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所发生的变化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所发生的变化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论文
论文题目:要坚定不移的实行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三十年所思所得
专业
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2011 年 6月 09日
要坚定不移的实行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三十年所思所得
摘要: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至今已经有三十年的时间之久,这三十年来,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所发生的变化,让我们有了一种认识,那就是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要坚定不移的实行改革开放。

一、回顾改革开放前的中国
在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至改革开放前,我们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脱离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国内的一些因素严重地制约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加上中国闭关自守,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伍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周边国家及地区迅速发展,而我们和发达国家的差距十分显著。

看看改革开放前的中国:
经济上:大跃进、人民公社化以及文革的错误思想使经济工作机构瘫痪,处于无极化状态,交通运输堵塞,各种建设处于低迷状态,国家经济亟待积极政策的拯救。

政治思想上:整风运动,反右派斗争扩大化,上升为阶级斗争,让一些人成为冤案的主角,不利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中共八届八中全会后,反右倾斗争加上文革,人们处于一片恐慌之中。

教育上: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取消高考制度,教育基本处于瘫痪状态,国家大批人才的流失,形成了很长一段时间的人才真空。

科技上:闭关自守,外交上的失败,科技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

在我身历的生活实际中,也曾听家里的长辈讲过,六七十年代,买粮食要用粮票,买棉布要用布票,买食用油要用油票,人民经济生活都离不开票,计划经济体制禁锢着经济的发展;而生活上,像肉类这种普通百姓的奢侈品也只有等到过年才舍得吃,人民的普遍状态是吃不饱,穿不暖。

这些都是改革开放前中国的实际状况。

二、改革开放成为历史的必然选择
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

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的惨痛教训,我们认识到改革的实质和目标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同时相应的改革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以实现中国的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

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把自己孤立于世界之外是不行的,要发达起来,必须对外开放。

于是,在中国刮起了名为“改革开放”之风: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1979年设立经济特区
1982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确立…
三、实践证明中国的发展需要改革开放
1、经济的腾飞
经过经济体制的改革,我们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从计划经济体制过渡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了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并且发挥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运用宏观调控更好的完成“两手抓,两手都硬”的目标。

同时,通过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对外开放的领域和规模不断扩大,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格局。

我国经济大踏步地走上世界经济舞台。

①从联产承包责任制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国家始终把农业放在首位,农村经济得到全面振兴,农民的利益得到了满足,农村蓬勃发展起来。

我家就在江西农村,从小时候的衣食住行到现今,深深的感受着农村经济的变化发展。

衣服的材质越来越好,花样越来越全;小时候的鱼肉等奢侈品现在也是人们每日的餐食;住房也多由瓦房改为楼房;小时候守着黑白电视、录音机的日子已经被电脑、MP3等科技产品替代;出行更方便了,无论是交通工具还是道路,都有了很大的改良…这些都是我们90后亲历和感受着的。

②工业方面,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建成一批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技术水平的工程项目,如宝山钢铁公司,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大亚湾核电站和京九铁路,近年的三峡工程,青藏铁路等。

对我而言,感受最深的是京九铁路带来的便利,因为我的家乡在九江,无论是往上去北京还是南下广州需要经过的就是京九线,这条铁路的修建缩短了我外出旅行和探亲的路程,节省了时间,同时也拉动了我
们地区经济的发展,意义十分的重大。

而三峡工程和青藏铁路的建设也让我们深刻感受着改革开放为国家建设、人民生活带来的巨大作用。

③对外经济贸易和技术交流打开了新局面,进出口贸易、国家外汇储备大幅度上升,利用外资为我国建设开辟了广阔的资金来源。

同时,在2001年我国还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更好的为国家的发展提供了便利。

经济的腾飞让我们90后的一代深刻地理解了改革开放的现实意义。

2、政治的稳定
通过政治课程的学习和相关媒体的宣传,以及我们在实际生活中的感受和经历,我们看到中国的政治法律制度不断稳定和完善。

通过政治制度上的不断改革和创新,我国的政治制度逐步趋于完善,法制建设也越来越健全。

我们出生在90年代,听家里老一辈讲过,中国的政治在我们出生之前的年代是很保守的,阶级斗争的风气吹遍了祖国,人们每天要提心吊胆过日子;而今,政治上的自由民主之风为我们祖国带来了新的局面。

