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压气站动火方案

压气站动火方案

一、主要编制依据1 《石油天然气站内工艺管道工程施工规范》(GB50540-2009)2 《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GB50251-2015)3 川气东送管道增压工程潜江压气站设计说明4 《石油天然气建设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站内工艺管道工程》(SY4203-2007)5 《石油天然气钢质管道无损检测》(SY/T4109-2013)6 《石油工程建设施工安全规程》(SY6444-2010)7 《中国石化用火作业安全管理规定》(中国石化安2011 719号)8 《天然气川气东送天然气管道分公司氮气置换安全管理规定》9 《动火作业安全管理规范及动火作业安全操作规程》(Q/SY1241-2009)二、工程概况1、工程简介压气站为老站改造,新增2台压缩机组、1台过滤分离器、1台旋风分离器。

现压缩机进气与出气管线、过滤分离新建管线已经焊接安装完成,并且管线试压合格,现场动火点具备施工条件,包含动火点1、2、3、4、5、6(具体位置见附图)。

根据业主动火期间不停产的要求,对原报停产放空动火碰头方案重新修改,形成本次动火连头专项施工方案。

2、作业内容动火作业共计6个点,分别如下:动火点1、2、3、4为压缩机进出口管线接口,共计8道DN600焊口。

动火点5、6为过滤分离区两端接口,共计4道DN500焊口。

三、组织机构气站动火连头作业,由管道有限公司机关职能部门、油建等相关单位共同成立现场动火指挥组、运行保障组、安全监护组和现场施工组,各组各负其责,相互协作,坚持在施工一线全程指挥,共同完成本次动火连头施工作业。

1、动火指挥组组长:业主主管安全领导组员:业主安全科、管理处领导、总监理工程师、董淑磊(副总经理)主要职责:1.1负责动火作业的现场指挥和安全监护工作。

1.2检查落实现场检查表中的相关内容并签字确认。

1.3保证动火作业各项安全措施到位。

1.4负责现场应急事件的处理与抢修人员的调度。

2、运行保障组组长:站长组员:分管运行副站长、分管安全副站长主要职责:2.1负责动火作业前站场流程的确认(相关阀门设备的开、关操作);2.2负责相关设备技术、工艺参数的现场采集及监视;2.3负责动火施工作业前的安全检测工作;2.4负责设备阀门故障处理技术支持,现场应急反应。

2.5负责本组所用工具的保管、分发和收集工作。

3、安全监护组组长:业主安全科组员:站内安全员、专业监理工程师、王金兵主要职责:3.1动火作业方案审批后,负责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保障措施的交底;3.2动火作业前,负责对场地进行检查,确保安全的工作环境,施工时安排好站外安全警戒人员,严禁无关人员在动火施工区域内;3.3负责落实现场检查表中的相关内容并签字确认。

3.4动火作业过程中,负责密切注意工作场地周围的情况,如条件变化,随时准备停止作业;3.5在每班工作完成后,监督清理工作现场并使其处于安全状态;4、动火施工作业组组长:组员:主要职责:4.1负责人统一指挥和安排现场动火作业;4.2动火作业方案审批后,负责对作业人员进行动火作业方案和技术交底;4.3动火作业过程中,密切注意工作场地周围的情况,如条件变化,随时准备停止作业;4.4负责动火作业完成后的施工现场恢复工作。

5、后勤保障组组长:组员:主要职责:5.1负责动火物资及消防物资的准备;5.2负责应急车辆的调度。

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四、动火连头技术方案1、施工简图说明:动火点1、2、3、4为压缩机进出口预留管线接口,各2道DN600焊口;动火点5、6为过滤分离区预留管线接口,各2道DN500焊口。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2、施工工序施工准备→可燃性气体分析→检查→动火作业前确认、签字→动火作业→焊缝检测→除锈、防腐3、主要施工的施工方法3.1 施工准备,由运行单位负责对6处动火点阀门进行注脂保养和维护,确保阀门运行正常无泄漏,动火点1、2处预留管线为法兰连接,未安装压力表,无法检测预留管内是否存有天然气,因此需要松动法兰螺栓,进行检测确认。

