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 有效促进“3+1”工程的提升

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 有效促进“3+1”工程的提升

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有效促进“3+1”工程的提升——妹冢镇联校2011-2012学年度工作总结近年来,联校采取“低重心运行,近距离服务,精细化管理”的模式,以制度为基础,以关爱为核心,以课堂教学为纽带,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强化学生习惯养成教育,开展书香校园活动,始终“把教育常规工作做好,把细节抓严,把过程抓实”。

课堂教学改革是主题,区域性教研是平台,教育均衡发展是目的,我们努力把学校打造成“生活的家园,学习的乐园,成长的摇篮”。

主要做法是:第一部分:主要工作和成效一、加强常规教学管理1、学期教育教学计划的制定。

每学期开学前,学校制定各项工作计划,修订完善管理制度;教师制定教学计划,班主任制定班级工作计划,并且教师备一周的备课,各种计划要符合校情、学情,规范、详实、有使用价值。

期中、期末时,要对照计划安排表,检查计划和制度的落实情况。

2、精心备课。

备课内容主要包括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分析学情确定教学目标,把握教学重点难点,科学设计课堂作业。

按联校规定教案的步骤书写教案,课改学校的教师教案要与教学模式相适应。

教案要有使用性,不能因检查而抄教案。

提倡学校使用活页教案。

每两周要检查一次教师备课,检查结果要报联校存档。

3、上课检查。

严格落实课堂教学常规要求,注重“学习目标是导向,自主研究是基础,探究交流是特征,合作学习是关键,提高能力是核心”的教学策略,做到提前侯课,认真上课,按学校探究的新方法上课,向课堂35分钟要质量,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高效性。

4、作业与批改。

作业以教材规定的为主,内容符合课程标准要求,围绕本节教学目标、结合学生实际;注意难度适当,题型灵活,份量符合上级文件规定,力争当堂或当天完成。

作业批改要及时,要有评价。

5、学习或培训规定。

学校要按规定安排教师参加学习、听评课和培训活动。

教师要认真听讲和记录,回校后写出心得体会,把学到知识运用到教学之中。

6、注重过程检查。

联校注重学校过程性管理,不断检查学校“三磨”活动、教师业务材料、教学计划、听课笔记等材料,促进了教师专业化发展。

第245、246、248、254期《妹冢教育》有专项业务检查记录。

二、积极打造高效课堂课堂教学是促进学生发展,提高教学质量的最根本途径,是决定一所学校办学品味的核心,而课堂教学改革是推进学校内涵发展的主动力。

为大力促进全镇小学课堂教学改革,使全体教师真正适应新课程改革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引导教师将新的教育教学先进理念转化为实际的教学改革实践行为,努力构建高效课堂,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益和质量,根据实际,我们采取了“12345”课堂教学改革研讨策略。

(一)、确立一种方案。

联校制定了课堂教学改革工作规划和发展目标,根据实际确立学科高效课堂实施方案,并申报“小学高效课堂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实验与研究”市级课题。

联校成员重视课堂教学改革,经常深入课改学校指导教学、听评课、参加课改研讨,开展校本培训等活动,解决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二)、利用两种报刊学习。

一是在《启航》校报上刊登以《立足课堂教学改革,积极打造高效课堂》为主题的系列课改学习材料,组织全体教师学习,以此引领教师转变观念、学校大胆创新、开拓进取,着手进行课改实验;二是学习教育局孙局长在《莘县教育》周刊上的“聚焦家常课改革”文章,让教师拓宽视野,学习方法,掌握技能,为课堂改革实验奠定理论基础。

(三)、提出三项举措。

一是加强研讨。

各年级按教学进度指定课题,研究该课的教学设计、备课方式、教法学法等问题,确立提高研究课的策略。

二是注重探究。

以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主,各学科教师寻找符合自己的教学方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探究教学艺术的内涵。

三是坚持创新。

教师适时应用教具、学具、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实行探究式、启发式教学,把时间、问题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实效。

展现自己的教学艺术,全力打造高效而富有魅力的精品课堂。

(四)、实施四种激励方式。

一是转变观念。

校长、教师观念的转变,是课改的前提。

如果校长、教师的观念没有从旧的传统的思维定式下解放出来,从根本上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就是一句空话。

二是做好师资培训工作。

坚持自修学习,研讨反思的校本培训模式,为教师搭建发展的平台,着力提高学科教师综合素质,努力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三是政策引领。

学校制定有关规定,营造课改氛围,放手让教师们大胆实验,引导和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到课堂改革的行列中来。

四是提倡多样性。

课堂教学改革要抓住新的教学模式的本质,而不要过多的强调形式。

改革课堂教学的关键不是用不用学案,也不是要不要讲,讲多长时间,更不是用没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而是你的课堂学生有没有主动参与,学生的积极性是否调动起来了,体没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是不是很好地发挥了启发和引导作用。

我们课改的核心是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创新能力。

只要提高了学生的全面素质,什么样的形式都可以。

(五)开展五种课堂教学研究1、开展“磨课”活动。

指定某一年级某一学科2个或多个教师上同一节课,组织本年级本学科所有的教师参加教研活动,共同学习、共同反思、共同提高。

执教教师熟悉教材、教学方法灵活、能为学生自主获取知识提供充足的时间、空间,教学效果好;听评课教师踊跃参与,认真听课,评课时积极发言。

这种方式利于同年级同学科的教师们互相学习与交流,能切实解决教学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促进学校主动发展。

