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中苏关系史》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一章历史的回顾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1917-1949年中苏关系史的讲述,让学生明白中苏关系的复杂性,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讲清苏联对华关系的复杂性:对北京政府、对中国共产党。
对孙中山国民党的不同政策,以及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的双边关系。
教学方法与手段:讲述为主,辅以电化教学课件。
第一节一个理想,三条战线
第二节一个目的,两面拉拢。
第三节三国四方,纵横捭阖
复习与作业要求:了解苏俄与国民革命、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及其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期间中俄关系的复杂性。
考核要点:苏俄与国民革命、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及其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期间中俄的双边关系。
辅助教学活动:电化教学课件
第二章社会主义两大国全面合作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讲述,让学生明白中苏结盟的原因,中苏关系的发展以及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教学重点和难点:一边倒政策的由来,中苏结盟
教学方法与手段:讲述为主,辅以电化教学课件。
第一节一边倒政策,两大对立阵营间的选择
第二节毛泽东访苏,举世瞩目的兄弟同盟
第三节抗美援朝,中苏同盟的考验
第四节经济援华,一五计划展宏图
第五节全面学习,对苏联模式的反思
复习与作业要求:了解一边倒政策的由来,了解中苏结盟的深层次原因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考核要点:一边倒政策的由来及评析。
对苏联模式的反思。
辅助教学活动:
第三章从内部分歧到两国间的热战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分析,让学生明白中苏分歧的多种原因:意识形态、全球战略、国家利益等,提高与扩大学生的视野。
教学重点和难点:中苏分歧、中苏论战、边境冲突
教学方法与手段:讲述为主,辅以电化教学课件。
第一节兄弟阋墙,分歧起自苏共二十大
第二节美苏缓和,中苏在全球战略上分道扬镳
第三节背信弃义,撤专家毁合同裂痕扩大
第四节边境冲突,珍宝岛燃起战争烽火
第五节终止盟约,结束名存实亡的同盟关系
复习与作业要求:中苏分歧论战的原因,中苏全球战略的分歧
考核要点:中苏大论战的启示,中苏冲突的原因
辅助教学活动:电化教学课件
第四章谱写新篇:结束过去,开辟未来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分析,让学生从国际大背景及两国对外关系的调整的高度,理解80年代中苏关系缓和的原因。
教学重点和难点:两国关系缓和的背景,两国关系实现正常化。
教学方法与手段:讲述为主,辅以电化教学课件。
第一节新的基点,两国对外政策调整。
第二节三大障碍,两国关系正常化的关键
第三节最高级会晤,两国关系实现正常化。
第四节叶利钦访华,中俄关系开辟新纪元。
复习与作业要求:了解两国关系缓和的国际国内背景,两国关系正常化的意义。
考核要点:中苏缓和的原因及其得失,两国关系正常化的意义。
辅助教学活动:电化教学课件。