陆纳斯达克的时候,腾讯正式宣布进行公司组织架构调整,把原有业务系统制转变为事业群制,并成立腾讯电商控股公司专注于电商业务,未来电商公司有可能会谋求独立上市。
同时,腾讯还控股了电子商务公司易讯成为了第一大股东,将易讯与腾讯的QQ网购商城对接,负责腾讯的自营电子商务业务。
腾讯架构调整是中国互联网业界的一件大事
作为一家在2005年还只有2000多名员工的公司,腾讯这几年成长迅速,2012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腾讯有员工2.5万多人,在广州、上海、北京多地拥有研发中心,该季度总收入96.5亿元人民币;QQ用户中的活跃账户数已超过7.5亿。
目前可以说是腾讯最为辉煌的时候。
腾讯虽然是中国互联网的头号巨头,但也遭受了最多的诟病。
网友们纷纷谴责腾讯是山寨之王,大量的产品都来自抄袭;而越来越多的创业公司也对腾讯发出了抗议,认为腾讯作为行业霸主破坏了行业生态。
究其原因还是腾讯的市场战略不够开放,树大招风,虽然腾讯公司目前发展势头良好,但是不好的行业形象和反垄断的阴影始终笼罩着腾讯,或将成为腾讯公司发展的阻碍。
为此,腾讯公司必须要建设一个良好的行业生态,继续加大开放平台策略力度,让创业型小公司也能得到腾讯平台流量和用户数的支撑获得成长,从而提高腾讯业务系统自身的活力。
随着中国人口红利时代的逐渐结束,中国互联网用户的增长速度将不断减缓,这意味着腾讯的潜在客户将增长趋缓。
腾讯将不得不进入精细化经营的时代,以往推出一款产品就能够得到大量用户的时代可能将一去不复返。
由于腾讯采用项目组制度,不同的项目组有着大量的竞争又缺乏有效沟通,使得腾讯的大量应用存在创意重复和争夺QQ资源的现象。
由于QQ是腾讯的核心业务,聚集了核心用户资源,QQ成为项目组团队竞争的焦点所在。
而在大量重复式推窗广告的轰炸下,QQ用户会逐渐对腾讯的推销策略感到厌烦。
而跻身于QQ这颗互联网最大的大树下,使得腾讯产品真实竞争力和口碑得不到检验,往往是赢了用户数但坏了口碑。
而且使得QQ的界面拥挤不堪,客户使用体验逐渐下滑。
腾讯之所以能够成长,QQ这个小小的即时通信软件是最大的功臣。
通过掌握了大量黏性高的QQ用户,QQ得以通过各种增值业务获得收入。
但是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一方面基于移动客户端的新型通信方式可能会减弱QQ的黏性,另一方面基于微博等新型应用也可能会动摇QQ的客户群。
这些风险都是腾讯所不得不面对的。
怎样避免发展风险
因此,腾讯进行组织架构的调整,既是应时而动,也是迫不得已。
事业部制最大的优点就是各个产品部门能够独立核算,明确各个部门的权力和义务,各个部门间开发产品的范围也能够得以明确。
以往在QQ的光环下,各个产品真实的竞争力无法查验。
而通过将功能相似的产品归于同一个事业部,可以使得功能重叠的产品在项目组的竞争中在部门内部优胜劣汰,避免企业推广资源的浪费;并且也能够提高项目团队的创新能力。
事业部制也能减少管理层级,避免大企业病的蔓延,有利于开发创新性产品的团队得到一个宽松的产品开发环境,抢先推出创新产品以消灭未来可能动摇用户根基的竞争对手。
腾讯的微信就是一个成功的范例,微信来自于腾讯广州研究院,正是由于远离总部才得以开发出一款简洁而符合客户潜在需求的产品。
而通过明确部门的管理权限,避免职能重叠,腾讯的开放战略也能够得到更好推进,提供给合作伙伴更好的合作体验。
当然,电子商务作为腾讯未来的战略重点,也能够通过独立运作获得成长空间和强化成长激励和风险制约。
未来的互联网增长必须要靠精细化战略,靠大力提供资源已经不能够保证产品的畅销了。
未来腾讯的发展必须要能够鼓励产品团队提供更好的精品应用,通过独立化运作来赢得市场,通过管理调整促进公司发展壮大,避免大公司病进而优化管理策略,提高创新效能,这也是未来中国互联网业界的战略走向。
随机读管理故事:《不拉马的士兵》
一位年轻有为的炮兵军官上任伊始,到下属部队视察*练情况。
他在几个部队发现相同的情况:在一个单位*练中,总有一名士兵自始至终站在大炮的炮管下面,纹丝不动。
军官不解,询
问原因,得到的答案是:*练条例就是这样要求的。
军官回去后反复查阅军事文献,终于发现,长期以来,炮兵的*练条例仍因循非机械化时代的规则。
在过去,大炮是由马车运载到前线的,站在炮管下的士兵的任务是负责拉住马的缰绳,以便在大炮发射后调整由于后坐力产生的距离偏差,减少再次瞄准所需的时间。
现在大炮的自动化和机械化程度很高,已经不再需要这样一个角色了,而马车拉炮也早就不存在了,但*练条例没有及时调整,因此才出现了不拉马的士兵。
军官的发现使他获得了国防部的嘉奖。
企业的管理者应有一根敏感的神经,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非常敏感,能较早地发现变革的导火线并采取相应的行动。
同时,管理者要有系统的观念,在实施变革时不能忽略工作流程的调整,从而发现哪些工作已经不再需要,或者工作流程的哪些环节已发生了变化。
经理的工作就是要了解程序中变异的种类,以便采取合适的行动去改进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