2、开展实验教学优质课评比活动。

以实验优质课评比为契机,探索教学方法,总结科学学科课堂教学方式,扎实进行校本教研。

参赛教师用灵活的教学方法教学,为学生动手操作提供了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实验中探究,在探究中交流,在交流中学习。

实验“家常课”上的有滋有味,提高了实验教学管理水平,增强了实验教师对实验教学的意识。

3、开展“家常课”研讨活动。

在强化教学常规工作管理的基础上,积极探索课堂教学方式,提升教师运用课标、驾驭教材、组织课堂的水平;教师走下讲台,与学生亲切交流,和学生共同探讨问题,师生关系融洽,“家常课”中充满了温馨与真情。

4、开展教学能手评选活动。

教学能手评选活动是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一次集中展示,也是各校课改的初步检阅。

教师认真选题,主动参与教研,关注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自主、探究和交流的学习方式为主,让学生经历探究知识的过程,体现出新的教学理念,凸显了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教学氛围民主、和谐,教学方法灵活、教学手段多样。

在活动中,教师亮出了自己最精彩的一面,赛出了水平和风采,因磨练而提高了教学艺术;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体验求知的乐趣,展示了综合素质;学校因承办大规模的教研活动,彰显了自己的特色。

5、总结“研究课”方式。

以教研活动为方式,以课堂教学为主题,以过程性管理为动力,开展“研究课”教研活动。

以教促思,以思促教,反思教学行为,以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和合作交流学习方式为主,寻求适合自己的教学形式,总结规律,把握内涵,归纳成一种有效的“高效课堂”教学方式。

三、不断提高科研工作联校以《教科研工作三年发展规划》为指导,加强对教科研工作的指导与管理,强化课题研究,进行“高效课堂”实验,落实每一步教科研工作,使教科研工作走上了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1、进行课题研究。

学校坚持“问题即课题,实践即科研,效果即成果”的理念,教师从实际出发,研究教育教学中的具体问题,全员参与小课题研究。

鼓励教师积极申报县级以上课题研究,现有在研国家级课题一项,市级课题五项、县级课题七项,并取得一定的阶段成果。

2、加强校本研究。

利用寒暑假期间聘请县教育局专家为教师做理论讲座,每月利用《启航》校报进行校本培训。

通过理论学习解除教师工作的困惑并指明工作方向。

3、建制度明措施。

各校有一名领导专门负责教科研工作的组织、管理、协调工作;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如:《教师科研工作评估制度》、《学校教科研评估细则》等;注重过程性管理,各项工作纳入学校考核;加大科研经费投入,保证培训学习、研究工作顺利进行。

4、定时督导与检查。

对学校科研活动、教师课题研究等及时督促,提升学校和教师科研水平。

第240、244、253、256期《妹冢教育》有专项记录。

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联校以《聊城市教育局关于在全市中小学开展“塑造聊城形象从我做起”主题教育活动的通知》要求和实际,以学校少先大队为依托,拓宽活动领域,精心组织,注重实效,切实做好了德育工作。

1、开展小学生书法绘画活动。

以“美好家园、幸福生活、畅想未来”为主题,为学生提供展示艺术才华的舞台,学生的毛笔字挥洒自如,水彩画布局合理,线条舒展,蜡笔画精彩纷呈,展现了学生的精神面貌;充分反映出学生热爱家乡、热爱校园、热爱祖国的精神风貌,展示了学校艺术教育成果。

2、建队节,促使少先队员健康成长。

一是举行升旗仪式,进行国旗下讲话,重温少先队知识;二是举行少先队队员入队仪式,让新队员亲近队旗,了解大、中、小队旗的样式和含义,学会敬礼,唱队歌,学会佩戴红领巾;三是组织老队员重温入队誓词,加强理解少先队组织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增强少先队的荣誉感;四是举办主题队会,让少先队员用实际行动为队旗添光彩;五是表彰一批优秀少先队员,让少先队员在“准备着,时刻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的口号声中成长,并为此而不懈努力。

3、开展学生演唱比赛。

选手们主动参与,精神饱满,兴趣盎然;演唱的歌曲以教材为主,选题准确,主题鲜明,健康向上;能按要求演奏乐器,演出自然大方。

这强化了艺术教育管理,调动了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展示才艺,张扬个性。

4、开展“塑造聊城形象从我做起”活动。

联校秉承“文化引领学生发展,养成教育督促成长”的育人理念,把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作为德育工作之首,努力让学生收获快乐,享受幸福。

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以少先队为桥梁,以班主任为骨干,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明确重点,定期检查,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班主任从小事抓起,多一份耐心和爱心,加强学生行为训练,任课教师注重学科教学渗透良好习惯的培养,时时对学生加强教育,实行值日班长负责制,参与管理,体验成功。

5、开展学雷锋活动。

各校以《关于在全县中小学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的通知》为指导,利用国旗下讲话、班会、少先队等为载体,加大宣传,营造氛围,向全体师生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开展学雷锋活动的倡议。

开展了以“学雷锋,懂礼仪,讲文明,做好事”的主题班会,以“我以雷锋为榜样”为主题的征文比赛,讲雷锋故事等活动,弘扬了新时代为人服务的理念,培养了学生助人为乐的高尚品德。

6、开展唱红歌活动。

上课前、放学后、班空休息时,各校校园广播播放红色经典歌曲,学校组建合唱队,班级开展红歌拉唱赛,有效地推进了素质教育。

7、开展乒乓球比赛。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精神,推进素质教育和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推动“4312”活动的开展,增强学生体质,真正达到育人育体的宗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