从人民代表大会制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从民族区域自治到依法治国的策略,人民当家作主处处体现在祖国的政治建设当中。

3、教育的完善
改革开放的30年,是教育事业稳步发展的30年。

1983年,邓小
平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对世界,面对未来!高考制度恢复以后,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的报名人数和录取人数逐渐攀升,人才成为新时期普及的资源。

随着教育规模不断扩大,人才资源为社会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社会主义的建设提供了新的发展可能。

在农村,毛入学率也稳步上升,辍学率越来越低,记得我刚读小学时经常有辍学的同学,而今弟弟妹妹们上学的班级里,辍学的现象越来越少,家长们的教育观念也越来越强烈,人们普遍支持孩子读高中,甚至大学。

而国家也开始实施免学杂费的政策,这一政策的实施更好的满足了农村教育建设的需要。

4、文化的繁荣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改革与发展,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理论上,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再到现在的科学发展观,都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继承和发展,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了指导思想的作用。

而在现实生活中,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越来越丰富,从文坛的兴盛,影视圈的繁荣,到网络知识充斥人们的生活,现代化的生活带给人们精神生活的更高层享受。

在我们90后经历的改革开放岁月里,我们目睹着文化生活的逐步兴盛。

小时候的传统家具录音机、黑白电视等早已被彩电、电脑所取代,人们的日常生活不再是每晚守着黑夜过日子,而是通过媒体、书籍、网络扩充着自己的视野,获取更多的精神上的娱乐。

文化的繁荣让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丰富和精彩。

5、社会的和谐
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社会和谐稳定的30年!自粉碎“四人帮”以后,中华民族犹如钢铁长城一般坚不可摧!97年香港回归,99年澳门回归,98年面对南方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水,2003年面对让人闻风丧胆的非典疫情,2008年面对十几个省份百年不遇的冰雪灾害,和四川突然袭来的汶川地震,以及2010年面对南方大范围的水灾中华儿女们众志成城,手挽手将一个个磨难阻击在脚下,显示了我们祖国人民的智慧、团结和不屈不饶的精神。

胡锦涛主席提出“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之一,可见,改革开放为我们新中国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发展目标和方向,这是改革开放前不可能有的民主和开放,是社会的一大进步。

四、要坚定不移的实行改革开放
目睹了改革开放为祖国带来的繁荣与昌盛,亲历了改革开放前后祖国的变化与进步,我们对未来有了更多的憧憬和想象。

2008年奥运会的成功举办给我们带来了无尽的喜悦,我们通过奥运向全世界展示了祖国的强大和昌盛,也向全世界人民表达我们的喜悦与自豪;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又一次向全世界全面展示了我们国家的经济、社会、文化面貌。

而这一切,可以说,没有改革开放,我们的祖国做不到像今天这么自信,我们的人民也没法像今天这样骄傲。

改革开放带给我们的是今天的顺利,也将继续带给我们明天的精彩。

改革开放三十年,90后的我们经历的是后十几年,而改革开放的接力棒也由此传给了我们90后一代的青年。

我们身上寄托着祖国人民的希望,身肩重担也激励着我们不停歇的继续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和伟大复兴而努力。

2008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不仅仅是因为那年是奥运年,我们更需要记住的是它还是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大年。

改革开放可以说是一个革命性的创举,它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普遍国情相结合的产物。

三十多年来中国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体育等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充分说明了:改革开放是适合中国国情的,而我们,作为青年一代,以后改革的道路仍会布满荆棘与坎坷,我们要扎实知识,更好地应对以后将会遇到的艰难阻隔,继续将改革开放的事业进行到底,要始终坚定不移的实行改革开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