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钢结构生产流程图

钢结构生产流程图

办公室卫生管理制度 一、主要内容与适用范围 1.本制度规定了办公室卫生管理的工作内容和要求及检查与考核。

2.此管理制度适用于本公司所有办公室卫生的管理 二、定义
1.公共区域:包括办公室走道、会议室、卫生间,每天由行政文员进行清扫; 2.个人区域:包括个人办公桌及办公区域由各部门工作人员每天自行清扫。

1. 公共区域环境卫生应做到以下几点:
1)
保持公共区域及个人区域地面干净清洁、无污物、污水、浮土,无死角。

2) 保持门窗干净、无尘土、玻璃清洁、透明。

3)
保持墙壁清洁,表面无灰尘、污迹。

4) 保持挂件、画框及其他装饰品表面干净整洁。

5) 保持卫生间、洗手池内无污垢,经常保持清洁,毛巾放在固定(或隐蔽)的地方。

6) 保持卫生工具用后及时清洁整理,保持清洁、摆放整齐。

7) 垃圾篓摆放紧靠卫生间并及时清理,无溢满现象。

钢 结 构 生 产 流 程 图
详图设计
剪板
原材料进厂验

原材料进厂验收标准
1、当钢材的表面有
锈蚀、麻点或划痕等缺陷时,其深度不得大于该钢材厚度负允许偏差值的
1/2;
2、钢材表面的锈蚀
等级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涂装前钢
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GB
8923 规定的C 级及C 级以上; 3、钢材端边或断口处不应有分层、夹渣等缺陷。

制图放样 排板接料/切割落样 板材组对 埋弧焊
矫直
整形/装配
制孔
抛丸/打磨 涂装
成品出厂
焊接 接板焊缝与气割工艺要求规
定 1、焊缝要求一级、二级焊
缝不得有表面
气孔、夹渣、弧坑裂纹、电弧擦伤等缺
陷。

且一级焊
缝不得有咬
边、未焊满、根部收缩等缺
陷。

2、钢材切割面或剪切面应无
裂纹、夹渣、分层和大于1mm 的缺棱。

3、气割的允许偏差见下表。

板材组对H 型钢工艺要求规定 1、焊接H 型钢的翼缘板拼接缝和腹板拼接缝的间距不应小于200mm 。

翼缘板拼接长度不应小于2 倍板宽;腹板拼接宽度不应小于300mm ,长度不应小于600mm 。

2、焊接H 型钢的允许偏差(mm)见下表。

3、焊接连接制
作组装的允许偏
差(mm)见下表。

气割的允许偏差(mm)
项 目 允 许 偏 差 零件宽度、长度 ±3.0 切割面平面度 0.05t ,且不应大于2.0
割纹深度 0.3 局部缺口深度 1.0
注:t 为切割面厚度。

焊接H 型钢的允许偏差(mm) 项 目 允许偏差
截面高度h h <500 ±2.0
500<h <l000 ±3.0 H >1000 ±4.0 截面宽度b ±3.0 腹板中心偏移 2.0
翼缘板垂直度Δ b /100,且不应大于3.0 弯曲矢高(受压构件除外)
L /1000,且不应大于10.0 扭曲
h /250,且不应大于5.0
腹板局部平面度f
t <14 3.0 t ≥14
2.0
焊接连接制作组装的允许偏差(mm) 项 目 允许偏差
对口错边Δ t /10,且不应大于3.0
间隙a ±1.0 搭接长度a ±5.0 缝隙Δ 1.5 高度h
±2.0
垂直度Δ b /100,且不应大于3.0
中心偏移e ±2.0 型钢错位
连接处 1
其他处
2 箱形截面高度h
±2.0 宽度b ±2.0
垂直度△
b/200,且不应大于3.0
矫直工艺要
求规定 矫正后的钢材表面,不应有明显的凹面或损伤,划痕深度不得大于0.5mm ,且不应大于该钢材厚度负允许偏差的1/2。

制孔孔距允许偏差(mm)
螺栓孔孔距范围 ≤500 501~1200 1201~3000 >3000 同一组内任意两
孔间距离
±1.0
±1.5


相邻两组的端孔
间距离
±1.5 ±2.0 ±2.5 ±3.0
注:1、在节点中连接板与一根杆件相连的所有螺栓孔为一组; 2、对接接头在拼接板一侧的螺栓孔为一组;
3、在两相邻节点或接头间的螺栓孔为一组,但不包括上述两
款所规定的螺栓孔;
4、受弯构件冀缘上的连接螺栓孔,每米长度范围内的螺栓孔为一组。

焊接工艺要求
规定 1、焊缝表面不得有裂纹、焊瘤等缺陷。

2、焊成凹形的角焊缝,焊缝
金属与母材间应平缓过渡;加工成凹形的角焊缝,不得在其表面留下切痕。

3、焊缝感观应达到:外形均匀、成型较好,焊道与焊道、焊道与基本金属间过渡较平滑,焊渣和飞溅物基本清除干净。

涂装工艺要求规定 喷漆处理后的钢材表面不应有焊渣、焊疤、灰尘、油污、水和毛刺等。

涂料、涂装遍数、涂层厚度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当设计对涂层厚度无要求时,涂层干漆膜总厚度:室外应为150μm ,室内应为125μm ,其允许偏差为-25μm 。

每遍涂层干漆膜厚度的允许偏差为-5μm 。

构件表面不应误涂、漏涂,涂层不应脱皮和返锈等。

涂层应均匀、无明显皱皮、流坠、针眼和气泡等。

涂装完成后,构件的标志、标记和编号应清晰完整。

埋弧焊工艺要求规定
1、焊缝坡口及相邻的金属表面应清理干净,直至漏出金属光泽,其宽度为每侧20~30mm ;
2、坡口边缘上应无毛刺、氧化皮、熔渣,其它污物及深度大于1.5mm 的凹陷;
3、定位焊缝长度为40~80mm ,间距不大于300mm ,焊缝高度不大于3mm ,焊件两端的定位焊缝距端部的长度应不大于100mm ,定位焊缝须在首焊焊缝的背面;
4、待焊部位的定位焊缝对于不开坡口的对接接头,应尽可
能低而平;对于坡口内的定位
焊缝,其厚度应不超过坡口深
度或焊脚高度的2/3。

5、焊剂必须保持清洁和颗粒度符合要求(0.4~3mm),如焊剂重复使用,应在前次用完后将焊剂过筛,除去其中的尘土和细粉。

抛丸打磨工艺要求规定
1、钢材表面要求棱角圆滑,无毛刺,轴体无漏抛,同时钢材表面应无可见的油脂或污垢、氧化皮、铁锈和油漆涂层等附着物,任何残留的痕迹应仅是点状或条状的轻微色斑,显示均匀的金属光泽;
2、打磨出金属光泽、保证焊接区域没有氧化膜、打磨纹路
与焊缝方向平行且均匀、打磨深度不超过0.2mm ,且被打磨表面要求平滑;同时不伤母
材,以母材的被去除量不超过0.2mm 为标准;被打磨部分表
面纹路要求一致,沿焊缝方向,严禁无规律打磨。

机械剪切的允许偏差(mm) 项 目 允 许 偏 差 零件宽度、长度 ±3.0 边缘缺棱 1.0 型钢端部垂直度
2.0
产品出厂工艺
要求 保证钢材表面油漆无脱落、无漏涂、无划痕、钢印号清晰可见。

2、保证吊装对构件表面无损伤,保证卸车便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