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专用肥

专用肥

――胡有桃,余国槐,掺混大豆专用肥的肥料效应及其施用技术探讨,浙江农业科学,1994(3):131-133 大豆的配方施肥是根据大豆需肥特点,土壤的供肥能力,提出氮肥、磷肥、钾肥的经济用量和配比,做到有效地供应大豆高产所需要的多种营养元素。

由于褐煤富含腐殖酸,将其与化肥混合,对氮、磷、钾及某些微量元素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可以提高化肥利用率;对作物具有刺激作用,可促进种子萌发,提高出苗率,促进根系生长,提高根系吸收养分和水分的能力;且有改良土壤的作用〔1〕。

利用当地褐煤资源丰富,品质好的条件,研制褐煤与氮、磷、钾微肥按合理比例混合制成的大豆专用混合肥料,是对传统大豆施肥方法的改革,使大豆施肥更科学。

本试验旨在通过建立大豆产量与大豆专用混合肥料中主要成分氮、磷、钾、褐煤之间的数学模型,研究大豆产量与专用肥中氮肥、磷肥、钾肥、褐煤的用量及配比关系,探讨获得大豆高产所需要主要成分的最佳用量及合理配比,确定不同产量范围大豆所需混合肥料中主要成分的最佳用量及最高产量施肥量和配比,为生产大豆专用混合肥料提供科学依据。

1材料和方法试验于1995-1996年在内蒙古农牧学院教学农场进行。

耕层土壤主要农化性状为:有机质24 8g/kg,全氮1 37g/kg,速效磷(P2O5)39mg/kg,速效钾(K+)91mg/kg。

供试氮肥为尿素,磷肥为重过磷酸钙,钾肥为硝酸钾,褐煤取自内蒙古武川县(腐殖酸含量47%)。

四种原料粉碎后分别按设计量充分混合均匀制成16种混合肥料。

大豆品种为862 2。

――魏景云,索全义,林栋,大豆产量与大豆专用肥中主要成分配比关系,华北农学报1998,13(4):61~65 大豆多元专用肥是莆田市农科所根据我市大豆产区各类土壤的养分状况和大豆营养特点,科学配比氮磷钾(N∶P2O5∶K2O=10∶8∶12),相应并适量加入大豆生长需要而土壤中比较缺乏的中微量元素钙、镁、硫、锌、硼、钼等配制而成。

1994年进行小区试验,1995年进行大面积示范,经市科委组织多点验收,均取得较好的增产增收效果。

至2000年全市已累计推广5000多hm2。

现将试验、示范结果报告如下。

3.1试验、示范结果表明,施用大豆多元专用肥的比习惯施肥的增产20.7%~23.8%,肥料成本降低26.7%,增收86.69~94.06元/667m2,与施用等N量的进口复合肥相比也有显著的增产增收效果。

3.2大豆多元专用肥是以土壤肥力分析为依据,结合大豆的需肥特性,科学配比大、中、微量元素,使作物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得到平衡供应,进而协调大豆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关系,充分发挥大豆的产量潜力和土壤的肥力潜力。

3.3使用测土配方的大豆多元专用肥,可以减少盲目施肥的负效应及元素的拮抗作用,提高肥料的利用率。

而且使用颗粒状的高浓度的专用肥,减少了与土壤的接触面,使养分损失少。

3.4目前多数农民使用的进口复合肥(15∶15∶15或16∶16∶16)的氮、磷、钾比例欠合理,而传统的习惯施肥也普遍造成磷、钾资源的无谓浪费,多元专用肥则弥补了这两者的缺陷,改善了肥料的投入结构。

3.5包含大、中、微量元素的大豆多元专用肥是物化的科技载体,是继单一化肥、复合肥之后的更新换代产品,向农民推荐这一配方施肥技术,是进行平衡施肥的一种简单而又行之有效的方法。

――陈海玲,大豆多元专用肥的施用效,江西农业科技2002,(1):31-32 施用大豆重迎茬专用肥只所以增产明显,一是因为大豆重迎茬专用肥养分含量高,其氮、磷、钾总含量≥45%,腐植酸、微量元素(硼、钼、锌)≥10%。