,由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每天对6处动火点采取可燃性气体监测工作,打开已建管线上压力表双阀组放散口以及阀门本体排污口进行可燃性气体检测,并做好记录,三方签字确认无问题后方可进行后续施工准备。

如动火点连续检测出可燃性气体,那么说明已建管线阀门内漏严重,需要协调停产,氮气置换合格后方可进行施工。

,并学习本方案的内容,同时参加本次动火及相关人员坚决执行本方案内所有条款。

,现场签发动火作业许可证,方可进行施工。

,需要提前准备好防雨棚、挡风棚,做好动火期间雨雪天气施工的预防准备工作。

3.2动火作业,检测合格后,拆除已建管线预留的盲板,在阀门ROV204D、ROV202D 的袖管处采用耐高温黄油砌墙进行封堵隔离,确认合格后,火焊割除预留的管线,对中后测量连头处的尺寸进行管材下料,然后打磨、组对焊接,共计4道DN600焊口。

切割、打磨、打底焊接过程中持续小流量注氮。

,检测合格后,采用手枪钻在焊接点处打孔,打孔过程浇水冷却,在打孔处检测可燃气体浓度,确认合格后,火焊切割预留的管线,切割过程中从开孔处持续注氮,在阀门ROV204C、ROV202C、ROV106E、ROV105E的袖管处采用耐高温黄油砌墙进行封堵隔离,对中后测量连头处的尺寸进行管材下料,然后打磨、组对焊接,共计4道DN600焊口、4道DN500焊口。

切割、打磨、打底焊接过程中持续小流量注氮。

,每次动火作业需要1~2天准备时间,确保动火作业安全进行。

,而产生静电火花,每处动火点两端连头点焊口附近200mm范围内采用接地角钢(2根)、接地扁铁、接地引下线组成接地极,将管道静电消除。

接地角钢深埋入地下,然后采用接地引下线与管道相连,用接地摇表测试接地级电阻不大于10Ω,进行焊接时电焊回路线应接在焊件上。

3.3焊缝检验与验收管道的对接焊缝和角焊缝应进行100%外观检查。

焊缝外观检查合格后因进行无损检测,无损检测的比例及验收的合格级别应符合下列要求:1、管道焊缝应进行100%射线检测,返修焊缝的对接焊缝和未经试压的管道连头口焊缝及管道最终连头段、穿越段的对接焊缝应进行100%射线检测和100%超声波无损检测。

放空和排污、仪表风管道的焊缝应进行100%手工超声波检验,并进行10%射线照相复查检验。

2、管道焊缝进行射线检测和超声波检测时,设计压力大于4.0MPa为Ⅱ级合格,设计压力小于或等于4.0MPa为Ⅲ级合格,设计温度小于-29℃为Ⅱ级合格。

3、不能进行超声波或射线检测的焊缝,按《石油天然气钢质管道无损检测》SY/T4109进行渗透或磁粉探伤,无缺陷为合格。

4、从事无损检测的人员应取得国家有关部门颁发的无损检测资格证书。

5、对不合格焊缝的返修,应制定返修工艺;同一部位的返修次数不得超过2次。

五、施工过程安全措施1、现场HSE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2、进站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关闭手机,严禁携带其他火种。

3、施工时安排好站外安全警戒人员,严禁无关人员在动火施工区域内。

4、施工现场临时用电配电箱实行一机一闸,并应有过载、短路、及断路保护功能。

箱门应配锁,并由专人负责,配电箱、电气设备应有良好的接地,周围不准堆放易燃、易爆物品,不准使用火源。

5、天然气管线动火容易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为确保安全施工中需做到:(1)、组织有经验的施工人员和生产负责人统一指挥,严格按安全操作规程实施作业;施工人员要严格按照制定的措施实施作业。

