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防范企业法律风险之我见

防范企业法律风险之我见

何为企业法律风险?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尤其是资本市场的日臻完善,企业投资主体多元化等趋势,公司所面临的环境也日趋复杂多变,这既可能给公司带来更加丰厚的回报,也给公司带来更多的风险,且这种风险也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

公司风险主要有自然风险、商业风险和法律风险等,法律风险是以承担法律责任为要件,具有可控性。

公司对法律风险往往估计不足或处理不当,从而带来相当严重的法律后果,有时甚至是毁灭性的灾难。

中航油(新加坡)、安然、世通公司、帕玛拉特、安达信……这些资本市场的公司未重视法律风险,未能有效防范法律风险,给公司造成灾难性的后果是众所周知的。

“公司法律风险是一种商业风险,商业管理人员有责任像管理企业商业经营的其他风险一样管理法律风险”缺乏法律风险管理意识,在资本原始积累过程或完成以后,不了解法律风险在于何处,更不知道规避风险的必要技巧。

风险如影随行,风险与利润是成正比的。

中国重人治、轻法治,国人习惯遇见法律问题,首先会考虑使用人脉关系,而不是找律师。

虽说人脉关系能够起到一定作用,但已经不能适应经营范围日益扩展,经营项目逐步增加的效率需要,企业的主导者必须改变思维。

有风险即有规避风险的方法,王思鲁先生提出“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机制,是指企业建立的对法律风险进行评估识别、控制、监控与化解的系统工程。

建立完善的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机制,是对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等环节进行全面、综合法律监控的机制,并通过对监控过程中发现和反馈的实际问题进行不断地改进和完善,逐渐优化法律风险防范的制度设置和操作流程,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提供更完善的法律环境。

”因此现代企业法律风险评估、识别、防范、控制,运用抽样、检查、观察、查询、分析等,对企业经营行为实施预警性测试和实质性测试等分析程序,运用定性、定量和风险关联性分析相结合的衡量方法,对企业重大经营活动、重大经营活动、内部管理的法律风险进行识别、评价,提出防范措施和控制手段。

建立健全法律风险预警、防范机制,强化风险意识
企业“走出去”,法律须先行。

“驾驶技术再高,也有被追尾的可能”再大再强的企业也要防范法律风险。

企业的各种行为都会存在法律风险,
任何类型的法律风险都会造成商机的丧失;被广泛宣传的法律风险事项会
对企业的商誉带来极大的损害。

当这种损害发生时,有会存在另一种风险,公司业务可能陷入恶性循环。

商誉的损害会使商业伙伴丧失信心,继而引
起收入下降,投资者丧失信心,最后导致股票价值下跌。

美国波音公司,该公司总部有500名高管人员,其中法律顾问有232个,占了约46%,而去年有关部门所作的“中国100强企业法律风险调查”表明,大部分中国企业对“走出去”的法律风险未有清楚认识,中国企业
法律风险防范的费用支出仅是发达国家企业的1/50。

预警机制应当建立在分析的基础之上,法律风险防范机制强调前瞻性,强调防患于未然,重视法律风险防御能力的提高,以切实减轻企业的损失。

通过风险分析评估,风险控制管理、风险监控更新等方法,来发现、识别经营生产和管理活动中的潜在法律风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