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籍系统常见问题汇总:
请学校不要点“强制干预”的按钮!
1.户籍地、出生地的行政区划代码有效位数填6位还是12位?A:前期数据采集时,有部分区县为了以后的精细化管理,对行政区划代码采集到了村(社区)级别,即12位代码。
目前12位代码导入后在系统中不显示,但系统正在准备进行此项数据的更新,更新后即可显示,无需将12位代码改为6位代码。
2.录入错误的学生信息如何修改及删除?A:学校录入暂未上报的学生信息,在“学籍注册”中进行修改及删除。
区县审核通过的学生信息,非受控字段是“日常管理-学籍信息维护”中修改,受控字段在“日常管理-关键数据变更”中修改,删除操作在“综合查询-在校生查询”中进行申请,主管教育局审核。
3.照片如何压缩打包?A:照片可以按一个年级或一个班或整校打包,建议按班或年级打包,出了问题后好排查。
一般电脑上都安装了WinRAR压缩软件,进入照片所在文件夹,CTRL+A全选,点右键,“添加到压缩文件...”,在弹出的压缩软件界面中,将压缩格式选为“.zip“,确定即可。
注意:不要将.rar格式的压缩文件直接从文件名中改为.zip上传,传不上去的,系统会报错。
4.上传照片提示有身份证号在系统中未找到。
A:请确保照片包中的所有身份证号都已导入系统,身份证号中的X必须为大写。
5.上传照片时提示“Thumbs.db格式不对,只能是jpg或者jpeg格式”。
A:打开压缩包,将其中的“thumbs.db”文件删除了,将不到该文件请在文件夹选项中设置显示隐藏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