二是大豆重迎茬专用肥除有肥效外,还有一定药效。

这是因为大豆重迎茬专用肥内含有杀虫剂克百威,杀菌剂福美霜、多菌灵等多种药剂,对大豆孢囊线虫、根腐病、根蛆、二条叶甲、蓟马等病虫害有一定防治效果。

三是能增强大豆全生育期抗旱,抗倒伏能力。

四是大豆重迎茬专用肥在生产工艺流程上采用了国际上流行的生化技术(有机无机结合),平衡施肥技术(测土配方施肥),缓释技术(养分逐渐释放),土壤净化技术(不污染土壤),造粒技术(混拌均匀,颗粒大小一致)。

3 大豆专用肥应用存在的问题大豆重迎茬专用肥肥效作用明显,而且对大豆一些病虫害还有一定防治效果,其推广应用前景十分看好。

但目前大豆重迎茬专用肥在生产、销售、使用上尚存在一些问题,因而影响了它的大面积推广应用。

3 1 产品质量良莠不齐当前有许多厂家生产大豆重迎茬专用肥,由于品种杂,标识不规范,个别厂家生产的产品造粒质量达不到标准,造成缓释作用差,易潮解,易结块等问题。

部分品牌个别年份还有烧籽、脱肥,增产效果不显著等问题,这些问题都直接影响大豆专用肥的推广应用。

3 2 销售环节混乱由于大豆重迎茬专用肥生产厂家多,市场竞争激烈,造成市场价格混乱,加之市场管理力度不够,以致使个别质量差、含量低的产品流入市场。

加上营销人员素质不齐,营业网点手续偏宽,也给大豆专用肥大面积推广增加了难度。

3 3 施用方法不合理据调查,有些用户hm2用量不足200kg。

由于施用量低,以致增产效果不明显。

此外,施肥过浅也是影响大豆专用肥增产效果不明显的重要因素。

个别生产者把大豆专用肥施在垄台上,还有的农户把大豆专用肥做种肥使用,以致出现烧籽,烧苗等问题。

――冯锡君,梁孝莉,梁伟臣等,大豆重迎茬专用肥试验推广与应用,大豆通报,2003(4):15摘要为验证多元大豆专用肥的施用效果,莆田市农科所在莆田市主要大豆产区进行试验、示范。

结果表明:施用多元大豆专用肥比常规施肥增产20 7%~23 8%,肥料成本降低33 3%~40 0%,增收1382~1465元/hm2。

多元大豆专用肥是福建省莆田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根据莆田市大豆产区各类土壤的养分状况和大豆营养特点,科学配比氮、磷、钾,相应并适量加入微量元素钙、镁、硫、锌、硼、钼等配制而成。

1995年进行大面积示范,经市科技局组织多点验收,均取得较好的增产增收效果,至2000年全市已累计推广8000多hm2。

多元大豆专用肥是以土壤肥力分析为依据,结合大豆的需肥特性,科学配比大中微量元素,使作物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得到平衡供应,充分发挥大豆的产量潜力和土壤的肥力潜力。

测土配方的大豆多元专用肥,减少了盲目施肥的负效应及元素的拮抗作用,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且制成颗粒状的高浓度的专用肥,减少了与土壤的接触面,养分损失少。