(2)、焊接前移走或隔离动火区内的易燃、易爆物品,清理并妥善处理场区落地油,做到动火现场内无易燃物。

对焊接区域进行隔离,不准与施工无关的人员进入施工现场。

(3)、工作人员在动火作业中,要严格遵守站场的有关安全管理规定和防火规范,不准在站内和动用火作业区域内吸烟和乱打火,电焊把线要绝缘良好,火焊工具要使用乙炔瓶,并与氧气瓶及火源、作业点保持安全距离。

(4)、施工时配备干粉灭火器(8具、MF/ABC3)。

(5)、焊接完工后,要认真检查施工现场,清除遗留火种,确认无误后方可撤离。

六、危险源识别1、动火点周围有易燃物①清除动火点周围易燃物,动火附近的下水井、地漏、地沟、电缆沟等清除易燃后予封闭。

②电缆沟动火,清除沟内易燃气体、液体,必要时将沟两端隔绝。

防范措施:动火作业周围10米范围内严禁易燃物质,氧气、乙炔间距在5米以外;氧气瓶口严禁沾油脂;严禁放置在高温易燃易爆物旁,严禁暴晒。

2、泄漏电流(感应电)危害电焊回路线应搭接在焊件上,不得与其它设备搭接,禁止穿越下水道(井)。

防范措施:施工前检查漏电保护器的完好,检查电线和电动工具是否完好3、电、气焊工具有缺陷防范措施:动火作业前,提前检查使用工具、用具,发现问题及时更换,同时准备好备用施工机具,保证安全可靠,不准带病使用。

4、作业过程中,易燃物外泄动火过程中,遇有跑料、串料和易燃气体,应立即停止动火。

防范措施:严格按规定要求操作,提前对对阀门进行检查,作业区内严禁一切明火。

6、未定时监测动火过程中,中断动火时,现场不得留有余火,重新动火前应认真检查现场条件是否有变化,如有变化,不得动火,动火间隔不超过30min。

防范措施:安排人员定时检查动火施工现场,作业区内严禁一切明火。

六、安全风险分析1、天然气管段阀门关闭不彻底可能造成火灾、爆炸。

针对措施:对截断阀门关闭情况进行二次确认,对检测口天然气浓度多次核实。

2、焊机等用电设备不能与站内管道直接相连,有可能触发站内三级ESD。

针对措施:对所有用电设备单独设置接地线。

3、占用安全通道,拆除安全标志及各种安全防护装置易引发事故。

针对措施:安全通道畅通,注意各种安全标志;不随意拆除或占用各种安全防护装置,安全标志和监测仪表等。

4、起重设备未按规定使用易造成事故。

针对措施:必须平整场地,支腿操作严格按照规程,保持机身水平。

操作前检查距离尾部徊转半径内无障碍物,应有专人指挥,指挥信号必须准确、清晰。

5、触及地下电缆或光缆针对措施:不得用手触摸进线带电部分施工现场电气作业,由专职电工按规范操作。

并负责作业区内各种带电设备及电线的漏电检查,发现问题立即整改。

七、应急预案规范安全事故应急管理和应急响应,及时有效地实施应急救援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1、事故应急工作流程事故目击人第一时间报告离事故突发地最近的领导,立即通知指挥组及现场医疗部门和消防部门迅速前往出事地点开展救治、抢险工作,并启动应急机制,同时拨打外部报警电话:公安警力求救电话110。

2、应急预案2.1电焊伤害事故应急预案(1) 焊工应穿帆布工作服,戴工作帽,上衣不准扎在裤子里。

口袋须有遮盖,脚下穿绝缘橡胶鞋,以免焊接时被烧伤。

(2)焊工应带绝缘手套,不得湿手作业操作,以免焊接时触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