目前,多数农民使用的进口复合肥的氮、磷、钾比例欠合理,而传统的习惯施肥也普遍造成磷钾资源的无谓浪费,多元专用肥克服这两者的缺陷,改善了肥料的投入结构。

含有微量元素的多元大豆专用肥,是继单质化肥、复合肥之后的更新换代产品。

――陈海玲,多元大豆专用肥的研制及施用效果,大豆通报,2003(2):14有人研究西红柿专用肥料时,在氮磷钾基础上,添加微量元素,却忽略了钙。

而西红柿是喜钙作物,其专用肥料必须包括氮磷钾钙。

大白菜也是同样道理,它对钙的需求超过磷。

3 专用肥料中应注意配入微量元素我国2000年农业生产目标是高产、优质。

所以,微量元素的作用比过去更重要。

例如,严重缺硒的地区,克山病发病率上升。

牛羊马饲料中,长期严重缺硒,将造成牲畜大量死亡。

因此,这些地区,硒是重要的微量元素。

在严重缺锌地区,专用肥中配入锌是增产的重要措施,农产品的质量也会随之提高。

但是,微量元素的施用,要注意三个问题。

一是可在氮磷钾基础之上,搞配方肥料,或苗期喷施;二是不能过量,人体吸收微量元素过多将中毒;三是对于具体地块,首先考虑最缺的是哪种微量元素,优先施用。

经过农家肥料长期培肥的土壤,一般说来,不可能同时缺乏多种微量元素。

专用肥中配入微量元素的基本原则是根据农作物的需求。

例如,硼有利于油菜开花和结实;硫有利于油菜籽粒饱满、产油率高。

故油菜专用肥料应包括氮磷钾硫硼。

其它微量元素,可能只适用于个别土壤上种植的油菜,不是油菜专用肥料的重要成分。

又例如,玉米专用肥料,在缺锌地区,以氮磷钾锌为好。

后茬小麦(一年两熟)可以不加锌。

一年一次施用锌已够。

大豆、花生,尤其是在新种植地区,应重点考虑钼,使根瘤固氮能力强。

但是,钼酸铵与磷反应,产生极难溶化合物,所以,花生专用肥料以氮磷钾钙为好。

另附一个小袋,钼酸铵用于拌种。

4 怎样进行专用肥的大田试验在进行大田试验设计时,要特别强调简明,切忌繁琐。

有人以为试验设计应该面面俱到,这是不正确的。

试验小区应该少而精,力争控制在9个小区以内。

一个试验,具体解决一个问题。

很难找到一块20亩的地,肥力仍然是均匀的,土地仍然平整。

所以,过多小区的试验,干扰的因子反而更多。

九个小区的大田试验,容易实现土地平整,肥力均匀。

下面,以华北平原某县玉米专用肥料试验来具体说明怎样进行试验设计。

首先,了解该县土肥站最近5年的试验结果,发现该县玉米的氮磷比例已经明确,为N∶P2O5=1∶0.5,但是,在玉米高产时,往往还需要钾,氮磷钾比例尚不明确,初步试验表明钾可以低于磷(当地秸秆还田,可补充一部分钾)。

于是,试验应该有三个处理:1对照,不施用钾肥,只施用氮磷。

2在等氮磷基础上加钾,N∶P2O5∶K2O=1∶0.5∶0.4。

3在等氮磷基础上加钾,N∶P2O5∶K2O=1∶0.5∶0.2。

三个处理,三次重复,共九个小区。

单收单打,对比各处理产量。

田间管理(包括浇水,防治病虫)都相同。

第一,因当地已经明确氮磷效果,所以我们取消了空白对照以及单施氮和单施磷的处理,只保留了氮磷对照。

这有利于大田试验大众化。

小化肥厂也能进行。

农民也愿意接受。

第二,当地还进行过锌的试验,证明每亩2kg硫酸锌,效果较好。

所以,最后的结论是,当地玉米专用肥料的农艺比例为N∶P2O5∶K2O=1∶0.5∶0.4,,氮基肥追肥各半(玉米喇叭口期追氮),故工艺比例应为N∶P2O5∶K2O=1∶1∶0.8,同时加入少量硫酸锌(一般为100kg中加2kg)。

其它微量元素暂不考虑。

如有必要,再挑选某种微量元素,进行另外的大田试验。

玉米专用肥料,一般可以用磷酸二铵、尿素、氯化钾配制。

大棚蔬菜、花卉专用肥料,其原料只能是尿素、碳酸氢铵(少量追施)、磷酸一铵、磷酸二铵以及限量施用氯化钾。

另外,硝酸钙对蔬菜最有利,对土壤有益,有待开发。

一般说来,一次大田试验确定的氮磷钾比例,可以维持五年。

然后,需要进行新的大田试验,供化肥厂参考。

每年完成少量大田试验是必要的。

既花工不多,又有较高的实际作用。

――蔡良,关于专用肥的若干问题,磷肥与复肥,1997(5):65-681.1 试验设计的依据设计的依据有两条,一是花生需肥营养特点,二是土壤供肥现状。

花生是豆科作物,自身具有从空气中固氮特性,不象禾本科粮食作物那样需要大量的氮素化肥[1],而是需钙、硫较多的油料作物。

Gascho研究,花生高产要求在其下针及荚果充实期土壤表层8cm范围内的钙含量充足[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